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发掘榜样力量,激发原始动力_发掘身边的榜样
 

发掘榜样力量,激发原始动力_发掘身边的榜样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0:42 影响了: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地位得到了绝对肯定,而学生的地位却得不到认可,更谈不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更是以填鸭和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能力的培养,这样便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学的高级目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认识到由教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重要性。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和学者也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根本上主动的学习,而不是靠外力的推动,即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方面探究的一些观点还有待于商榷。
  
  一、一些原动力的探讨
  
  1.动力兴趣论。
  有人认为学习的原动力是兴趣,因此刻意着力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课外实践的实施。这样的做法相较于传统教学在效果方面有所改善,然而教学的形式又失之花哨,教学的内容失之轻浮,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却失去了应有的课堂。解决了暂时问题却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本质,教学的内容不可能所有的都那么有趣,即使可以变成有趣难免也会审美疲劳,长此以往,教师就要疲于应付花样的翻新,进而影响真正的教学,从本质上说,一味强调兴趣无异于作秀,无异于服食兴奋剂,只能偶尔为之,却不能作为长久的依赖。
  2.动力亲情论。
  有人认为学习的原动力是亲情,甚至偏执的认为是母爱或者父爱,因此刻意打造感动的场景和情境,当然这样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让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不断上进的行动,然而从长远看,这样的学习毕竟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原生态的动力,时间长了会形成对亲情的冷漠和对感情的麻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丧失学习的劲头,从长远来看是让学生人格出现问题,让学生背负沉重的感情负担,最终形成“不能承受之重”。
  3.动力欲望论。
  有人认为学习的原动力是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或者对于外物的追求欲,因此着力于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刺激,这样做当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形成功利性心理、世俗化眼光,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态的培养。
  综上,虽然有人在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然而结果不尽人意,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现实的需要和将来的要求都需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能从长远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最起码是一个能够长期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办法。
  
  二、榜样教育激发原动力
  
  榜样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能使人们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它是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就经常举尧、舜、周公、子产等人作为榜样,教育他的弟子们要“见贤思齐”,他还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另外,在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同时还有利于竞争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认为,榜样教育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的原始动力。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传统模式下很多教师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更为严重的是不能主动更新知识,一套教材几十年,一本教案走天下,形成了严重的惰性,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呢?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一方面让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见贤思齐,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讲,我们要有意识树立学生的典型,让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也是我们榜样教育的重点和核心。一方面我们充分肯定一部分学生,使其成为榜样,让其有成就感和认同感,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原动力,另一方面我们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向榜样学习,并争取超越成为新的榜样和典型,即激发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学生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很多时候都具有攀比心理。榜样教学正是正确把握和利用学生的这种攀比心理,让学生互相不服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争先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基础是让学生重视尊严,也就是说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自尊意识是利用这种方法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学习不好就没有面子的意识,让学生感觉到不能竞争过对手是自尊受损。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教师最为棘手的大问题,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当然这个过程操作时要非常的审慎,要让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不能恶意竞争,更不能将竞争扩大化,要尽量引导学生将竞争局限于学习和自身素质提高的范围内。
  
  三、结语
  当然,前人在榜样教育方面也做过类似的探讨,但是主要集中在德育方面。我们认为榜样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品德感化的阶段,应该更加全面的认识榜样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更深层的关注榜样教育的背后。其实,榜样教育是通过榜样激发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竞争意识),从而实现竞争主体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心理与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科社2001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