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回家:萨克斯回家
 

回家:萨克斯回家

发布时间:2019-01-30 04:22:28 影响了:

  “至今年9月,于2001年进入学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届十年……”是无意间,我看到了这则“我的新课改”主题征文启事。已经十年了吗?是的,任由我如何无法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个数,它还是发生了,而我的青春恰好就在这段新课改路上真实地走过,一路的泥泞,留下的是深深的足迹。
  张文质说: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走了这么久,我也很想“回家”了,期待在“回家”的途中给自己留下一份十年的“微观历史”。
  穿过时光帘幕,那些关于青春的新课改记忆奔涌而来,恍然就在昨日。
  起(2001.9―2003.8)
  2001年9月,是我调到无锡市锡山区羊尖中心小学任教的第三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两个班数学。我有些不情愿――传统观念中,教低年级既烦琐又“没出息”,再说,我从未教过一年级,行吗?不管愿不愿行不行,领导的信任和自我的责任感不由分说地将我推到了新课改第一线――那一年,锡山区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正式进入了课改实验。
  至于新课改潜藏的机遇与挑战,27岁的我的确还是无知而钝感的,只是在一片空白下被突然卷入了理念与行动交织的狂潮之中,然后下意识地和同行者一起向前进……所有努力,只是想让自己感觉更踏实些,根本不曾想:我的路,该怎么走?
  那个时候,一本教学用书几乎就是全部的参考资料。不会教,怎么办?我就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次又一次地跑图书室。慢慢地,我有些明白了什么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如,为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完“认物体”,我带小朋友在校园里找正方体、长方体……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着,找到一个便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我发现了楼房是长方体。”“这块石碑是长方体。”……不管是否有效,我就这样自个儿与学生瞎折腾开了。
  同样,除了一本教科书,没有匹配的挂图和光盘,教室里也没有实物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用什么来吸引我的低年级孩子们呢?我买来水粉画颜料和工具,下班时间后独自留在办公室里画例题插图,从铅笔起稿到水粉上色,往往一副插图要画上一两个小时。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是劲儿多得没处使,怎么画也不觉着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我所能,教好我的学生。调离羊尖后,还有要好的老同事问我:仪器室里可能还有你当年制作的教具呢,要不要帮你送来?
  2001年12月,我接受了为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江苏教育学院小学数学班全体学员上研究课的任务,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各小学数学骨干也都来了。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阵势,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将课题定为《认钟表》,跑幼儿园找小动物头饰,赶商业大厦拍钟表录像,去麦德龙买圣诞树,让教美术的妹妹创作原创连环画,再扫描进课件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比较成熟的教案借鉴,基本上就是闭门造车地独自一人磨教案。今天,再一次从电脑中找到该课实录与评析,里面详实地记录着:“一个钟面模型、5个钟表面图、多媒体课件、圣诞树、圣诞老人、礼物、板书、6个箩筐、一个实物钟、6个队标。”“你可真不简单!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他!”“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队!祝贺他们!(学生一起拍手)”呵呵,仅从这些教具准备和评价文字就能窥探些新课改起始阶段的课堂风貌吧?这是一节掌声热闹、琳琅满目、崇尚完美的表演课,后来还被编入《走进新课程》一书。
  评课中,褒扬的、批评的声音都已经遥远,有一个来自内心的声音却铿锵有力:不亲历课堂的风雨,怎能见新课程理念?我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感知走向体验,尽管演绎还是浮于浅表。
  2002年,我又先后三次接受了区级以上公开课的任务,《摆火柴棒活动》、《统计》,还有《整理乘法口诀表》。最后一次是为南通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上研讨课,同来的似乎还有《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的老师。我对自己的备课没有底气,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很莽撞地找到当时已经颇有影响的严育洪老师,希望他帮我看看教案。出乎意外,没过几日,他就将仔细修改过的教案托人辗转送到我手中,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青年老师而言是何其的珍贵!这节整理与复习课,我把教材中局部填空式整理乘法口诀表的方法,转换成完全填空式,这就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于是整理的结果也就“百花齐放”,但都遵循相同的美学准则――有序、有理。应该说,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己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用教材教”的课程思想有了深入一些的体悟。
