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角色转换 [从玉米小麦的角色转换谈粮价上涨]
 

角色转换 [从玉米小麦的角色转换谈粮价上涨]

发布时间:2019-02-17 04:31:54 影响了:

  近年来,在山东省有些地方,一些饲料生产厂家购买小麦作为加工饲料的原料,引起有关方面和人员的关注,对此议论纷纷,给传统思维和做法带来了视觉冲击。   小麦、玉米一直是北方地区两大主要粮食品种。从计划经济时期,小麦作为细粮,玉米一直作为粗粮,用作饲料、淀粉等加工原料。长期以来,玉米市场价格、收购价格一直低于小麦价格。近年来,由于玉米转化生物质燃料,加工用途及需求量不断扩大,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历史性地超过了小麦价格,这是罕见的。作为饲料等加工企业考虑饲料产品成本,采购价格低于玉米的小麦作为饲料原料,无可厚非,也没有必要担心浪费等问题,其实玉米产量大大高于小麦产量。玉米价格近年来一直攀升,国内价格甚至高于国际价格,高于小麦价格。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卜7月我国玉米进口量同比猛增56倍。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极端天气多发,灾情频发,出现减产迹象,同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我国一直是玉米出口国,随着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增加,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有时超出了小麦价格,这看似反常的现象,实际上正常,反映了我国粮食产能布局的调整和国内粮食价格进入高价企升的时期。
  这一现象对我们也不乏启示。
  一是传统观念上玉米是粗粮,小麦是细粮,应该改一改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讲究膳食结构、粗细营养搭配,而玉米的“身价”日益提高。山东的地方主食――煎饼,其价格早就高于馒头价格的好几倍。因此,作为粮食等部门要高度重视玉米的深加工问题,要依托科技,搞玉米的食品转化,增加供应城乡居民餐桌上的主食品种。
  二是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及粮食品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过去出口玉米,适当进口一部分加拿大或美国、澳大利亚的小麦作为品种调节,而现在是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进口大米数量也在增加。一是国际国内粮食差价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粮食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因此要按照国家2008年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规划,搞好布局规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秋粮生产,特别是抓好主产区玉米的生产,立足自给,搞好规划,发展玉米深加工,有选择的抓好玉米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三是鉴于当前玉米的价值及用途,在粮食产量以及它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建议将玉米列入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范围。
  四是从玉米价格的升高,看到未来中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曾有人讲,当前粮价不能由供求关系来形成,诚然我国粮价,特别是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和定价左右,但是我国粮价在政策性干预和自然禀赋的双重影响下,粮价走势始终波澜不惊,粮价作为百价之基,国家的宏观调控须臾不离开是重要因素,这是特殊国情和粮情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粮价形成的主导形式仍然是市场供求,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要切实遵循这一颠扑不破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粮情,刚从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的粮食生产和流通,不能期望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再来解决粮食市场经济问题。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共同作用;市场为主,调控辅之,一起作用于市场粮价。
  应对粮价的正确做法是:
  其一,应建立大粮食、大流通圈,破除农业、粮食各管一摊,互不衔接的状况贴,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建议将中储粮企业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业务上形成一体,开展最低收购价收购和市场收购,农民卖一斤粮补贴一斤。 其二,加大地方储备粮油的规模,拉动粮价,同时调节粮油价格。目前省以下地方储备粮一般储备规模不足,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粮食储备规模,这是不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也不利于市场粮价的调节。建议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通过收储和轮换,共同参与收购,用收购来促进生产,从生产、流通形成各司其职,收购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流通的局面,出台一系列农业、粮食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框架。
  其三改变目前这种补贴形式,由种粮补贴过渡为卖粮补贴。
  其四要审慎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上升。粮食涨价是发展的必然,在过去的30年,农产品的剪刀差、农业劳动力低价转入工业和城市、资源被工业和城市所垄断,成就了一个低价时代,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国际性价格上涨,农产品也必然发生涨价,中国概莫能外。农产品价格逐步上扬,特别是粮食价格,是价格回归价值,是工业反哺农业,不值得大惊小怪,应在确保宏观调控可控性的前提下,逐步缩小粮食市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小步快走地提高粮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