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獾油纯化的初步研究】 獾油
 

【獾油纯化的初步研究】 獾油

发布时间:2019-02-23 04:38:11 影响了:

  摘要:分析了实验室条件下对獾油进行精炼的方法,并在衡量了实验环境与工业生产工艺环境差距的基础上,对獾油精炼的工业化生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獾油;产业化;精炼
  中图分类号:TS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167-02
  
  Preliminary Study on Refining of Badger Fat
  
  WANG Cong,LIU Hui
  (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best way to refine badger fa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And recommendations on industrialized manufacture of badger fat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boratory condition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badger fat; industrialization; refining
  獾油又名獾子油,具补中益气、润肤生肌、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中气不足、胃溃疡、痔疮、烧烫伤、冻伤等症[1],合格的獾油密度应为0.905~0.908 g/mL,酸价应不大于4.0,过氧化值应不大于0.5[2]。獾油作为一种治疗烫伤的药物已经比较成熟,但其可能作为保健品及化妆品用油的优越性质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獾油中两个双键的脂肪酸含量最多,一个双键的脂肪酸含量次之,三个双键的脂肪酸含量最少,说明獾油脂肪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3]。本实验对獾油进行精炼,并以实验室的操作方法为参考,对獾油的工业化生产条件进行分析,并且对獾油的一些性质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在保健品和化妆品领域的开发提供依据,实现獾油的增值。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实验用獾油毛油为从市场购买的獾皮下脂肪组织,经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熬制而成。
  1.2獾油的纯化
  1)离心分离。将毛油分置于离心管中4 000
  r/min离心5 min,沉降去除下层杂质沉淀后,将上层液体置于烧杯中。
  2)水化。先进行小样实验:取20 mL试管数支,加入相同量的毛油,在工艺操作温度下,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进行水化。经10~20 min,稍加染料着色,取样观察,无水珠表示加水量不足;有大量水珠表示加水太多;有少量水珠则为最适加水量。实验表明,待水浴锅升温至90 ℃时向试管中加水,至试管液体含水量约为90%,水化效果最好。操作者可凭经验灵活掌握加水速度;再加入适量的NaCl(占油重的0.2%~0.3%),用玻璃棒以40~80 r/min慢速搅拌至油中有细小胶粒析出,并分离良好,停止搅拌,静置沉降2.5 h(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时间长分离得好些),放出水脚。如此反复,直至放出的水澄清为止。
  3)碱炼。经水化的毛油,按王慎敏[4]的方法测量酸价,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本实验用獾油的酸价约为0.19,每吨油脂所需碱液用量=0.714 kg×酸价。调节油温至47 ℃,搅拌5 min,均匀加碱,持续搅拌15 min,见皂粒分离时停止搅拌;加入适量的热水(一般为油脂重量的0.4%)帮助皂粒沉降,静置90 min,放出皂角;升温至90 ℃,用热水洗涤,连续数次,至清油为止。
  4)脱色。将碱炼后的毛油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一般为油量的5%~6%),90 ℃水浴锅加热30 min,冷却到60 ℃,将油放出。4 000 r/min离心5 min并用压滤法除去活性炭,得到精炼的獾油。
  2结果
  从精炼的结果(表1)来看,各步操作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精炼后毛油的质量显著提高,几乎无色透明、不黏稠、无气味;只是使用活性炭脱色的效果不是很好,仍然有微弱的黄色,而且精炼油中有微弱的活性炭的气味及活性炭的黑色。精炼后,獾油基本达到作为化妆品和保健品原料所需的质量要求,为獾油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3分析与讨论
  3.1獾油的工业化生产
  受实验室条件所限,本实验与工业生产相比存在诸多不同,如:水化不完全,耗油量大等;工业生产中有专门的纯化设备,如炼油锅、搅拌器、蒸汽机、喷雾机等可以使油充分搅拌,充分水化,水和油的充分分离,不会有太大的浪费,且工业上的回收装置可以充分回收有用物质,避免或降低浪费。结合本次实验,对工业化生产有如下建议:
