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由仿而创是革新模式作文的关键】挑战模式第八章8-7-3
 

【由仿而创是革新模式作文的关键】挑战模式第八章8-7-3

发布时间:2019-02-04 03:59:37 影响了:

  “模式”是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还可译为“模型”、“范式”、“典型”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受应试影响,在作文教学中也出现了模式作文,即学生的作文是以所谓优秀的文章为模板机械仿作而成的。典型的莫过于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在武汉为教育界人士作报告时说到的“模式母亲”现象:某学校一外教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结果让外教惊疑的是,本应是形态各异、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母亲形象,却被学生写成近乎一个模型。
  类似“模式母亲”等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模式作文已渐呈见多不怪之状。无疑,学生就是为了能得高分,而机械模仿起所谓优秀作文,依样画瓢。写成的作文虽然缺乏真情实感,体现的是范文的痕迹,毕竟能紧扣主题,容易获得高分。但机械地模仿,逐渐剥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弱化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与表达能力。特别是,近年来话题作文又备受青睐,“类”与“型”的概念被师生们所熟知,作文模式化的倾向更加突出。在忽视自我、机械仿制下的模式作文,看似有观点,却无法深入探讨,更看不到写作者的个性特质。当学生的思想被特定的框架所束缚时,我们就很难期待学生会有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产生。
  模式作文的形成非师生的本意,却与师生密切相关。这在于:受制于应试的压力,学生的生活感知、人生体味,较多地停留在试题;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目标又多定位在应试标准上,侧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技能,教给学生简易操作的技巧。当学生奉命作文时,既严重缺乏素材的积累,又缺少有效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僵化地模仿。
  模式本身并无过错,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元曲,就是作者灵活地运用模式,以擅长的形式,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创造出的杰出艺术作品。文学样式的发展变化也是借助模式并打破模式、推陈出新的过程。即便是现代的科技发明创造也离不开模仿创新。然而,作文仿写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学习优秀的文章,最重要在于学习其长处,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我所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正确地运用从优秀作品学习中获得的方法,由仿而创,则有利于消除模式作文的弊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 巧借教材篇章,仿中有新
  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教材中的课文学习,他们往往喜欢模仿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对于学生写作中的仿句现象,只要模仿得合情合理、有新意,就应该给予肯定,并划清与抄袭的界限。
  在阅读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领会和掌握名人大家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只有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朴素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这样的文章开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文中用探、爬、攀、缩、倾等动词细致描写,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真切地展现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行动及“我”内心对父爱的感知。鲁迅的文章较难,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景、《社戏》中“月下行船”的事等都写得很有特色,不仅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而且将自己的感受融于其中,或情景交融或情真意切。教师如能让学生也来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片段、熟悉的景物或有关的经历等,则有利于激活思维火花,实现能力迁移,将课文写作特色活化成为学生写作肌体的有用细胞。
  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篇章言简意赅,或因篇幅的限制,有的地方尚未展开,但是结合全文又能感知其意的,如能适时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拓展,既能丰富文章内容,又能借助教材篇章有效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如,《第一次真好》中的“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学生经历的诸多第一次中,一定会有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情。若课堂上捕捉时机,及时口头练笔,学生定会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类似的“第一次”时丰富而真实的心理活动,课后书面练笔,会在修改中轻松完成。课内外紧密联系,通过开放的、动态的语文学习,让学生胸中有内容,作文有兴趣,写作有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突破口,开发潜能,使学生在通畅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新意的表达。
  借助教材篇章的仿写训练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不能求全责备或生搬硬套,仿中学法、仿中出新,才能使之成为短、平、快的有效练笔途径。
  二、 尊重学生个性,仿中有我
  作文是学生展示自我、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窗口,学生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独到的见解等,可以从文章中表现出来。教师在立意、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单纯对作文结果的评价中走出来,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给学生个性表达的自由。
  好的文章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即使形式再好,缺乏内容,也华而不实。作文命题要尽量接近学生实际,尽量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把训练的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触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学习《童趣》,学生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趣事;学习《羚羊木雕》会关注自己的友情与亲情,会思考两者发生冲突怎么办?教师在近期布置类似作文题目,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急于表达内心感想。如何更好表达呢?学生会联系所学,寻求启示。
  写人的记叙文,最好让学生从写身边较为熟悉的普通人开始,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感知,写出人物的特点。重视指导学生相互评改习作,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内在动机,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自我修改时能够学习他人优点来改进自己的不足。如写师生,可从学生习作中选出具体文章语句,让同学猜测是谁,像不像,通过交流、补充,完善构思,实现升格。教师如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在学生表达不畅时加以点拨,或在学生思维僵化时来一段与众不同的示范,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学生们听……我看到,当学生从作文里发现他们也曾有过这种体验时,特别激动。当我的作文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的个性化表达、独特观点、词句的新意和师生间的平等互动,容易把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的态度一下子拉到跃跃欲试的状态。当学生把作文当成了释放自己思想、情感、智慧的途径时,就会乐写,进而要写。
  关心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仿中有我,避免僵化的机械模仿,利于激发学生写作情趣,促进学生主动写作,抒发真情实感,进而实现有创意的个性表达。
  三、 开放教学时空,仿中有源
  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认为:“写作是反映生活的。离开生活,写作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血肉……写作与生活结合,生气就来了,就活泼了,就牵动了学生的心。”作文素材的积累、见解的独特、构思的新颖等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提升学生作文创新能力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加生活的感知,这就需要开放教学时空,减少对作文创作的强制和封闭。
  帮助学生丰富生活,发掘生活中的作文题材,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观察身边不同类型人物的言谈举止,感悟身边人们的喜怒哀乐。还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有益的书籍并能联系自身体验与作品对话,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优秀文章作品的立意、构思与表达方法。通过写摘记、读后感、赏析等练笔形式进行及时的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摄取和储存素材。通过读书交流、编辑作文小报、优秀作文展览等,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彰显个性的机会,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之后学生遇到类似的作文,就能更容易地触发灵感,激活思维,对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新形象。也可以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或开展有关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增强人生的体验。丰富多样的活动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学生的作文也就不再空洞而僵化了。
  南京市第九中学的特级教师袁源就曾开设过类似的生活体验仿写作文课。她在教完《老王》、《信客》等课后,让学生也来写一写身边的小人物。她没有让学生闭门造车,而是让学生三人一个小组到学校周边的地摊上买二元钱东西,注意对摊主的观察,回来后以此为素材写一篇作文。学生实践体验后,有了了解和感受,写出了与平时不同的带有真情感的文章。其中的一组同学笔下写到一位摊主成天对顾客“笑呵呵”的。袁老师让学生再次与那位摊主交流,深入地接触,使这组同学真正了解摊主生活中的甜酸苦辣。修改后的文章,就更加真实地描画出了小摊主的喜怒哀乐和鲜明个性。在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关注到了生活细节,借助从优秀文章中学到的技能,在构思中提炼了生活细节,对周围生活中平凡的人、事、物加以深刻思考,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写成的文章既有意义,又有着鲜明的个性。
  素材来源于生活,方法来自学习后的体悟,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仿中有源,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参与,而且能写出生活的新意。
  总之,模式只是个范例,仿写不是目的,而要凭这个例子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提升作文能力。作文教学不能过于强化模式,僵化形式,束缚学生个性化思维。以仿写为起点,有效引领学生从仿而创,消除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种种弊端,则有益于激发学生在作文中推陈出新,写出具有个性的佳作。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刘国正.刘征文集―语文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52.(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