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爱的季节】 爱的季节刘昊然
 

【爱的季节】 爱的季节刘昊然

发布时间:2019-02-13 03:53:30 影响了:

  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St.valentine’s Day”),是个需要谨慎小心的日子――对于还是光棍的小伙子和想要摆脱单身的姑娘们来说更是如此。“情人节”清早一起床,你就该从钥匙孔向外窥探,因为根据西方传说记载――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在独行,那么你当年会继续单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行,那么你当年肯定会觅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话,那你就会在“圣诞节”以前结婚。可如今城市里各小区已绝右有公鸡母鸡出没,城区空地上也不会有鸡的踪影,所以若能看见一对鸽子或麻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不济也尽量搜寻一下小狗情侣的身影图个吉利。
   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光棍们对“情人节”早晨所遇到的第一个人要格外留意,因为如果你单身而且正在寻觅爱侣,你注定要与2月14日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结婚,至少这个也会在你的生命里影响深远。所以单身的姑娘小伙子们最好提前通知清晨送奶送报纸的大叔大妈们,2月14日这天可以晚些时候再上门。
  情人节起源
  有关情人节的有趣传说是如此之多,几乎在不同的西方国家就有不同的版本,有关它的渊源更是说法众多。但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的起源一般有两种解释:
  古罗马牧神节――这是古罗马人为祈求人丁兴旺而祭祀女神朱诺的节日。朱诺在神话中负责掌管婚姻和女子的命运。每年2月14日牧神节的前夕,单身的女孩们会将提前写好自己名字的卡片放入一个大缸内。接下来,古罗马的男人们会从大缸中随意抽取一封,然后对书写这张卡片的女子展开热烈的追求。显然,这种挑选情人的形式具有很大的风险。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决定用眼睛来挑选情人,旧的风俗也就随之消逝了。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2月14日是为了纪念圣徒瓦伦丁。历史上有好几个被称为瓦伦丁的圣徒,最为大众所认可的圣瓦伦丁人选是一个3世纪的罗马基督教牧师,他因为秘密主持情侣的婚礼以反对皇帝克劳迪亚斯二世的命令而被处死,这个以心理阴暗而著称于世的皇帝认为光棍更适合加入他的军队。在公元270年2月14日瓦伦丁被执行死刑前夕,他为恋人(狱卒之女)写下最后一封信,署名“您的瓦伦丁”(直到今天,这句话仍旧在情人节卡片上广泛使用!)。
  公元496年,罗马教皇格莱西亚斯将2月14日以圣瓦伦丁的名字命名,以纪念恋人们的守护神。1969年,当时的教皇从日历中废除了这个节日。但是,人们依然传承了这个融合了古罗马传统和纪念为捍卫爱情自由而殉难的基督徒的节日,情人节就这样流传至今。
  情人节风俗
  不同时代,过情人节的习俗有所不同。其中以1837~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情人节习俗最为独特:2月14日这一天,一对对情人,将一株生有两朵含苞待放花蕾的春枝移植在特制的盆内。花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与这对情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吻合。几天后,如果这春枝上的双蕾怒放,交相辉映,便预示这对情人白头偕老;如果双蕾各分西东,相背吐蕊,这对情人终将劳燕分飞;如果花开得硕大、灿烂,表示以后子孙满堂,阖家欢乐;倘若花朵枯萎凋谢,情人中的一人就有早天之险。
  如果你不想听天由命,可以尝试源自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古老方法:即在情人节的晚上点燃一根蜡烛,在底部扎两根针,要保证针穿过烛芯,默念自己的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及时叩扉而至。
