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马奶酒中抗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李斯特氏菌
 

【马奶酒中抗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李斯特氏菌

发布时间:2019-02-24 03:59:42 影响了:

  摘要: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马奶酒中分离出144株乳酸菌,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出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菌株。在排除有机酸、H2O2等的干扰后,其中1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对受试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硫酸铵沉淀、透析及浓缩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显著增强,说明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蛋白质类抑菌物质,可能是细菌素。经生理、生化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将该菌株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om)。
  关键词:马奶酒;乳酸菌;细菌素;筛选;鉴定
  中图分类号:S879.1;TS20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8-1659-03
  
  Screening for Anti-Listeria monocytogenes Bacteriocin-produc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from Koumiss
  
  WU Jinga,b,MANG Laia,HE Yin-fengb
  (a.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Animal Medicine;b.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8, China)
  
  Abstract: 144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s isolated from traditional fermented koumiss were screened for anti-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olates by double agar diffusion method. After eliminating the effects of organic acid and catalase, the cell free supernatant of one strain named MKB63 showed strong anti-Listeria activity and were identified as Enterococcus faecium by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After ammonium sulphate precipitation, dialysis and concentration, th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ut the inhibition activity would lost after treatment of trypsin and proteinase K. The result showed the inhibitory material which was metabolite of the strain had the features of protein, and could be classified as bacteriocin.
  Key words: koumiss; lactic acid bacteria; bacteriocin; screen; identification
  
