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虚与实之间的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
 

【虚与实之间的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7 04:15:52 影响了:

   青年诗人大卫现居北京,诗刊上半月刊编辑。他的诗歌多次获奖,并入选多种重要选本。并且我们知道,除了诗写得很好,他的随笔也很有特色。组诗《盈虚之间》,如同题目所昭示的那样,生活气息深浓,富有哲学思考,凝聚了自我深刻的生命体验,自我的主体性也很强。更重要的是组诗语言自然恬淡,在平静的叙述里,却孕育着对于母亲与孩子的深挚情感,是一组具有气度、幅度与力度的佳作。
   首先,诗作被赋予了强烈的哲理思辨色彩,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的存在特别是人的生与死的探讨。在《与母亲书》中,诗人通过与过世的母亲对话式的自言自语,表现了自己对于人的存在问题的疑惑:“你当初生下我/肯定也同时给了我一个想要的生活/现在的生活却不是我想要的/这说明你没有生下我”,人从何处而来,人要到哪里去,人是不是可以不在世界上存在,在诗人的笔下变得主观而善变。这样的诗句表面上看来有一些拗口的逻辑,要我们仔细推敲后,却能够展现新知,获得启示。在诗人看来,存在也成为了一种辩证的事实,却并非是绝对的,赐予我生命的人对于我生命初衷的未能实现,意味着生命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可疑的存在。与存在相关联的,是诗人对于“虚无”的思考,标题所示的“盈虚之间”,其意义即在于此。在《虚无之诗》中,“虚无”成为了一件“美好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对峙中此消彼长,“昨日之我是小的,明日之我/是更小的/今日,我就在小与更小/之间。”“我”爱上的是“更小的人间”,“因为爱上了人类/我把自己抛在了一边”,当我之于我成为他者的时候,“虚无”由此而生,我成为“无”,被自己抛弃了。哲思在组诗中得以充分展现,在“有”与“无”、“我”与“他”的辩证关系中,“盈”“虚”自转而形成一个圆体。
   其次,诗里所蕴含的感情内敛浓郁,深遂广阔,集中体现在《与母亲书》与《写给孩子》这样的两封家书式的诗作里。《与母亲书》似乎是“孩子”在与“母亲”絮叨,有时埋怨“南风一遍遍地吹,原谅你/没经允许就把我生了下来”,有时无奈“妈妈,这都是些让人没有办法的事”,然而藏在背后的,却全是抒情主人公的深爱与思念。在诗的前段情感一直被压抑,直到最后得以释放:“把你种在地里都31年了,到现在/还没有长出来”,“妈妈,你走后,没有一个怀抱/值得我崩溃……”母亲离世已经31年了,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反而总是日夜思念而不得已。诗句表达的正是一个孩子对于母亲最诚挚的思念,最刻骨铭心的感怀。从中可以发现诗人的真性情,对亲人的深爱。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此我们可以又读出真情的淙淙泉水,与诗人一起同感同念。
   最后,组诗独到地表达了诗人融入生命体验的对于自然山水的认知。诗人尤其喜欢使用“木字旁”的意象,以及种种“树”的意象。在《写给孩子》中诗人说“我给你的祖国全是木字旁”;而在《静坐》中也有“总有一个声音在喊我/叫我柳树,杨树,松树/而我是一片小的不能再小的森林”。“天空”意象也是很有意义的:天空时而是“使用无数次了”(《写给孩子》),时而又是“新崭崭,仿佛从没被人看过”(《虚无之诗》)。地理基因根植在诗人的作品里,从而让诗情与自然山水相结合,从而展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独特的生命体验。诗人所表现的并非全是自然山水本身,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对于母亲与孩子的深情,从自我出发的关于我与他、虚与实、生与死的思考,但是如果没有种种“树”的意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森林”、“天空”意象,诗人之“思”也没有基础。
   《盈虚之间》说明诗人具有强烈的个性气质,其哲思、情感、山水等全都体现在种种具体的意象里。诗人将对“有”与“无”的辩证思索融入了自我感情的抒发中,将对自然山水的感知融入到了自我生命的体验中,所以所有的诗句能够于质朴间见真知,于平淡间见真情。自然轻松的诗句里拥有的是沉重的感情,质朴而平淡的话语里表现的是哲学的深思。最大的哲学是对于自我的“小”与人间的“大”关系的探讨,人到中年的诗人人生观与哲学观的改变,是此组诗值得关注的最大亮点。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师导师,《中国诗歌》与《外国文学研究》副主编,《世界文学评论》主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