  第二个办法是在睡觉前把左脚的袜子系在脖子上,注意不要太紧,如果您失手绑太紧,一不小心背过气去,即便这种方法能让中意的姑娘留意你,恐怕也没有后来的风花雪夜了。
  最后一种的可操作性最强――在“情人节”前的一星期内,每天晚上把右脚的袜子穿到左脚上,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梦见活人,而不是死鬼,这就是那个年轻人,我将与之婚配。’,说话之后要一直保持沉默至次日醒来。
  以上穿蜡烛缠袜子嘴里唠叨的方法更适合小伙子们去冒傻气,单身的姑娘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体面的方法:睡前把鞋摆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开着窗的话,就一定会梦见自己的心上人或者发现他站在床前。这在农村的成功率更高,因为她的追求者可以从窗口窥见特地摆放的鞋子。由于这条风俗来自古代英国,那时的房屋多为单层,现在城市的姑娘们摆放的鞋子恐怕只有高层物业擦玻璃的工人能看见了。
  最早的情人节书信
  在15世纪,欧洲开始用书信替代当面告白,同时被遗弃的还有半夜站在别人家树下唱情歌的扰民行为。西方历史学界通常认为,第一封情人节书信是由1415年关押在监狱中的奥尔良公爵查尔斯所写的。据说,他是因为要打发狱中时光,才开始给老婆写情诗的,大约有60首至今被珍存在伦敦大英帝国博物馆。到了16世纪,情人节书信已经遍地开花了。
  情人节卡片的诞生
  早期的情人节卡片是用彩色纸片、水彩和彩色墨水手工制成的。这些情人节卡片的风格时至今日仍有所保留,包括:
  布满针孔的情人节卡片――卡片上布满了细小的针孔,看起来就像花边。
  剪切的情人节卡片――这是一种带花边图案的卡片,制作时将纸折叠成数层,再用锋利的小剪刀剪出花边形状。
  含藏头诗的情人节卡片――几行诗的首字母正好组成心上人的名字。
  带画谜的情人节卡片――情诗中的某些词语用小图画来代替(例如,画一只眼睛代替英文中与单词眼睛eye发音相同的字母I)。
  在19世纪早期,工厂开始生产由工人手工描绘的黑白图画进行装饰的情人节卡片;到19世纪末期,情人节卡片已经完全由机械生产。社会学家认为,印刷卡片之所以开始逐渐代替书信,是因为当时人们喜欢更诗意一些的方式,送上卡片则是向他人表达情感最浪漫的方法,在英国尤为如此。
  19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艾瑟・霍兰德的女士制作了美国第一批商业情人节卡片,并在那一年的情人节卡片生意中出乎意料地赚得了5000美元。从那时起,美国的情人节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根据美国贺卡协会的统计,现在美国每年送出的情人节卡片过亿张,仅次于圣诞节贺卡的数量,名列第二。
  虽然出现了机器规模化生产的卡片(你送给情人的卡片与你老爸送给老妈的卡片可能都是同一个款),但是手工制作的情人节卡片也变得日益精美,往往成为小小的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它们通常价格不菲。这些卡片装饰华丽,装饰物采用丝绸、缎带、花边、花朵、羽毛甚至金箔。此外,许多卡片上还饰有“吉祥物―一爱神丘比特。
  在维多利亚时代,寂寞的水手还创作了一些更加浪漫的情人节卡片,他们采用大小不同的海贝组成心形、花朵和其他图案,或将其放在心形盒子的外面。
  情人节象征
  心:心与情人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在古时候,心被认为是所有情感的来源。而到后来,心就只与爱情联系在一起了。今天提到心,可能 古老的中国文字阐释了爱的真谛――“心,,灵的契合产生了爱!有相当一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它是保持全身血液流通的动力器官。
  心形情人节礼物是什么时候成为爱情的象征,人们对此并不清楚。据一些学者推测,心形符号用作浪漫或爱情的象征,最早源于彪悍的早期人类尝试掏出从来没有见过的人体器官以表示忠心。
  红玫瑰:红玫瑰据说是古罗马爱神维纳斯最喜欢的花。并且,红色表示强烈的感情。
