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师生互动可以怎么形容【基于主体间性的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师生互动可以怎么形容【基于主体间性的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3:22 影响了:

  [摘 要] 如何使师生在现代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达到真正的交互、平等和共享,一直以来为理论学术界所关注,根据对恩格斯托姆活动理论模型的创新可以发现,主体间性理论较好地化解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诸多问题与障碍。因此,积极探索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路径对实现教学目的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主体间性;活动理论模型;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24―05
  
  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亦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是生命体之间的彼此创造,而教学是交往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 在我们所研究的多媒体教学当中,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关系会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而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试图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出发,依据恩格斯托姆活动理论模型对多媒体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关系进行探究。
  
  一、现实分析: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交往的阻隔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抽象的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的由难变易、由繁化简,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推动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常规教学方法的全面融合,是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然而,多媒体教学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恰当而灵活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升师生交往的效果。反之,如果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以及运用不当,势必会影响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的效果,甚至在师生交往中形成一定的阻隔。具体来说,这些阻隔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直接交往间接化
  交往可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直接交往是指各主体在同时在场的情况下,面对面地进行神形兼备、声情并茂的交往,而间接交往是指虽然各主体都同时在场,但神态和形态、声音与感情已经被分割开来,交往主体的一方被忽略掉,而另一方在与一个抽象的对象进行交往。然而,教育活动对交往的要求是直接现实的。恩斯特・卡西尔说过,“因为只有在我们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我们才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我们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必须面对面地与人来往。”而在多媒体教学中,间接交往却成了主要的形式。一个显著症候就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在间接交往的过程中,突现在主体面前的是视屏、屏幕等界面,而交往主体另一方虽然在场,却隐而不现,处于失语状态,真实的交往主体成为虚拟化的主体。视屏、屏幕等屏蔽了交往者之间情感的丰富性与真诚性表达,阻隔了交往主体间的相互理解。[2]
  
  2.“个―群”式交往扩大化
  不难观察到,在当今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中出现的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师生之间“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在明显地减少,而“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式的交往却在显著地增加。与“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式的交往相比,在“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中,由于进行眼神交流、“接近呈现”理解的机会更多,教师和学生都更加容易进入到对方的思想情境当中,因而他们彼此间更易于进入知识、感情和意识的整体性投入,人格精神的整体性际遇呈深入交往状态。[3]因此,“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越多,越有利于彼此间的精神充盈和人格的成长。而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学生集体作为一个抽象的东西横亘在教师和各个学生之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实际上撇开了具体的学生,而与一个朦胧的整体印象在交往,“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式的交往成为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这在扩大交往面的同时,又使得师生的交往关系疏远化和抽象化,[4]也成为师生间直接交往减少和情感交流匮乏的一个直接原因。
  
  3.自主交往弱化
  非中心式的“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赋予交往者主体性,交往关系是交往者都作为主体,自主地介入的对话、讨论、交流的关系,具有自主的话语言说权力。从而,交往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言语发生、言路畅通、交往成功的前提。交往者主体性更大程度的发挥,更加解放、自由,也正是在这一前提条件的实现过程中实现的。在教学活动中,自主交往的弱化是指交往中的各主体不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而是完全根据教育体制及其制度的安排,或者交往主体中的一方占据了交往中的主动地位,使另一方被动地与媒体进行交往。由此导致交往中的主体缺乏选择交往的对象、内容、时间、空间、形式和方法的自主性,彼此在缺乏交往热忱的情况下,被动、机械、形式化地卷入交往。[2]在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作为交往主体一方的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因此占据了交往中的主动地位,于是作为交往主体另一方的学生无法选择接受知识的内容和方法,处于被动状态。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都将卷入被动交往的漩涡之中。
  4.情感交流泛化
  情感是联结交往主体的纽带,同时,获得一定的情感、精神的满足也是人们之所以交流、沟通的重要目的;以高尚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影响人,更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本质依归的教育活动或教育交往活动的重要目的。[2]但就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交往来看,其核心和目的往往只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掌握。这样,交往活动就成了或主要成了掌握知识的途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知识的需要者和接受者,教育关系就成了知识授受关系,其中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社会性的发展在多媒体教学中往往被忽视,造成了教学活动中严重的唯理性色彩,缺少反映精神相遇的非理性活动。[4]而且,师生交往中的情感成份在不断减少,情感淡漠的交往或完全祛除情感性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正因为师生交往中情感性成份的减少,因而每当课堂教学任务完成时,教育交往也随之结束,师生交往成为即时性的、如清晨露水般的交往。
  