  1)离心过滤。离心分离主要是去除草、木、灰尘等固体杂质以及下层的水脚,和少量胶黏物、蛋白质等。离心过滤推动力(离心力)大,过滤速度快,效果好。如应用重力下降,沉降物含油率在60%以上,而离心过滤的滤渣含油率都在30%以下,有的在10%以下[5]。
  2)水化法脱胶。水化的目的是除去油脂中的非油物质,尤其是胶黏物质、蛋白质,从而改变油的品质。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有操作温度、加水量、混合强度与混合时间、电解质、原油的质量等。加入水的温度要与油温基本相同或略高于油温,以免油水温差悬殊,产生局部吸水不匀而造成局部乳化。终温不要太高,最好不要超过85 ℃,高温油接触空气会降低油的品质。高温水化时,加水量为磷脂含量的3.5倍左右。具体操作中,适宜的加水量可通过小样实验来确定。本实验采用的是90 ℃的高温水化,加水后油水混合物中含水量为90%,凭经验灵活掌握加水速度,并加入适量的NaCl(油重的0.2%~0.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碱炼脱酸。碱炼的目的是除去油脂中的酸性物质,同时生成的皂可以将其他杂质如蛋白质、黏液质、色素等吸附带入沉淀内。经水化的毛油,根据酸价确定所需碱液用量,每吨油脂所需理论碱量=0.714 kg×酸价,但由于部分碱液还会消耗在皂化中性油脂及油内杂质或留在皂角内,所以碱必须超量,通常实际用碱量应多0.2%。故每吨油脂应加碱量为1.002×0.714 kg×酸价=0.715 kg×酸价。因为每一批毛油的杂质含量,成分都略有不同,可以参考本实验数据,并用小量实验的方法确定最终的碱用量。
  碱炼时操作温度是一个与毛油品质、碱炼工艺以及用碱浓度等有关联的因素。当毛油品质较好,选用低浓度的碱液碱炼时,可采用较高的操作温度;反之,操作温度要低。一般初温在50 ℃左右,皂粒沉降时温度在80~90 ℃可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碱液的温度开始要低,以利于游离脂肪酸与碱作用,并避免中性油脂皂化;中途加热宜快,促使皂、油分开,但也不宜过快,否则皂粒来不及凝结,因颗粒小而不易沉淀;终温要比初温高,以利于皂角下沉。通常,加碱温度比油脂凝固点高20~25 ℃。碱炼开始时搅拌速度可稍快,50~70 r/min;而升温时搅拌应慢,以10~15 r/min为宜,以便皂粒形成,并促其凝聚、沉降、分层。在碱炼时加入稀盐水,可降低皂角的含油率,降低油耗,同时又促使皂角快速沉降。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吸附法脱色。利用吸附剂对油脂中杂质的选择性吸附进行脱色时,吸附剂不仅能吸附色素,亦能吸附黏液、胶体等其他物质。吸附剂要求有尽可能大的比表面活性、吸附力强、脱色系数高、吸油率低、与油脂不发生化学作用、不带特殊气味、在工业生产中容易分离、成本低。工业上一般常用的脱色吸附剂有骨碳、活性炭、白土、漂土[6]。用量以油量的5%~6%为宜,用量过少达不到油脂所需求的色泽;过多则夹带油多,炼耗大。本实验选择活性炭做吸附剂,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好,仍然有微弱的黄色出现,而且活性炭价格昂贵,吸油率高,所以在工业生产中建议与活性白土或漂土一起使用,混合比常为1∶10~20。混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脱色能力,并能脱除漂土腥味。
  5)脱臭。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用水蒸气脱臭,其原理是在相同条件下,臭味组分的蒸汽压远大于甘油三酯的蒸汽压。通常是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水蒸气与含臭味组分的高温油脂紧密接触,使得水蒸气被臭味组分所饱和,并按其分压比率逸出,最终达到脱臭目的,在工业生产中也通过添加香料来掩盖合成脂肪酸的不良气味。
  3.2獾油作为保健品和化妆品开发的可行性
  獾油具有脂肪酸所含碳原子数偏低、不饱和度很低、渗透性较强[7]等优势,可用于制作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保健品。且其凝固点低,低分子脂肪酸含量较高,易被人体皮肤吸收,可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制造业中。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54.
  [2] 陈恒冲,罗晶,李景辉,等. 獾油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19):21.
  [3] 鲍俊英,姚忠文. 狗獾油脂肪酸色质(GC/MS)及核磁共振 (NMR13C)分析[J]. 林业科技,1989(4):25-26.
  [4] 王慎敏. 洗涤剂的配方设计、制备工艺与配方实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 吴时敏. 功能性油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6-46.
  [6] 张郁松. 杏仁油吸附脱色法的工艺研究[J]. 粮油加工,2008(9):60-62.
  [7] 董莉莉. 化妆品工艺学[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268.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