  几次公开课下来,当时的羊小赵新忠校长笑着和我说:你在课堂上的个性和平时的个性不一样。当时的我想来想去还是不太能明白,赵校长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现在理解了,课堂上的我因全身心投入而摆脱了平时比较内敛的个性,走上课堂的我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每次公开课后,我都会很认真地整理教案,给它们逐一码上设计意图和课后反思等,当时只是想给每一次经历都划上一个句号,不管是喜还是伤。或许是我整理和思考的东西比较鲜活,也或许是那时太稀缺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草根实践经验,最后,这几节公开课的设计与评析都陆续发表了。
  在家常课和公开课的基础上,应领导或论文评选活动的要求,我陆续被动地写了一些论文,再次温读起这些零散、拼凑的文章,已经记忆不起当初是在怎样的毅力支撑下敲下这么多文字了,但无疑,每一个主题都在引领我向新课改的纵深处漫溯。
  不知不觉中,文字的力量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激励我开始了反思自觉。一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对一(2)班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数据统计和理性分析,随即在喜忧参半中自觉完成了《从评价结果看新课程数学课改》。刚放暑假,又将原本用来应付口头交流的评价改革初稿完善成《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初探》。不曾想,这两篇量性结合的评价文章被丁伯荣局长作为原始资料带到深圳参加教育部会议交流了。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又一鼓作气完成了《2002-2003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试题评价报告》,期间的“样本班试卷统计数据列表”详实地罗列出了12个考题的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区分度和满分人数。但之后的电脑记录中,我却再也找不出类似有科研含量的学生评价类文章了。2003年暑假前,我的随笔《我愿意把信送给“加西亚”》和案例《请您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相继发表在了《江苏教育研究》上。对我这样一位最草根的教师而言,如此的莫大肯定足以令人振奋好一阵子。但之后,我和《江苏教育研究》的缘分便再也没有续过。
  ――是自己的心已经再难回到曾经的纯静?还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疲倦而枯竭了?
  承(2003.9―2005.8)
  2003年9月,我离开羊小,回到母校安镇中心小学,教三年级两班数学。能够继续与新课改同行是我的心愿,懵懂中,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喜欢上了新课改带来的挑战。
  每走一步,都会留下岁月的印痕。梳理起来,这两年的光景也几乎是在各级各类的磨课中走过的,也正是这样的紧锣密鼓使我慢慢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对人生的态度也逐渐从率性走向理智。
  2003年10月,我执教校内研究课《认识周长》,学生活跃的思维表现让我始料未及。下课后,我们三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就课堂生成及解决策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不达标,怎么办?”“学生说错了,怎么办?”“学生突破设计,怎么办?”……我们体悟到――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课堂学习,使课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只有教师有效地发挥好决策者的引导作用,才有可能将预设演绎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协奏曲。
  冷了一段时间后,当时还在安小分管教学的奚彬校长找到我,问能不能写一篇关于说课设计与评析反思方面的文章。于是,《认识周长》一课又生成了《重构教师课堂角色的理想》一文,全文从“课堂前:直线型的说课设计”、“课堂中: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课堂后:没有句号的教学反思”这三方面展开论述。奚校长看了很高兴,一句“和我想的一样,就是这样写”让我倍受鼓舞。
  这节课后,如何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成为我思考的重心。我竭力在预设时将所有可能都一一罗列,却发现物极必反,滴水不漏的预设恰恰成为缠绕生成的裹脚布,同时学生的无限可能性又是教师如何周密预设都不能囊括的。缺乏自信和实践经验后的底气不足,成为我自我突破的瓶颈之一。
  2003年12月,我接受了在教育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学科整合教学第一届系列研讨会”中录像展示课例的任务,朱晓文校长、黄伟坚副校长以及当时还在安小任数学教导的浦伟东老师、信息技术组老师等陪伴我开始了一个多月的奔波与忙碌。