  花边:花边用于装饰女人的手帕有着悠长的历史。在西方的习俗中,几百年前就形成了这么一个默认的规矩,如果一个女人掉落了手帕,旁边的男士就应当为她拾起来。有时候,如果一个女人遇到了心仪的男人,就可能故意丢落自己的手帕鼓励男士去拾。因此,人们开始从花边想到浪漫的爱情。
  相思扣:它由几条线绳相互交错缠绕在一起,这有点类似我们传统的中国结,它象征了没有头绪,无法分开。相思扣由丝带制成,象征着恒久的爱情,也有情人将其画在纸上。
  相思鸟: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彩色小鸟。之所以得名相思鸟,是因为雌鸟和雄鸟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就像一对恋人。鸽子也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因为它们成对生活,共同哺育后代。
  X :“X”符号代表亲吻。这个传统源于中世纪的一种做法,那时不会写字的人可以用“x”签署文件。签名者在见证人的监督下签署文件,然后亲吻一下那个“x”符号以示诚心。这就是亲吻和字母“x”成为同义词的始末,也是人们通常在情书结尾用“x”表示亲吻的来历。有些人认为“x”是十字架符号的变体,表示以耶稣基督的名义发誓担保,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向雷公电母发誓,以表忠心。
  今天,情人节愈来愈受欢迎,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对于全世界的情侣们来说,它一开始是为了什么而设立并不重要,发源于哪个国家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情人节”是关于爱情、忠诚、誓言、浪漫花朵的节日。当我们老去时,那些有关爱情的点滴记忆,那些逝去年华中曾经陪伴在我们身边的情人的身影,对于一颗即将枯竭的心灵来说弥足珍贵,它们都是我们活过爱过的见证。
  
  宫廷里的爱情
  
  泣鱼的龙阳君
  古称男色为“龙阳”的渊源来自战国时期,当时龙阳君是战国时魏王的男宠,其艳丽的气质令后宫美女黯然失色,所以说龙阳君差不多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同性恋。
  有关龙阳君的爱情典故来自《战国策・魏策四》载:“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王日,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日,臣无敢不安也。王日,然则何为涕出?日,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日,何谓也?对日,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之凶恶,而为王拂枕席;今臣爵志人君,专人于庭,避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王也,必亲上而趋大王,臣亦犹恐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日,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日有敢言美人者族。”
  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魏王和龙阳君在一起钓鱼,当龙阳君钓到十来条鱼的时候,开始嘤嘤地哭起来。魏王问起来,龙阳君说:“当我刚开始钓到鱼的时候,我非常喜欢,等后来的鱼越来越大,我就开始不喜欢刚开始钓到的鱼了。如今我这么丑陋,却能得到大王的宠爱,可天下美人那么多,一定会来趋奉大王,那时候我将会像刚钓到的鱼一样,受到抛弃与冷落。”魏王听后说:“你竟然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有敢要敬献美人者,诛灭全族。”
  魏王一句“有敢言美人者族”使龙阳君在宫廷争宠史上一跃而出。站在权利巅峰的帝王们可以由着性子去赐予宠爱,宫廷争斗史上的无数次腥风血雨即是由此而来,例如汉代吕后唐代武后杨贵妃,但即使是有名的钻于心计的女强人,也没能达到让君王自绝风流后路的地步,将滥情的权利弃之如蔽履本来就不符合帝王的习惯。但战国魏王却做到了这一点,使其成为中国姬妾文化的异数。
