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
 

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19-02-23 04:30:53 影响了:

  [摘要]指出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学校专业文化的特征、专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以电子制造类专业为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指出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文化职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5-01
  
  专业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因此,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均非常重视专业建设,从规划、师资、设备到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环节――“专业文化”的建设。“文化”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集体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或者说,文化是某一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专业文化”比照学科文化的定义,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从职业学校专业文化的特征、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专业文化以及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职业学校专业文化的特征
  
  1.职业性
  职业学校的“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的“岗位群”、“职业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是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教育“载体”,追求操作技能的协调性、服务技能的程式化、管理技能的规范性,并以娴熟为目的。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文化有很强的职业性。由于专业不同,职业差异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和职业文化也不一样。专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都应来自相应的职业文化。
  
  2.融合性
  职业教育是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涵就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所不同的是,以学科为主的普通教育,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是实现育人的重要载体,侧重于科学理论的文化是专业文化的主流文化。而以职业技能掌握和应用为主的职业教育,职业技能是实现育人的重要载体,职业文化应成为专业文化的主流文化。
  
  3.多样性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行业对应的,专业口径相对狭小;再加上区域内多数行业规模较小,职业岗位需求量小,受此影响,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名目繁多。不同专业又有不同的专业文化,因此,校园内专业文化的多样性比较突出。
  
  4.依存性
  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职业文化,专业文化一方面要吸纳职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又要依存职业环境,要让师生在职业情景中感受职业文化。
  
  5.内隐性
  专业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具有突出的内隐性。专业文化是师生精神面貌的展示,也是师生共同认可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同时也渗透和表现在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职业学校专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职业学校要想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其特色只能体现在专业文化上。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它同时还具备认识的整合功能,为学生提供行为的参照系,长久而有深刻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
  
  (二)专业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灵魂
  专业文化对社会行业文化既有吸收,又有引领作用。在校园中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建设专业文化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专业气质,从而奠定未来从业素质,形成职业发展能力有重要意义。一个成熟的专业除了有一份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秀的师资、一流的实训条件外,还必须有成熟的专业文化。优秀的专业文化是专业成熟的标志。
  
  (三)专业文化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由于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很容易获得企业的认同,这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优秀的专业文化能加速教师的成长,强化教师爱岗敬业。优秀的专业文化能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未来的工作。
  
  三、如何建设职业学校专业文化
  
  (一)表征专业文化建设(以电子制造类专业为例)
  1.行业、产业史的整理
  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应包括该专业的普适性的教育文化。专业往往是伴随着产业、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产业、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专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例如,电子制造类专业的专业史可包括:(1)电子工业发展史。(2)电子产品制造发展史。(3)CPU的发展史。(4)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大事记等。这些均可在实训、实验的公共场所呈现出来。
  2.专业理念的提炼
  “专业理念”是职业学校专业的核心文化,是统摄专业的灵魂。职业学校的专业理念应该来自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理念,吸纳职业理念中最优秀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这些核心内容的提炼、挖掘、整理,升华为本专业的专业理念。例如:电子制造类企业6Q①理念可作为电子制造类专业的专业理念。
  3.职业规范的吸纳
  专业和职业存在天然的差别,但是,专业和职业又密不可分,学习某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相应职业的职业人,或者说,学生是准职业人。既然如此,应当尽量缩小准职业人与职业人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尽快完成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因此,在专业文化中应纳入相应职业规范,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并在学习生活中按照这一规范进行训练,将有助于实现这一转变。例如:电子制造类企业的5S②管理应当纳入电子制造类专业的专业文化范畴,在实习场所可以呈现出来。
  4.职业情景的创设
  职业情景的创设是指在实验、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进行布置。一方面,要模拟真实的职业场景建设实训室,从建筑、实验实训仪器的摆放到软环境的布置。另一方面,要针对岗位的关键能力加强训练。例如:检验岗位是电子制造类企业必须的关键岗位,学校应针对这一岗位建设电子产品检验实训室,选择典型产品进行关键能力的训练。
  5.技术规程的呈现
  技术规范是指技术本身或仪器本身所遵守的规范。例如:手工焊接流程、贴片焊接流程、彩电维修流程等等。在实验室、实训室中可以呈现出来。
  
  (二)专业文化的内化
  表征专业文化可以通过表呈现出来,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熏陶学生的职业理想,端正学生的职业观念,培育学生的职业习惯。大力营造专业学习环境。其目的是要通过一种有形的、可见的形式内化成自觉的、无形的品质,这就是专业文化的内化。专业文化的内化过程就是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过程,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有形到无形、强迫到自愿、有外到内的过程,真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引领者、表率,是传播者。
  
  四、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专业文化定位。职业学校的专业文化是伴随着专业建设的过程逐步形成的,随着产业、行业的发展而发展,以职业文化为特征,与整个专业活动密切相关,并对每个专业成员都产生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体系。
  2.明确教师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设计者、实施者、教育者
  一方面,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职业思想转化、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又有指导作用。
  3.明确学知识和练技能的关系。专业文化的职能中学生成才意识的引导和培养是重要职能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和习惯养成,从职业学校学生成才的取向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掌握一技之长后就业、创业;另一种是继续升学。两种取向选择带来的学习行为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对通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选择上,选择就业者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选择升学者重视通识知识的学习。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上应全面考虑,不可偏废。
  4.明确专业文化建设的专业性。专业文化建设有着很强的专业性,不同专业之间差别很大,即使同轨学校由于专业不同其专业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别,切不可生搬硬套,否则,适得其反。
  5.明确专业文化建设的动态性。专业文化有着很强的职业性,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行业的飞速发展,职业、岗位本身的不稳定,也带来了专业文化的动态变化,必须及时的跟踪。
  
  注释:
  ①6Q指的是:震撼(Quake)、品质(Quality)、奇妙(Queeerness)、快速(Quickness)、无止境(Quenchless)、追求(Quest).
  ②5S指的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素养(Shitsuke).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2]王文兵,论中国现代职业文化建设[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4):71-73.
  [3]丁继安,论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3-26.
  [4]冯俊,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因素[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2):7-9.
  [5]邱开金、周晓玲,高职班级文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63-64.
  [6]刘慧玲,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2-74.
  
  作者简介:
  赵杰(1972-),男,汉族,江苏泰兴人,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应用技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