  班班通的引入使多媒体课成为家常课,如何在家常课中充分发挥网络潜力,实现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在这节《24时计时法》中,我尝试根据网络教学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具体体现在“接管电脑――实现资源共享”、“点播视频――直播真实情境”、“点播课件――演示教学内容”、“链接网站――获取教学信息”等四个环节中。
  虽然也尽全力想上好这节课,但内心里却并不很喜欢将现代教育技术如此“淋漓尽致”地运用于数学课堂。也许自己已经“out”,也许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限,总觉得越简单、越本色的课堂才越能打动孩子的心灵。在这节整合课上,由于全程录像和信息技术双方面的“施压”,课堂预设和生成基本对接无缝,课堂显得波澜不惊。
  2004年5月,这也是一节校内研究课,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让原来在我看来非常简单的平移概念被搅得一片混乱,当然也就勿论有效引导了。一节《平移》再次引发了我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素质的拷问,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是本体性知识,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是条件性知识,而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更具广泛性的实践性知识。它是谁也无法教给我们的,必须要依靠自身在教学第一线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如一日。
  2004年9月,我参评区教学能手,抽签的课题是《有余数的除法》,全封闭的独立备课要求正是在检验自己进入新课改三年来的实践性知识。就“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个认知目标的达成,教材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把10枝铅笔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怎样分?如果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呢?”孩子们真会玩这种比较牵强、没有挑战和情趣的游戏吗?我决定活化教材,改变分铅笔的活动情境,让教案跟着学生的生活经验走。我从生活中找来学生熟悉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分柚子,它一方面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又自然地引入了本课最真实的学习资源。在学生充分体验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后,紧接着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进一步聚敛为数学问题,课堂由此而灵动了……
  凌晨了,我终于放心地抛下教案睡了个好觉。站在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我带着充分的自信走上了讲台,视野里只有眼前的学生和心中的教案。那节课上,我和学生都相当投入,预设和生成也处理得和谐自然。之后,朋友告诉我:你的课是同课题中上得最好的。这时的我,酸甜苦辣纷涌而至,三年的摸黑探索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
  这节课后,如何平衡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成为我新的聚焦。
  2004年11月,区小学数学新秀班原班主任杨兆元老师请我上一节研究课。这节《使用计算器》前后执教了5次,每一次执教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但我总是怀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不久,我又习惯地将教案系统整理好。“在关注自主的同时,却忽略了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土壤――生活,数学成为了冷冰冰的空中楼阁就失去了本质意义,于是‘发票中的数学问题’便孕育而生了。”它提醒自己,基于生活现实基础上的问题情境更彰显活力。“后面2次课上的学生都是我不了解的,因此提问时是随意指名回答的,课堂上时而尴尬、时而顺畅、时而焦急、时而恼人,终于能体验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了。”这又在鼓励自己,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不是难以突破的瓶颈。
  2005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无锡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会课活动,执教《认识小数》。乍上完课,自我感觉和卜乡桂主任的及时评价都不错,新颖的设计使枯燥的概念演绎得有滋有味,扎实而有情趣,细腻而又开放。但事后回望,这还是一堂表演性质的课,课堂价值再一次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拘泥地陷入了“追求顺畅、热闹、精致的红色课堂”,在以结果论英雄的功利化思想下,我再一次失去了自我。
  课堂的感性终究要回归反思的理性,这是一种自我发现的有效途径。反反复复地经历着磨公开课和观公开课的经历,我在一次区小学数学低段会课活动后终于按捺不住由来已久的情感,由五节《认识角》为端口发表了对难点知识处理的思考,文末则进一步提出了“预设要从精细走向精心”、“实践要从拘泥走向生成”、“评价要从完美走向真实”的观点。