  据史载,身为战国四君子的龙阳君不仅艳名远播,同时也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剑术高手,对政治有极高的敏感性,也经常代表魏国出使他国,完美地完成任务,同时兼具幕僚、剑术家、外交家等多重复杂的身份。龙阳君的杰出才华使其在魏安王死后,地位仍然稳固,治国才能被新君倚重。但在后来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其人突然消失于一切历史记载之中,从此隐于江湖。
  
  洛神赋
  在人们还没捣鼓明白影像是怎么回事之前,想要被后人记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假如你长得足够美,那就另当别论了。一篇《洛神赋》让甄宓千百年来都在洛川上轻颦浅笑,以至无数后人浮想联翩,甚至到了后世,《三国格斗》游戏里居然还有甄宓一席,完全化为男人们心中的梦想,百代流芳。
  甄宓的艳名,在当时可谓远播全国,有“江南二乔河北甄宓”一说,不但有贤明事迹,而且孝不可挡。她少年嫁袁绍次子,是个新媳妇,当年曹操大破袁绍,袁绍倾巢落跑,甄宓却留在婆婆身边,瑟瑟发抖不肯离开,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内外兼修的一个超女。而老曹家也真不愧是风流情种之家,全副武装的曹丕一不图财二不图利,领着人长驱直入袁府,就为了赏鉴一下这稀世美女。一见之下果然倾心,竟然直接请回去做了老婆,也不怕敌人之妻留有后患,在床上给他来一刀。
  当时的甄宓是花一般的24岁,与曹植相见的时候,后者才只有14岁,才华横溢,正在情窦初开之时。千年后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宛如师生恋般的情场暗涌,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嫂子,曹植又不是武松,敏感的文人心里就算不怀着爱情,也会对美丽事物发一声惊叹。曹丕是英雄不错,但终归是个江山为重的职业官僚,怎能天天对着娇妻解读风情。可是他的弟弟作为一个诗人,恐怕是宁可把毕生的时间都花在吟风诗月上。那时的古人还没有经过朱熹大儒们的洗礼,对男女大防还没什么觉悟,娶别人的老婆又是老曹家的传统,估计长嫂小叔厮混得多了,也难免有闲话传到曹丕耳朵里。曹丕本来就对父亲曾经偏爱这个除了吟诗没多大能耐的弟弟心怀不满,现在又有可能被其免费送顶绿帽子,这种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有野史说曹植写七步诗是被曹丕因为这个原因逼的。虽有捕风捉影之嫌,但也不好说绝对没错。毕竟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乱世中的女人,也需要有人由衷地称赞自己的美貌。
  甄宓在历史上不是个善嫉的女人,更没有明显红杏出墙的记录,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曹植对她的感情明显是单恋。受过良好教育的甄宓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没有留下任何显著的污点。曹植虽然窘迫,却从来没有忘记过她,可是浓情转淡后,曹丕却抛弃了她。曹丕称帝后又加封了众多姬妾。甄宓的怨言传到曹丕耳中,在公元221年,她被赐死。《汉晋春秋》中记载曹丕命人在殓葬她�,要以糠塞口,使其在黄泉下也不得再开口说话,同时以发遮面,不愿再看到她的脸。甄宓死时也不过40岁,一 代美人就落得个如此结局。
  甄宓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宓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宓,心中酸楚无比。《文选》的一段注文还提到:曹丕将她生前用过的一个玉缕金带枕出示给曹植看,曹植睹物思人,悲痛欲绝,潸然泪下。当晚曹丕留曹植宴饮,故意把这个玉缕枕送给弟弟。曹植怅然而返,晚上睡于洛川之上,梦境中心上人来到他面前,笑着说:“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千古名篇《洛神赋》由此诞生。
  这篇美文最开始的名字叫做《感甄赋》。甄宓真的对曹植说过这句话吗?还是只是曹植的梦想?这一切不得而知了。甄宓一生被人抢来夺去,但是在她红颜老去之时,仍然有曹植这样的才子为她写下一首凄绝的挽歌,两个人在历史的尘埃中遥遥相望,这份若有若无的情谊,比干柴烈火更为动人。后来当上皇帝的曹睿见了,为避母亲名讳将其改为《洛神赋》,大概是不想让自己母亲的名字留下风流痕迹吧,然而有情之人的眼睛,哪个不是雪亮的呢?
