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普适性原则_“三适”批评原则浅探
 

普适性原则_“三适”批评原则浅探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5:46 影响了: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常用方式,批评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批评方式。切实的批评方式能够起到良好教育效果,不切实的批评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切实有效批评方式的采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适时性原则
  “适时”即是说教师批评学生要找准时机,尽可能选择在学生心情最好、事情最少、最容易听得进“逆耳”之言的那些时候。有的教师性子急,也自认责任心强,只要发现学生有“不是”之处,立马就把学生请到办公室进行“拨乱反正”,力图“速战速决”,立杆见影。尽管出发点不错,但是最后的结局时常是在销烟迷漫中败北。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则在于没有找准批评学生的最佳时机。学生在刚刚犯下错误或出现过失的时候,由于思维惯性或行为惯性,常常是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对教师的反对意见或批评意见往往持抵触情绪,在这些时候,教师批评越多学生越反感,矛盾越激化,关系越僵化,越不利于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另一类教师,做事老跟不上节拍,让事情冰冷至冻的时候才拾之,面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诸多不是,他们不在意寻找合适的批评教育时机,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学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没有留什么痕迹的时候,才去旧话重提、老调重弹。事实上,让学生犯下的错误或过失冰冷之后再去批评教育,尽管师生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到一起,容易营造沟通的情绪氛围,但是批评教育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为相隔时间太久,学生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也没有多少印象,在接受批评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回归到当初所作所为之情境中去审视自己的“不是”之处,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醒悟”效果,今后“重蹈覆辙”以至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就在所难免。
  批评学生不能凭自己的性子而让它与随意结下不解之缘,更多的是要寻求最容易让学生乐意接受批评的最佳时机,最大可能地降低批评的代价。对其最佳时机的寻求充满着教师的智慧,这种智慧至少包含三个元素:接近元素、自然元素、糖衣元素。接近元素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而不断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或学生因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事情主动走近教师交流沟通而心理距离不断缩小的时候,是旧话重提、批评教育学生的大好时机,因为在这些时候学生几乎没有了接受批评的心理阻抗。自然元素是指教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非正式场合,比如休闲娱乐、闲庭信步之际总有许多谋面的时候,打打招呼、闲聊闲聊是常有的事,抓住这些日常接触的机会,在学生不经意间顺势自然地切入到学生的过失或犯下的错误事件上,在轻松自然中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批评效果。显然,课后非正式场合要成为教师批评学生的有利时机,教师心中必须时时处处装有学生,对待学生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糖衣元素是指批评学生不直截了当,而是先给学生“糖”吃,或表扬,或鼓励,或肯定,唤起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让其在娱悦满足、对老师依恋的心境下,再给学生苦口的良药,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转变观念,认识不足,自醒自悟,从而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二、适向性原则
  批评教育学生还必须遵循适向性原则,其核心思想在于:教师批评学生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方向视角、话语技巧,以便学生乐于接受批评。不同学生有不同个性特征,他们接受批评的方式应该有所差异,如果批评方式不合拍,产生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引起师生关系对立,“批评”就完全可能异化成学生不良情绪与心境的刺激源头,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有的学生本身比较“胆小怕事”、自尊心较强,内心深处有自卑情结,对这类学生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即便教师找到了最佳时机,在批评的切入点与方式上也要多加考究,更多的是要谈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谈他们在学习生活路上取得的成绩,然后在合适的语境下切入其需要注意或改进的问题,以此在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基础上达到良好批评教育之效果。当然,对于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这类学生,当寻找到他们有接受批评心向的时候,也要谈他们的成绩、肯定他们的优点,但是褒扬要适度,更多的是要客观地把他们的问题摆出来,让他们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感受到自己还有不少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以此唤起其危机感、紧迫感,最终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同一个学生面对自己犯下的不同错误,其敏感程度不相同,教师在批评的视角与技巧方面也应该有所考究。如果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是一副面孔、千篇一律,势必会影响其效果。比如,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犯的一些小毛病、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大可不必“大动干戈”,完全可以点到为止,或玩笑化之,或智慧消之;对于一些学生比较敏感的个人情感及荣誉利益等方面的事情,更多的是要采用影射、替代、暗示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之间接方式,唤起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悔过,进而自我改错,达到批评教育之功效;对于那种对自己的一些问题老是执迷不悟的学生,教师更多的是要现身说法,让学生融入同类情境在亲身感受之中,自觉转变固执僵硬的观念,改变认知思维方式,进而自醒自悟,达到批评教育效果。总之,面对同一位学生的不同问题与毛病,要达到理想的批评教育效果,不仅要考察这位学生本身的接受倾向,而且还要考察问题与毛病本身与学生间的关联度,以此来寻找批评教育的切入口与路径方向。
  
  三、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教师批评学生要以不伤和气、体现尊重学生、增进师生情谊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副威风凛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学生见状出于自我保护本能,或紧张恐慌,或屏蔽包裹,或对立抵触,很难接受老师的批评意见;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声色俱厉,语言尖酸刻薄,学生从“批评”中得到的不是教益、不是成长,而是教师对其人格尊严的贬抑与诋毁、数落歧视与不平等看待。青少年学生是发展中个体,不确定性很强,难免犯错误或出现过失。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改过从善,是人之为师应尽职责,面对学生的错误与过失,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遵循这一原则,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坚守师生人格平等的理念。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尽管人与人之间有出生、成长环境、品性、贡献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在其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学生亦然。这种人格上的平等,也不因学生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而被削弱或消亡。我们有的教师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们,没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学生能够感觉到老师的每一次教导都像和煦的春风拂过,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可是,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或有了过失,我们有的教师就不能正确对待,把学生打入“另类”,没有了好心绪,要么用语言侮辱,比如用“你有教养没有”、“你是人还是蓄生”、“你长得有脑壳没有”等不堪入耳的话来刺伤学生;要么体罚或变相体罚,比如叫学生罚站、罚做俯卧撑、罚做作业或叫其“吃棍子”,等等。曾经有一次,几位学生课间踢足球起劲,上课铃声响没按时进教室,老师见状勒令其站立于操场的主席台不动,然后就回家去了。后来天下起了雨,并越下越大,老师却全然不知学生的感受,几个学生在气愤之余,各自捡起一要棍棒就朝老师家冲去,好在被邻居的老师阻拦那老师幸名于难。也许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仅达不到帮助其改过从善的效果,反而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痛苦的阴影,让他们稚嫩纯洁的心灵承受着不该承受之重,慢慢地扭曲畸变,远离健康成长的轨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