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水晶头骨之谜己解开了_解开汽车行走之谜(六)
 

水晶头骨之谜己解开了_解开汽车行走之谜(六)

发布时间:2019-02-11 04:06:11 影响了:

  编者按:   多数车辆使用者对于车辆引擎是否有力、耐用、安静、省油等,都十分关心。然而打开引擎盖,林列于引擎室内的引擎及其他机构,实在也让人眼花缭乱。大家都知道引擎的重要性,但却因为对引擎不够认识,关于引擎的知识也很少能有系统地按各机构、系统来了解。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引擎进一步认识的渴望,特地辟此专栏,希望各位读者能增加关于引擎的知识,也能掌握爱车引擎的状况。
  
  润滑系统
  
  燃料进入引擎燃烧后,将燃料的内能转换成“功”来使引擎运转,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功”都用来驱动引擎的运转,因为引擎中机件间的摩擦会消耗引擎产生的功,而将其转换为热能。为了降低摩擦来保护引擎,必须有一润滑系统来润滑引擎。
  
  润滑系统的作用
  
  汽油机润滑系统的基本作用是不间断地把机油送到各运动部件及摩擦表面,清除掉摩擦面上的磨屑,并加以冷却。在气缸壁和活塞环之间由于存在油膜,还可起到密封气缸的作用。凡机油流经的部件表面,不易生锈。倘若有摩擦运动的表面得不到润滑,非但消耗功率零部件很快磨损,而且会导致摩擦运动的部件表面烧蚀熔化,使发动机无法继续运转。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基本上有两类:一类是强制性润滑,称之为压力润滑。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和凸轮轴轴承等处承受的负荷和运动速度较大的这些部位,需要有一定压力的机油才能保证这些部位的摩擦表面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另一类是随意性润滑,称之为飞溅润滑。在诸如气缸壁、活塞销、凸轮以及挺杆等承受负荷较小和运动速度较低的部位,可利用曲轴转动带起来的机油油滴和油雾进行飞溅润滑。此外,发动机的某些部位如水泵、发电机轴承等处可利用润滑脂(黄油)定期地予以润滑。有些轴承干脆使用含油轴承根本不需润滑。
  
  润滑系统的油路
  
  为了使机油产生压力,在系统中要采用机油泵。为了形成循环油路,还应设有贮油容器(油底壳)、输油管路,并在某些部件上开通油道。为了不让各摩擦运动部件表面所产生的磨屑和杂质进入润滑泵油路,还须设有机油滤清器对机油加以过滤。机油长期在发动机高温条件下工作,不但粘度降低不易形成油膜,而且使机油老化变质,无法利用。为此应对机油加以冷却。一般是利用汽车行驶造成的前方迎风来冷却油底壳内的机油。
  润滑系的油路在压力润滑部分,机油被机油泵从油底壳内吸出,经过机油滤清器送入主油道。进入主油道的机油通过曲轴箱上的支油道分别润滑曲轴主轴颈和凸轮轴轴颈,机油还通过曲轴主轴颈的斜油道流向连杆大头轴颈。流向凸轮轴轴颈的机油通过油道流向格臂轴、推杆球头和气门小端。支油道的机油还流向机油泵传动轴和齿轮以及正时齿轮。所有流过各摩擦表面的机油最后通过回油管都回到油底壳里,准备进行下一个润滑循环。
  在飞溅润滑部分,流到连杆大头的机油通过连杆杆身内的油道抵达连杆小头,以润滑活塞销。另一方式是机油从连杆大头位于凸轮轴一侧的小孔与曲轴的连杆轴颈上的口对准时,机油即喷向凸轮表面、气缸壁和活塞等处。飞溅到活塞内部的机油,通过连杆小头的凹槽润滑活塞销。
  
  机油的功用
  
  机油除了能润滑引擎降低摩擦外,还有防止引擎金属腐蚀、消除进入引擎中的灰尘及其他污染物、在活塞与汽缸壁间帮助燃烧室气密、为活塞及轴承等零件冷却及消除引擎内不必要的产物。
  引擎中大部分的机油都储存于油底壳中,机油的循环由随引擎转动之机油泵浦驱动,自油底壳将机油吸出,经过机油滤清器滤掉杂质后,高压的机油从引擎的机油流道流至引擎各处,润滑或冷却各个机件,最后在流回油底壳中。
  
  引擎中会有极少量的机油进入燃烧室被燃烧,所以机油有少量的消耗是正常的。然而若过量的机油由活塞与汽缸壁的间隙往上进入燃烧室称为“上机油”,而机油由汽缸头之阀系间隙向下流入燃烧室中则称为“下机油”,二者都是所谓的“吃机油”。引擎若是有吃机油的现象,当然机油会消耗很快,而且因为机油大量燃烧的关系,会自排气管排出淡青色的烟,此时必须去保修场检查是“上机油”或“下机油”,好对症下药。
  
  机油的选用
  
  机油依据其成分可分为全合成、半合成及矿物油,一般来说,全合成机油在引擎中随引擎运转的衰退程度较低,而矿物油的衰退程度较高。但是若是车辆都能在原厂指定之换油里程或时间内更换机油,就算使用矿物油,也不会对引擎造成任何伤害。
  机油除了有成分上的不同,也在“黏度指数”上有区别。黏度指数是指机油黏度随温度改变的程度,目前最常使用的机油黏度分类是依照SAE号数分类,不同的号数对应不同的黏度范围,号数越大代表黏度越大。SAE编号后方加上W者指适用于寒冷气候的机油,其编号越小者黏性越小,引擎在寒冷的冬天越容易起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