  一生情场失意的曹植能将单恋变成一场爱情传奇,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疯女胡安娜
  胡安娜是欧洲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她同时是卡斯蒂利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母。历史学家通常称其“疯女胡安娜”。
  1496年,胡安娜在里尔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美男子菲利普(腓力一世)结婚,这段欧洲王室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婚姻悲剧开始上演,尽管一方已经进了坟墓,另~方那强烈的感情却丝毫没有减退。
  婚后不久,菲利普风流的本性开始表现出来。两人开始不断产生口角,面对丈夫偷情回来,悲痛的胡安娜一巴掌打过去,没想到丈夫居然一巴掌还回来。惊呆之下她仍然扑到菲利普怀里,“我总是爱你的”。她把身边的侍女全部换成相貌平平的女子,她派人跟踪丈夫,不理朝政,天天在城堡里焦急等待丈夫回家。对丈夫发狂的爱随之变成像硫酸~样腐蚀~切的嫉妒,胡安娜整天处在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一次,她袭击了一名她认为和菲利普有染的侍女,剪掉了对方的金发,还狠狠地扇了她几个耳光。
  菲利普把她锁在了布鲁塞尔的王宫里,有传闻说他每天都在里面毒打她,虐待她。他叫她“煞星”,她叫他“世界上最英俊的丈夫”。
  全西班牙都觉得胡安娜真的疯了。
  1504年11月,胡安娜的母亲伊莎贝拉女王去世,菲利普携其回国,以期能以其丈夫的身份获得卡斯蒂利亚的王位。可是就在此时,胡安娜之父斐迪南二世宣布:因为胡安娜实际上已经成为菲利普的囚徒,所以应该是他本人,而不是菲利普,方能成为卡斯蒂利亚的共治君主。翁婿二人的争执险些酿成西班牙的内战。1506年9月,28岁的菲利普刚即位就蹊跷地患斑疹伤寒暴亡。有人怀疑他的岳父――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一手策划毒死了他,因为他从来就没喜欢过这个女婿,更不想和他分享统治权。
  这下胡安娜完全疯掉了。虽然丈夫已经死了,但胡安娜一步也不离其左右。强烈的嫉妒心使她禁止任何女性接近菲利普的尸体。她时常命人打开棺材,这样她就能够拥抱菲利普逐渐腐烂的尸身。
  最后她终于决定安葬丈夫。这位悲痛欲绝的新任女王要求运送灵柩的车辆只能在夜间行进。她说:“作为一个寡妇,我灵魂中的阳光早已不复存在,所以我不会再把自己暴露于白昼的日光里。”一夜,送葬的队伍在一个女修道院稍作休息,胡安娜仍然不让任何女性靠近灵柩,连修女也不行。她下令把灵枢抬出修道院,放在空地上,自己则整晚都睡在旁边。
  一位僧侣曾告诉悲伤的胡安娜,14年以后她的丈夫将重返人间。胡安娜听信了他的话,竟真的耐心等待了14年,14年后胡安娜发现菲利普仍然纹丝不动地躺在坟墓里继续腐烂,,使她的精神再次受到重创。她疯狂的行为越来越严重,野心家们以此为借口将她困在西班牙的某座城堡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不时听到胡安娜的自言自语,还有唱歌声,这样一直持续了47年。47年后的一天,即1555年,她为丈夫唱完了最后一首歌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身为西班牙本土王室的最后一任纯正血统的君主,她既没有后来的英格兰女皇(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手段强硬铲除异己,带领英格兰进入欧洲最强大的都铎王朝高峰。也没有之前的丹麦、挪威、瑞典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的铁腕(她原为丹麦公主,挪威王后,后于1387年亲自登上丹麦、挪威王位。1389年,女王与瑞典开战,俘虏了瑞典国王)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北欧帝国。这个软弱的女子先后被父亲、丈夫、儿子当成登上西班牙皇位的道具,终身拘禁在黑暗之中。却在很多年后以皇室争斗中少有的真性情以及为爱痴狂的终极殉难者的历史背影,赢得了后世人们的尊重。
  