  二、理论引入:对主体间性与活动理论的解读
  
  1.主体间性:从哲学到教育学
  主体间性是从西方哲学引进的概念。主体间性哲学最早由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在他看来,主体间性包括了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其中,主体间的互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是如何相互认识和理解的,而主体间的共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如何对同一事物产生相同的看法和理解,即主体间的相通性和共同性,主体间的互识、共识是相联系的,如果主体间无法互识,就很难达成共识。[5]
  而真正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概念,出现于哈贝马斯和马丁・布伯的理论研究中。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是主体间的双向关系,而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单向关系。因此,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关系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在属性。它不是先天存在的,是在各主体在相互交往中建构起来的。而马丁・布伯试图通过区别“我与它”、“我与你”的关系来说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不同。“我与它”的关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与利用的关系,而“我与你”的关系是主体间的一种相遇关系,体现为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一种相互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6]之后,主体间性吸引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对主体间性的界定有所不同,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包括:主体间性客观地存在于不同的主体之间;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超越,是主体性的合理的、适度的发挥与发展;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精神已发展至其他的关系领域。[7]
  主体间性问题成为当前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与教育研究的热点,是教育发展的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哲学主体性研究及其反思为主体间性问题的提出并进入教育领域创设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深化及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从内部创设了主体间性问题进入教育领域的条件。以主客体二元论为基础,传统的师生关系被定位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例如博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和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均将教师和学生中的一方视为主体,而将另一方视为客体。之后,基于对这两种极端理论的扬弃和平衡,双主体理论由此产生,但这种理论从一开始就受到主客体二元论的影响,使师生关系无法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当传统关系理论下的师生交往因主客体二元论而无法克服自身矛盾走入困境时,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应运而生。随着人们对教学当中师生关系理解的不断深化,教育主体间性理论下的师生交往关系成为了新时期构建师生交往关系较为理想的模式。[8]因此,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势必成为师生交往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主体间性:为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带来新气象
  交往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他们都会成为交往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主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交往中的各主体在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的同时也接受来自其他主体的影响,交往中的各主体与他们之间所交织的沟通网络,构成了交往关系。交往是动态地展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所以主体间性必然要在主体交往中形成。郭湛(2002)认为,主体间性的发展程度与主体间交往的发展程度成正比,有何种程度的主体交往就有何种程度的主体间性,充分发展的主体间性要求充分的主体交往。[9]因此,教育视域中的交往研究与主体间性研究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服务于对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正确认识、发挥和发展,包括了对师生间和学生间交往关系的考察。[10]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主体间性与聚焦于师生间的交往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既不能在被选择手段的技术方面,也不能在手段选择的战略方面被理性化,而只能在行为主体的响应性、行为规范的可证实性的道德――实践方面被理性化。[11]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还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改善。多媒体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沟通、协调和联合而达到同一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内容都应表现为师生的交往,而教学任务要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完成。引入主体间性,能为多媒体教学师生交往关系带来新的气象,达到真正的交互、平等与共享。
  (1)更有利的交互。哈贝马斯认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人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12]在教育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成为交往的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交往的中介,以多媒体技术为交往的渠道,共同构成了多媒体教学活动的整体,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教学内容的塑造,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更好地主动吸收、内化教学内容,达到自我建构,并通过反馈,和教师共同重塑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经过这样不断的循环往复,师生关系也成为了交互式的良性互动,教师影响着学生知识与素质的拓展,学生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更真实的平等。真正的教育主体间性应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平等的“我与你”的关系。教育主体间性要求各主体(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交往机会,而且每一个主体都应该完整地、平等地参加教学活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没有高低和尊卑之分。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这一渠道,他们之间不仅包含着知识的传递和融合,还包含着情感和精神的交流和提升,使他们之间的交往成为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3)更丰富的共享。“共享”是指教师和学生都作为独立的主体相遇和理解,共同在教学活动当中摄取双方创造出来的经验和智慧。[13]教学活动当中的各个主体都拥有不同的知识背景、观念和认识,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在各主体间更好地传达。我们可以想象,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产生摩擦或者共鸣,由此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这样的情境下,师生交往关系就升华为一种共享关系,这不仅仅是新知识和经验的共同分享,更是情感和精神的相互提升,所谓“教学相长”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3.活动理论的引入
  与主体间性理论一样,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也是研究不同形式人为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理论框架。[14]该理论框架不仅可以被应用于描述与分析各种人类活动,更重要的是创新和变革活动。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是作为与环境互动的一个特殊要素而产生和存在的,所以主体的活动(包括感觉的、心理的、身体的活动)和意识的加工(如学习)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该理论考虑到了文化多样性(比如,不同传统、观点之间的对话、协商、转换与碰撞),作为中介制品对应用情境的依赖性,以联合活动和实践作为分析单位等方面,尤其是考虑到了对话过程中不同对象的协商产生了新对象,动机对活动的影响以及活动进程的动态性等方面。[15]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在维果斯基(Vygotsky)、列昂节夫(Leont’ev)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创造了一个较系统的活动理论模式。
  本文将借鉴恩格斯托姆活动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主体间性多媒体教学活动模型,以便剖析教师与学生如何建立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建立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奠定基础。
  
