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体育运动的好处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体育运动的好处

发布时间:2019-02-07 03:55:23 影响了:

  [关键词]体育运动;缓解;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环节。青春期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环境的变化,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运动比其他学科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起到疏导的作用。
  
  一、学生心理困惑的种类
  
  1、学习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有的学生可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问题;但有的学生很可能累积了问题,并逐渐把问题变成了压力,逐渐增加的压力使自身无法解脱,也就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当人长期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和压力时,他的内心会产生对自身能力的否定,长期以往就可能形成自卑的心理。
  2、在同学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惑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大部分学生已经懂得了一些处世的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当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就会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强烈的自尊也可能转化成自卑、自弃。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困惑有:不能把握好和同学交往的尺度,交往中不知道怎样处理矛盾、化解矛盾;和异性交往拘谨、不知所措,或者过于冲动,陷入早恋的局面而无法自拔。
  3、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困惑
  家庭的不幸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的孤僻、骄傲,有的过于自卑。这样的孩子常常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患得患失、无所适从。
  4、对所学专业前途质疑而产生的心理困惑
  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入学前因为年龄小,他们所就读的专业都是父母代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自我了解的加深以及对所学专业了解的深入,他们可能发现所就读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或者感到所学专业并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要求,或者所读专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就业前景并不明朗,这会使学生对自身前途产生不自信和渺茫情绪。
  
  二、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情绪疏导作用
  
  1、角色的改变和特殊的人际交流方式能缓解不良情绪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人长期扮演一个角色,难免会感到厌倦和疲惫。而体育运动能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他们可以变成叱咤风云的足球前锋,也以变成老谋深算的排球二传。这种角色的转换会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肢体语言。运动技能的提高和更新,运动规则的改变和完善,运动技术的切磋和提高等都是靠这种特别的沟通方式完成的。这种比较特殊的信息交流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生的心理压力。
  2、体育规则的约束能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进行都需要运动规则的约束。学生要参与体育运动,让运动顺利进行并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就必须遵守运动项目的规则。如篮球比赛规则很多,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否则比赛就没有办法进行。运动规则的约束,有利于学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抑制不良行为,提高自律能力。
  3、激烈运动带来的陶冶
  在体育运动中要消耗人的体力,同时能刺激人的情绪变得激烈和亢奋。这种兴奋对人的情绪会产生特殊的陶冶作用。如运动后人们对运动、对合作、意志力等的认识与体会变得更深刻,甚至领会到人生的美好。如人们在取得比赛的胜利后,会情不自禁地相互拥抱;而在比赛失败后表现出情绪低落,甚至流下伤心的眼泪。
  4、体验极点运动,增强自信
  体育运动有很多项目是伴有一定危险性的,它有别于日常的身体活动。比如体操项目中的平衡木动作,同样的是跑、跳、翻等动作,但如果要在狭小的平衡木上完成,就是一种高难度并超出日常身体活动的动作。如果通过练习克服了胆怯和害怕心理,提高了完成动作的精准度后,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种体验会促使人们更加自信。
  5、群体意识的行为培养
  体育运动项目大多是集体合作项目,最简单的体育游戏项目也要集体配合才能完成。如篮球运球接力比赛,个人运球的技术和速度当然重要,但和同伴的传接球的衔接技术也非常重要,一旦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队的比赛。通过体育运动的合作要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
  利用体育运动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摆脱困惑,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共创和谐校园,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诠释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
  
  编辑:于 洪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