  英国温莎公爵
  1937年5月28日,在位仅10个月的英王爱德华八世一向全世界宣布将正式迎娶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妇女――沃丽斯・沃菲尔德为妻,并同时宣布放弃英王王位。退位后,英王爱德华八世被改封为温莎公爵,他同时成为英国王室千年历史上第一位为爱情放弃江山的君王。
  爱德华八世早年就读于皇家海军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掷弹兵卫队服役。这位?最受人欢迎的亲王”年轻时是个金发帅哥,加之皇储身份,亲王一直很有女人缘,英国皇室也先后为他从欧洲其他各国皇室物色了近18位花样公主。
  1931年,爱德华在一次狩猎时邂逅了美国有夫之妇沃丽斯・沃菲尔德,随即坠入爱河。1936年1月28日,乔治五世去世,爱德华继承王位。即位典礼后,新国主对沃丽斯说:“任何事情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感情”。同年5月,沃丽斯开始办理离婚手续。8月,新国王带着心爱的女人去地中海度假,起初一切都非常美好。在南斯拉夫的马夏,当地人举行了盛大的火炬阵并伴随歌声以迎接新的英国君王,国王此时完全沉浸于热恋中,一时竟对公众失语:“这全是为了沃丽斯,因为他们知道国王爱上了她……。”
  紧接着快乐退潮,美国各大报纸连篇累牍惊爆新英国国王恋情,消息像病毒一样反馈到英伦三岛。古老的英国皇室对此深感蒙羞,因为一位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妇女是绝对不能成为英国皇后的。11月,爱德华八世正式告知当时的首相鲍尔温,要与沃丽斯结婚。让这位新国王没料到的是,这场爱情风暴此时演变成一场政治风暴。首相鲍尔温与全部内阁成员威胁将集体辞职来抵制国王的婚姻,同时英国皇室也开始施压。就连舆论也出现了质疑沃丽斯勾引国王的动机,她不断收到英国民众的恐吓信。只有萧伯纳、丘吉尔、毕维布罗克寥寥几位名人支持国王的决定,后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众议院为国王争辩说:“国王想娶他爱的女人为妻,有什么不可以呢?”最后政府与王室为这对情人划定一条路线;湘斯,沃菲尔德必须立刻离开英国。后来变成两条:或者沃丽斯・沃菲尔德离开;或者国王逊位。
  1936年12月11日,只做了325天国王,连加冕典礼都没来得及举行的爱德华八世发表了逊位广播讲话,在谈到爱情与江山的抉择时他说到:“我发现没有我心爱的女人的支持与帮助,我将不可能承担一位国王所应担负的巨大责任,也不能完成一名国王的任务……”,当时不少英国民众听到这段讲话哭倒在广播旁。尔后,爱德华被改封为温莎公爵,然后被迫离开英国。
  1937年的6月8日,温莎公爵与沃丽斯・沃菲尔德在法国举行婚礼。当时只有16位客人到场,英国王室集体缺席,但据说婚后公爵一直生活愉快。
  他们的爱情一直延续到温莎公爵于1972年逝世,同年5月31日,温莎公爵遗体在温莎公爵夫人的陪伴下空运回牛津郡,并按惯例在温莎的圣乔治教堂停放两天。英国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赶来列队瞻仰公爵的遗容,共同见证这段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6月5日,教堂举行了简单的私人仪式,英国女王也出席了这场葬礼。
  爱德华八世在当时看起来简直荒谬绝伦的行为在今天成为了对爱情的最好阐释,人们终于理解了他对爱情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勇气。现在每年的情人节到来之际,欧洲媒体们都要把这段历史拉出来敬仰一番,公爵以及公爵夫人生前穿戴过的饰品与穿过的礼服是各大拍卖行的热点拍品,每次都会引起全球媒体瞩目。
  “与你在一起,远胜于拥有王冠、权杖和王位……我永远不会放弃你,永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一遍,我还选择你”,温莎公爵的爱情选择,超越了千年来形成的阶层壁垒,在那个充满偏见的年代里更显得凛然而决绝,一个男人的天真,刚烈和骨性也尽在其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