  马奶酒是一种以鲜马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而成的乳酸-酒精发酵乳饮料,它在我国草原游牧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能够舒筋活血、驱寒通络、排毒、消食健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肝脾功能和提高人体免疫力[1-3]。马奶酒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与其所含有的微生物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能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葡萄糖)中生产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4],它们广泛存在于人和禽畜的肠道、食品、物料及少数临床样品中。乳酸菌代谢能够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双乙酰和细菌素等多种抗菌物质。这些抗菌物质通过抑制腐败菌和病原菌的生长而防止腐败,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饲料发酵及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5,6]。细菌素是在乳酸菌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并分泌到环境中的一类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蛋白或多肽,主要抑制同源的细菌,产细菌素菌株自身对细菌素具有免疫性 [7,8]。同时,细菌素以其无毒性、对热稳定、易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酶降解等特性,被公认为是具有潜在开发能力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和饲料添加剂[9,10]。目前已被分离获得并实际应用的乳酸菌细菌素有双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乳杆菌素等[11]。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国际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开发乳酸菌素作为新型的天然食品防腐剂、饲料添加剂和医药用剂已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筛选出具有高活性的细菌素产生菌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马奶酒为材料,分离筛选具有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在种的水平上对其进行鉴定,以期得到具有优良特性的细菌素产生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马奶酒内蒙古地区牧民家庭中以传统发酵法制作的马奶酒样品,样品取回后于4℃贮藏备用。
  1.1.2指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CMCC54002)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提供。
  1.1.3试剂培养基:MRS固体、液体培养基,胰酪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2,13],乳酸菌鉴定用系列培养基[14],分别依文献介绍的方法配置。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溶菌酶,购于北京Amersco公司。
  1.2方法
  1.2.1乳酸菌的分离与培养将采集的25种样品各取1 g左右加入到9 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连续10倍递增稀释,取10-4、10-5、10-6稀释度的混悬液150 μL,分别滴加到改良MRS琼脂培养基(含2.5% CaCO3)表面,用玻璃棒均匀涂抹,于37℃培养48 h,观察菌落形态是否有溶钙圈。挑选有CaCO3溶解圈的菌落划线接种到改良MRS琼脂斜面。将48 h纯培养菌落做革兰氏染色,选取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阴性菌株菌,4℃冰箱保存备用。
  1.2.2乳酸菌上清液的制备用接种环挑取保存的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37℃ 静置培养36 h,测定培养液的pH值,并取发酵液经8 000 r/min离心15 min(4℃),取上清液用0.45 μm滤菌器过滤灭菌,得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冰箱4℃保存备用。
  1.2.3指示菌的活化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将保存的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接入胰酪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其余的指示菌均挑单菌落接入营养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箱中培养20 h后以2%的接种量再活化1代,用0.85%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制成106 CFU/mL菌悬液,冰箱中4℃保存待用。
  1.2.4产抑菌物质乳酸菌的筛选
  1)抑菌试验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待检菌发酵上清液中是否含有抑菌物质。即在灭菌平皿内倒入10 mL 2%的灭菌水琼脂,待琼脂冷却后放入灭菌的牛津杯中,将0.1 mL含菌约106 CFU/mL的指示菌悬液加入到20 mL 50℃的指示菌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倒入平皿中。培养基凝固后,用无菌镊子取出牛津杯,加0.2 mL乳酸菌上清液,室温扩散3~5h,37℃ 培养12~18 h,设3个重复,以未接菌的MRS液体培养基作对照,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选取抑菌活性高的菌株做复筛试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排除有机酸的干扰。用1.0 mol/L NaOH溶液将发酵上清液调至pH值为6.0进行抑菌试验,以相同pH值的乳酸和乙酸作为对照,排除有机酸的干扰。
  3)排除过氧化氢的影响。将发酵上清液在80℃保温10 min来排除过氧化氢的干扰,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
  1.2.5菌株产细菌素的鉴定
  1)硫酸铵沉淀粗提。透析袋的处理方法:商品透析袋先用50%乙醇煮沸1 h,再依次用50% 乙醇、0.01 mol/mL碳酸氢钠和0.001 mol/L EDTA溶液洗涤,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即可使用。
  对上步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产细菌素的鉴定试验。将硫酸铵粉末缓慢加入50 mL离心上清液中,边加边搅拌,使最终饱和度为60%,可看到有絮状沉淀出现,置于4℃冰箱中静置沉淀过夜,8 000 r/min离心15 min,4℃冷冻离心20 min,将沉淀物按1∶10比例溶解于灭菌去离子水中,做抑菌试验,同时以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然后将剩余的复溶液装入3 500 Da的透析袋中脱盐,用去离子水透析过夜,更换3次透析液,然后检测盐析上清液抑菌活性。
  2)蛋白酶检测抑菌物质的蛋白质性质。将不同蛋白酶配成5 mg/mL的溶液,各取0.1 mL于离心管中,分别无细胞上清液0.4 mL使酶的终浓度为1 mg/mL,其中胃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发酵液的pH值调至2~3,其他蛋白酶发酵液的pH值均调至6~7(在其最适pH值范围内),同时以0.1 mL缓冲液加入0.4 mL细菌素液作为对照,37℃温育4 h,然后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为指示菌,检测抑菌活性。
  1.2.6产细菌素乳酸菌菌株的鉴定将复筛得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试验,参照文献方法鉴定[15]。
  2结果与分析
  2.1乳酸菌的分离和产抑菌物质菌株的筛选
  从内蒙古传统乳制品马奶酒中共分离出144株乳酸菌,其中球菌45株,杆菌99株。采用牛津杯双层琼脂法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抑菌试验,得到有抑菌活性的菌株8株。
  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代谢可以产生许多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如有机酸、细菌素、H2O2和双乙酰等,均可分泌到上清液中起到抑制其他菌生长的作用,因此在筛选时就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确定是细菌素引起的抑菌作用。本研究将初筛菌株的发酵上清液用1 mol/L NaOH溶液中和pH值至6.0,再进行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CMCC54002)抑菌试验,并设立pH值为6.0的乳酸和乙酸作对照。结果表明,pH 值为6.0的乳酸和乙酸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无抑制作用;在排除有机酸的干扰后和过氧化氢及菌体细胞的干扰试验后,受试菌中只有3株乳酸菌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仍然保持一定的抑菌活性,这说明发酵上清液中还有其他抑菌活性物质的存在。其中有1株乳酸菌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因此选定MKB63作为下一步试验的测试菌。
  
