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2-04 03:42:00 影响了: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尚处在一种无意识阶段。一般幼儿都是没有自觉性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小,家长比较娇惯。导致幼儿任何事情那个都要听从他人,或是从事一些简单的活动。具体表现在:他们尽管可以用一些方法(如自言自语)来帮助自己明确活动的任务和步骤,有时甚至还能用较为清晰的语言告诉老师活动的计划,但从总体上看,幼儿的自主学习的内容还比较狭窄,方法还比较欠缺,高层次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出现。为了让幼儿有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我采取相应的策略,促使幼儿将自主学习变成一种习惯。在明确的意识下实现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让幼儿自主学习从无意识到养成习惯呢?
  一、可为幼儿创设可选择的多元性环境,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性质是由环境决定的,良好的环境会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什么样的环境里,就有什么样的学习。选择性是幼儿自主学习的骨架特征。孩子需要一个可以让他们进行选择的环境,试想,一统的环境,连选择都谈不上,哪来的独立自由,更没有自主学习。但是,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它的学习不能是放任自流式的,盲目等待“无心插柳”的收获,因此,这个可选择的环境,是有“一定”界限的,必须是由老师提供的,确切地说,是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创设的。可选择的环境虽然是老师创设的,却是给孩子利用的。孩子能否自由地学习,可选择的环境是关键。可以说,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应该就是可供孩子独立自由地选择的学习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可选择的环境呢?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活动环境。
  1、可选择幼儿自己喜欢的内容
  决定孩子学习状态的因素,不是学习内容的深浅,而是这个学习内容是不是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能否激起孩子的热情的,能否引起孩子探索和认识兴趣的,能否使之成为孩子当前需要的,因此,在自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从孩子出发,从孩子的问题和矛盾冲突中,来确定孩子的学习内容。
  2、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有材料陪伴”的学习,是孩子的学习特点,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主学习的成效。提供大量丰富、合适幼儿发展的学习材料,供孩子自由自在地选择,犹如为孩子提供了千万条大道,让孩子依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与兴趣爱好,欢畅地奔向共同的目标,获得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是通过动作与具体事物和感性形象接触,来感受信息,获得经验的。所以,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尽量把学习内容物化为可以呈现的经验,尽量让学习材料传递更多的信息,蕴涵更多的学习价值。如生活常识,我们让孩子在日常中获得,例“光和影子”,其中的材料有手电筒、各种塑形动物和厚薄不一的纸;手工制作,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其中的材料有纸、笔、颜料、刀具等;健康的情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例“我们的中国”,其中的材料有中国地图、各地风光的录象、各地风味小吃、孩子在一些名胜地的留影等;文学语言,在角色扮演中潜移默化地修养。总之,我们在孩子自主学习时,一定提供给孩子可以操作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使孩子可以离开老师,自主的进行学习有了保证。
  3、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进程
  孩子是有差异的,孩子的愿望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有各自喜欢的内容、材料,也有各自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展进程。让孩子自己选择发展进程,应以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为前提。当孩子自选的发展进程,影响他的整体健康发展时,教师就要研究创设适合该孩子的内容和材料,供他选择学习。
  二、持幼儿进行计划做回顾的活动
  其主旨在于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而这个环节对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大有益处,每一个环节也离不开幼儿的自主学习。比如在计划。幼儿要将个人的观察与思考以言辞表达出来,这其实就是在明确自我的决定与未来的行动;在工作阶段,幼儿要实现有目的的连续性行为,集中精力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促使他们针对目标不断调整自身活动;回顾时,幼儿要进行反思。谈论并展示他们完成的工作,进行评价,这为他们下一步修正、变革、改进活动提供了依据。在连续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计划、准备、意识、方法、执行、反馈、补救和总结等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这正是自主学习的全部环节所在。
  1、在计划中帮助幼儿明确内在想法
  在“计划”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在于帮幼儿制订明确、详尽的计划。计划必须包含幼儿同教师之间一次思考深入的交谈。教师可以和共同任务和兴趣的幼儿交谈,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幼儿的内在想法,并帮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如:手势、行动和语言来表达计划。另外,还可为孩子提供具体丰富的物体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2、在做中引导幼儿寻找可行途径
  “做”是显而易见的前提,是提供给幼儿直接的机会,让他们将计划阶段的构想付诸行动。幼儿在多变的情境下展开工作,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受新事物的吸引而忘记园丁的目标,要么是在计划受挫时,不能灵活的加以变通。对于前者,教师可以不断的通过语言、手势、眼神等加以提示,也可以多组织群体性的活动,让同伴之间相互支持。对于后者,教师要帮助幼儿分析原因,寻找可行的途径实现目标,让他们在已奠定的方向中顺利持续。
  3、在回顾中提升幼儿经验水平
  在回顾阶段,教师应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幼儿回忆有意义活动过程和经验。如果要避免孩子孩子讲出来的话让没有参加词类活动的幼儿不知所云,教师应支持幼儿将作品拿出来共享。另外,教师可以用一段评论,或是对幼儿工作阶段表现作为幼儿回顾的开场白,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提升幼儿的经验水平。
  三、正面评价,强化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力。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由地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才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