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析]创新能力的核心是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析]创新能力的核心是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4:18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三方面提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声誉和学校声誉,与学科发展息息相关。笔者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三方面提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一、课程教学目的的提升
  国际贸易活动,具有不同于国内贸易的特点,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做法及所涉及的问题,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凡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应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其知识和技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浪潮中,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贸易的这些新特点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提升课程教学目标,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善辩、慎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的比较与改革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承知识(知识的学习)重于传承方法(方法的学习);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以学富五车、无所不知为荣,以过目不忘、倒背如流为能事,知识的接受能力强于知识的运用能力,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觉得更新和转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式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量”的集聚,才能有“质”的飞跃。因此,应该在以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
  1、目标性、开放性、实践性原则
  所谓目标性,就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价手段上都能体现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所谓开放性,就是在培养模式创建过程中,能够考虑到传统因素、外来因素、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保持传统模式中的合理内核,融入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考虑学科特点,以学生为本,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模式处在可灵活调整的状态,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双向互动的积极性。所谓实践性,就是要使模式可操作,一是新旧模式转换中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适应。创新模式会因为旧模式的惯性而导致实践的失效。二是公众的认可。社会、学校、教师、学生都是利益群体,放弃原有的应得利益,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机会成本越大,可操作性就越小。教学模式的创新要重视它的机会成本。
  2、探索性、动态性、个性化原则
  所谓探索性,就是教学活动应具有探索性,创设探索情境;所谓动态性,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处理,即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索和探索;所谓个性化,就是爱护、激励学生的能动性和独创性,培养创造人才的个性。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改革
  1、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自有它特定的知识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由课程结构来体现。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对专业型人才需求转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的重新安排,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尤其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改变文理严格分家、学文不学理,学理不学文的状况,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功底,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素质性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的基础性的一环。
  2、就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来讲,现在最大的问题有二个
  (1)分科太细,缺乏综合
  就国际贸易实务活动来讲,所涉及的函电、谈判、合同、价格、运输、保险、报关、结算、制单等内容一一开设。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且割裂了完成一项专业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自己去体会,这刚好与国外的教学理念相反。国外很多大学的做法是,强调任务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而各项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去细化和深入。我们的做法无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扼杀。我认为,至少应将现在的《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外贸制单》、《海关管理》等课程回归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去,减少重复,增强其知识的综合性和任务的完整性。同时增开《国际贸易综合实验》课。通过实验方式,使学生将前期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价格》、《世界市场行情》等课程内容贯穿起来,一来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二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2)知识陈旧,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是教材。传统的教材,强调知识性是必要的,但是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反映新知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材多样化也不够。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办法有三:
  ①正确处理好教材的继承性与先进性、知识性与方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外最新的、最先进的科学内容。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运用。目前国内外介绍国际贸易活动知识的网站很多,内容新、涵盖广、跟进快。高校网站有优秀教案、政府网站有贸易政策和贸易环境等信息、行业和企业网站有工作动态。国外高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上网获取信息已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课后的作业很多是要在查访指定网站后才能完成)。学生通过走访网站,了解动态、扩充知识,更是掌握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学生的个性发展可得到尊重。
  ②编制课程指导书。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点、疑难解析、教学进程、参考书目及文献杂志、网站访问、讨论题、作业题、成绩评定等内容编成小册子,课前发到学生手上。使同学明确目标,按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学习设计,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控制,变被动为主动。
  ③有条件的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
  (二)教学方法改革
  过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多媒体演示、重难点讲授、练习巩固。这中间最主要的难题是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考虑,将一周四学时的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单元来完成。第一单元检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答疑、讨论案例;第二单元授新课,一是重点难点讲授,二是知识点扩充引导,三是布置任务(讨论题、作业题、案例分析);第三单元实验,上网查询、观摩课件、自我测验。第一单元是对第三单元的监督检查和补充,解决认识中的基本问题。第二单元是重点,新知识的传授不能面面俱到,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许多内容并不难,了解到了,就会运用。所以,教师的任务除交待重点和难点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怎样地去获取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分析方法示范。使之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去学习,自己去使用。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环节或领域去深化这方面的知识。为促使同学对学习方法的养成和新知识的巩固,布置作业是必要的。第三单元是关键。这里实验题的设计是一项精心的工作。有的可以是任务型的,如政策、规定、收费办法的查询;有的可以是补充扩展型的,如掌握海运班轮运输方式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去了解租船运输以及铁路、航空、多式联运等运输方式;有的可以是分析型的,如提供一国际货款结算案例,请同学分析判断论理;有的可以是操作型的,如交易磋商、报关内容等。目的就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是重要的一步。
  (三)评价手段改革
  过去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是三个,一是考勤,二是作业,三是考试。我觉得,形式的变化大同小异,主要在内容上,结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有所改进。
  评价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好坏应从多方面来进行。
  1、以实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考察其是否能做到自己去学、学的效果如何、操作技能的水平。
  2、以讨论中的表现来考察其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新思维的形成。
  3、丰富试卷题型,增加辨析题份量,来考察学生知识面、点的掌握情况,重在运用能力的判断。
  4、以学习中的行为表现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生道德建设的一个方面,它对工作态度、事业态度的养成至关重要。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应该在其课程学习的成绩评定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课题项目:文章系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KY11B18)。
  
  参考文献:
  [1]张凤珍.浅谈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定位[J].辽宁高职学报,2004,6(2).
  [2]刘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8,1.
  [3]王雪.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6,9.
  [4]王希普.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2,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