  评价始终是新课改的纠结点,走过了几年的评价改革之路,学校与家庭在这方面的变化与现状又如何呢?于是便诞生了《评价革命:从学校到家庭路有多远》一文。还有一篇《评价改革中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策略》的框架是由奚校长搭建的,每看一点策略我都产生了心动――这不是自己正在实践的东西吗?在他的点拨下,我开始了对“反思”的“反思”,将点滴反思概括到“策略”高度,纵谈了“评价自我中反思”、“评价他人时反思”、“他人评价后反思”这三种基本策略。
  “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数学和生活的关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关系”、“评价和反思的关系”……我从刚开始的泛化理念逐渐走入了粗浅的辩证思考。执着的个性和对教育的“黎明感觉”,就这样牵引着我从“被选择”上路走向主动“投路”。
  转(2005.9―2011.8)
  2005年9月,我走上了中层岗位,在教导处主要负责学校数学教学和教科研工作。之后的六年中,从公开课的主角转向台后的导演,从公开课的虚浮功利转向家常课的扎实朴素,从零散的经验总结走向系统的课题研究,我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三个转身。两千个日夜不曾因为我的期待而停留,我不停地追啊追,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机械的重复,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用心耕耘。
  一年级《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求减数的实际问题》,二年级《认识厘米》、《认识角》,三年级《面积单位》、《年月日》,四年级《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整理与练习“倍数和因数”》,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认识公顷》,六年级《整理与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记不清多少节公开课,在披星戴月、夜以继日的忙碌中,我像对待自己的课堂一样和老师们并肩坐在了一起,有欣慰也有遗憾,我们就在这一路的磨砺过程中拾掇着成长的酸甜苦辣。
  这六年中,自己的公开课经历基本都是校级的。唯一的例外是在2010年11月,第22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在锡山举行,作为获奖代表之一,我执教了六年级上册“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表面积的变化》。斗胆将这样的课搬上公开课的讲台,是想以此课为抓手,深入到该领域进行自我挑战。把学生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把我的不成熟尝试展示出来,“把公开课当常态课上”的气度,助推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曾经的“完美展示”转身至“真实研究”。是的,不管对待老师的还是自己的公开课,我已经基本不再拘泥于原来崇尚的“顺畅、热闹、精致的红色课堂”,不再为了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环节的疏忽而难以释怀。家常课,是慢的艺术,是润泽师生心灵的地方,它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勇气、智慧和定力。而这,是一条必须走又永远走不完的路……
  2007年6月,我完成了新课改第一轮的六年教学。2007年9月,再次接任六年级教学。2008年,又从四年级开始教。从这一届起,我和组内数学老师们齐心协力,对原有集体备课教案逐一进行了全盘颠覆。本着教学良心的呼唤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发现原有的集体备课教案过于简单,墨守教材,操作性不强了。为此,我基本坚持在每节课前花40分钟的两倍以上时间备课,这样一来,就发现课后反思的着力点从课堂预设走向了课堂生成。“以生为本,以家常课为本,以公开课的态度认真上好每一节家常课,致力于形成以‘和’为贵的课堂教学风格”是我最近几年以来形成的教学原则。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使现在的我对教材和课堂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
  与此同时,听家常课也成了我的习惯。记不清多少回,我挤出时间、搬上凳子,尽可能地坐进老师们的家常课堂。“道不远人”,我相信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反之,我也会将自己对所听之课的思考毫无保留地与大家沟通。也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使作为旁观者的我对课堂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方式。
  这六年来,我也撰写了不少论文,其中要数四篇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最能表达自己的行走路线,也高度浓缩了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
  2008年,《三维一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走向》全面梳理了对七年新课改的系统认识。文章被收录于“教海探航”十年精华本《教师,做个思想者》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特级教师阎勤这样点评:透过作者课堂教学设计走向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共性化的教育思索,那就是对教材的钻研与理解,对学生的研究与把握,对自己的反思与审视。这三个方面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另一个“三维一体”,因为对它的研究也许是最传统的,但却是最经典的,也是最现代的……