  三、模型建立:主体间性多媒体教学活动模型
  
  在恩格斯托姆模型中,人类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活动中的个体或小组)、客体(主体作用的对象)、共同体(活动主体所在的群体)、分工(既包括共同体内横向任务的分配,也包括活动系统内纵向权利和地位的分配)、法则(制约行动和活动体系统内交互作用的显性以及隐性的规则、标准和习俗)与工具(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等六大要素[16],其要素之间作用如图1所示。
  笔者认为,在基于主体间性的多媒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同样也包括了上述六大构成要素,其构成要素属性如表1所示。
  将主体间性的多媒体教学活动六大要素应用于恩格斯托姆活动理论模型,可得出主体间性多媒体教学活动模型(如图2)。作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基于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课程等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相互联系和影响,进行直接交往、自主交往和丰富的情感交流,不仅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师生间还可以达到真正的交互、平等和共享。
  
  四、路径探索:在多媒体教学中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交往关系
  
  在实践中,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师生间的交互、平等和共享,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必须从主体间性多媒体教学活动模型的规则入手,强化直接交往、自主交往、情感交流。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增加师生直接交往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决不意味着简单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恰恰相反,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积累下来的许多成功方法和宝贵经验,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中仍然有用武之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候,非常有必要辅助一定的黑板板书,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能随机应变,更容易控制进度,循循诱导,而学生则根据老师的声音、手势以及面部表情,能很好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到教师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增加教师与学生直接交往和“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的重要手段。而这些单单靠屏幕演示等多媒体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
  因此,基于主体间性,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各主体(即教师和学生)能够更有利地交互,教师应在掌握所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确定理想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选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如计算机、录像、投影等电子设备,以及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模型等教具进行合理组合,既要灵活运用文字、曲线、表格、图形等进行教学,也要利用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来展现教学内容,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增加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和“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2. 丰富多媒体教学形式,激发师生自主交往
  在基于主体间性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视频案例教学是一种既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又可以充分激发师生自主交往的一种教学形式。视频案例教学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的特性,从视和听两个方面加强学生对案例的印象和理解,这不仅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同时,视频案例可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情境创设,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用形象的表演反映抽象、复杂的问题。[1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一起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讨论对策建议,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下一轮讨论。而且,教师也可以对用于教学的案例征求学生的意见,使案例得到不断的完善。这样的良性循环,既能够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达到激发师生自主交往的目的。
  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还应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教与学的过程延展至课外。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网络教学(如网络课程、教学BBS和教学博客等)也可以成为激发教师与学生自主交往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交互,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既有的老师讲授、学生学习,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在多媒体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出问题,让学生接触、主动思考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一个有价值的论题在多层次、多方位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展开并得到不断深化。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有时老师也可能成为学生的学生,向学生学习,把学生看作合作的伙伴,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和经验,分享学习的乐趣,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建立起了新型的共学和共享的关系。
  3.优化多媒体教学过程,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应当能够满足认知、技能、情感协调发展的需求。而师生情感主要是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情感,包括师生对专业内容、教学环境、研究性的教与学的活动体验;师生对对方、对自我的体验;师生各自的心境。[18]教学活动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精神建构、人格发展的过程,即教师不仅要“教书”,同时也要“育人”。当代学生不单单是带着“求知”的期望走进课堂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带着“求发展”的要求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育活动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也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建立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情感交流必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在直接交往、“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式的交往以及自主交往中进行,而这三种交往方式也恰好发挥了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的优势。在课堂上,教师灵活地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声音、眼神、语气等丰富课堂的感情氛围;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把握教与学的节奏;在课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积极交流、共同探讨,不仅能巩固和提升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思维方式、精神、意志等得到提升,实现人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汉族.交往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7.
  [2]吴全华.现代教育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2,(9):14-19.
  [3]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5.
  [4]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26-31.
  [5]张剑,李明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失真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7,(1):7-8.
  [6]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1-24.
  [7]郭英,刘宪俊.我国近年来关于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述析[J].教育导刊,2005,(8):11-15.
  [8]孙清萍.建构在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交往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6,(11):45-46.
  [9]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62.
  [11]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22.
  [12]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90.
  [13]张俭民,肖云龙.主体间性: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 174-176.
  [14]Kuutti.Activity theory as a pofinontial framework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 [A].Nardi B.context and consciousnes: Activity theory,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C].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6:25.
  [15]杨玉芹.网络信息寻求行为研究理论框架之活动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8,(5):19-23.
  [16]Engestr?�m, Y. Activity theory and individu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A]. In Yrj?�Engestr?�m, Reijo Miettinen and Raija-Leena Punam?�ki,(Eds.).Perspectives on activity theory[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19-38.
  [17]危玉妹,危薇.视频案例教学:法律教学的新突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8]叶文梓.论情感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高教,1997,(4):57-59.省略);秦婷婷,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汪丹丹,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ulti-media Teaching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Liu Xiliang ,Qin Tingting & Wang Danda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9)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how to mak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chieves true interaction, equality and sharing has always been of concern for the theory of academics, according to innovating of the Engestrom activity theory model could find that,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is better to resolve problems and barriers of exchang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pat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ter-subjectivity actively is essentia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Keywords】Inter-subjectivity;Engestrom activity theory model;Multi-media teaching;Communic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本文责编:胡智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