  2.2菌株产细菌素的鉴定
  2.2.1硫酸铵沉淀粗提硫酸铵通常用于蛋白质的盐析,一般细菌素在60%饱和度时即大部分沉淀。透析袋处理通常用于蛋白质的脱盐,可以使小分子盐类物质(有机酸等)渗出袋外,从而达到纯化蛋白的目的。本试验对筛选得到的1株细菌素产生菌的发酵上清液进行硫酸铵盐析和透析处理,发现抑菌活性仍然存在,而且抑菌活性显著增强。其抑菌试验结果见图1。
  2.2.2蛋白酶敏感性取少许胃蛋白酶、溶菌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酶溶液与发酵上清液混合,使酶浓度为0.5 mg/mL,于37 ℃酶解4 h,进行牛津杯抑菌试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受试的1株菌所产抑菌活性物质对蛋白酶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但是它们在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均完全失去抑菌活性,基本可以推测,该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类蛋白质类。
  2.3菌株的鉴定
  菌株分离纯化后,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一般以双球状或链状排列,菌体大小为(0.6~2.0)μm×(0.6~2.5)μm,不生芽孢,兼性厌氧。在MRS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24 h后,形成圆形光滑、乳白色、不透明的小菌落。乳酸菌的菌体形态如图2所示。
  菌株MKB63的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分离到的球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均产生L-乳酸。10℃和45℃生长,并生长于pH值为9.6的6.5% NaCl中,可还原0.1%美兰牛乳,鉴定为Enterococcus属的细菌。菌株具有耐热性,发酵甘露醇、蜜二糖,不发酵棉子糖、山梨醇,基本符合文献资料中屎肠球菌的特征,初步确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om)。
  3结论
  从传统马奶酒中分离出144株乳酸菌,其中有3株乳酸菌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对该菌株发酵上清液中有机酸和过氧化物的排除试验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得到产细菌素较高的MKB63菌株。经常规生理生化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屎肠球菌,这将为我国乳酸菌细菌素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丰富的资源。课题组将进一步研究该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安全性,为其在食品保鲜防腐方面的应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哈斯苏荣,阿木古楞. 酸马奶及其医学价值[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14.
  [2] 高学云,芒来. 发酵乳中功能性乳酸菌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39-40.
  [3] 殷文政,马玉玲.马奶酒乳酸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9):29-31.
  [4] 杨洁彬,郭兴华,凌代文,等.乳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5] 贾树彪,张颖舒,李盛贤,等.乳酸酸菜菌种的选育和生产工艺研究[J].生物技术,2000,10(10):47-50.
  [6] CLEVELAND J, MONTVILLE T J, et al. Bacteriocins: safe, natural antimicrobials for food preser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2001, 71: 1-20.
  [7] NETTLES C G, BAREFOOT S F.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ocin of food-associated lactic acid bacteria [J]. Food Prot, 1993, 50(4): 338-356.
  [8] DEEGAN L H, COTTER P D, HILL C, et al. Bacteriocins: biological tools for bio-preservation and shelf-lifeextension [J].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6,16: 1058-1071.
  [9] 李铁军,李爱云,张晓峰.乳酸菌抗菌机理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5): 81-85.
  [10] 田召芳,钟相,常维山,等.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3,23(6):47-49.
  [11] 张艾青, 刘书亮, 敖灵. 产广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4):753-756.
  [12] 沈萍,秀容,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1-113.
  [13] 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85.
  [14] 小崎道雄,内村泰. 乳酸菌��マニュアル[M].�京:��店,1992.29-72.
  [15] SNEATH P H A, MAIR N S, SHARPE M E, et al. Be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eriology(Volume 2)[M].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86.797-82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