  2008年“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刚落下帷幕,我就开始构思2009年的论文,准备将外延缩小到正处在进行时的“十一五”课题“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上。经过了一年的蕴伏,《“辩”化有“常”》终于从实践中出炉了。2009年“教海探航”颁奖活动中,我非常荣幸地受邀和五位获奖代表一起与曾经仰望的成尚荣先生同台现场说评论文。走出报告厅,孟晓东副局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表现很好,你为锡山教育争了光。回想那一刻,面对刺眼的舞台灯光和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以为自己会怯场,但我没有,支撑自己的力量也许正来源于对课题研究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吧!是它们,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价值。
  2010年年初,我协助课题主持人完成了课题研究成果集《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策划和编辑工作。2010年3月,我在区内组织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一般性研究聚焦于其中的“练习”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恋“练”不舍》由此又诞生了。
  2011年3月,课题结题了,但大家的思考、实践和关注并未结束。2011年6月,《无锡教育》主动约请我们走进“课题博览”,欲将之作为无锡市精品课题向全市展示,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副主任董洪亮先生欣然点评。
  2011年7月,我刚刚完成的《辩证性实施:“综合应用”也精彩》一文以《表面积的变化》一课为例走进了辩证性实施视野下的“综合应用”领域。由此,“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激流三部曲”终算尘埃落定。
  从《三维一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走向》到《“辩”化有“常”》、《恋“练”不舍》,再到《辩证性实施:“综合应用”也精彩》,我以草根的行走方式诠释着:论文是做出来的,课题更是做出来的。我知道转身之后的我还做得很不够,但至少我的思想是真的,我的实践是真的,我的情感是真的。
  合(2011.9―)
  最好的年华,眨眼就去了。
  老公不解:“数你最傻。”母亲问:“你这样,值得吗?”好友说:“你这么多资本已经够了,不要那样苦自己了。”是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了清晰的边界,我选择的是辛苦而寂寞的劳动,选择了它,就意味着放弃了窗外的花花世界。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母亲,学生的教育和子女的教育哪样都怠慢不得。周末,我就在送女儿去市内上课或儿子午休的间隙里学习。在女儿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会找一个最安静的角落,打开笔记本或翻开书页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有时稍晚一些没有座位了,就只能席地而坐。平日呢,我就只能在孩子入睡后的晚上或清晨时间里思考。
  女儿在《母爱》中写:“我为妈妈感到骄傲。”暑假里,已经送走的六年级毕业生执意要请在批改暑假作业本,有的和我相约――上了初一,有不会的还要来和我一起探讨,有的给我发来由衷的感谢短信……女儿的乖巧懂事、儿子的可爱调皮、学生的尊敬信赖、工作的充实进步,这些不都是活着的幸福吗?
  当自己在单调的敲击键盘声中送走一个又一个黑夜迎来一个又一个黎明却连连收到退稿信息的时候,当自己因获评区学科带头人未满三年而无缘参评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的时候,当自己因没有省级课题而无缘评选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的时候……我甩甩头,勉励自己:这些和成长并无必然关联,而成长和教育一样,都是慢的艺术,过早的肯定有可能反会成为自己继续求索的绊脚石。
  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尽力去做,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受倪凯颜校长影响,“元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人本教学实践研究”就是接下来我要尽力去做的事情。从宏观的“课堂教学设计三维一体”逐渐微观深入到“教材研究”和“人本研究”,从零散的经验总结逐渐走上系统的辩证之旅,我将继续以我能够的方式践行新课改,为了今天的孩子。
  深深地、深深地,向新课改敬礼!你的轰轰烈烈恰好伴着我十年青春,最大可能地挖掘了我的潜力,唤醒了我的良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浮躁喧嚣的社会大环境下,保持心灵的宁静与本色,对理想与激情永远拥有一丝难舍的冲动。我行故我在,我在故我思,这就是回家的路……
  (黄芳,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21410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