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论远程学习者的努力管理]
 

[论远程学习者的努力管理]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3:09 影响了:

  [摘 要] 努力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构成,也是学习策略的一个具体表现。它是远程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精神体现。一般说来,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主要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努力管理与学习成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本文根据自我管理理论和Mckeachie等人关于学习策略分类的框架,从信念、归因、勤勉、意志、内省和自我强化等方面,讨论了努力管理的内涵与方法,以期为远程学习者的努力管理提供理念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 远程学习者;努力管理;内涵;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2―0099―07
  
  俗话说,凡事必须努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和成功无缘。凡是事后证明无用的努力,事前都必须付诸百般的努力。对于远程学习来说,纵使有多少优质的学习资源和体贴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者自身的努力依然是成功学习的根本和底色。
  
  
  一、努力管理的内涵
  
  所谓努力管理(Effort Management,EM),是指学习者在远程学习中,为达到学习目标,对自身努力因素的激发、实施、维系与调控过程。努力管理是自我管理和学习策略的构成部分。
  从自我管理的角度看,努力管理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目标达成,主体所付诸的主观表现方式,包括对成功达到某种特定结果具有坚定的信念;对目标和任务有强烈的主人翁感和责任意识;具有积极性、独立性、时间性、自律、勤奋、专注、坚韧、恒心、乐观、目光长远等自觉的优良品质。[1]而这些品质通常是主体和主体性的精神标识。主体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主体,要看他在与一定的客体关系中,能不能通过主观能动的作用,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如自主性和创造性。远程学习者只有成为主体,才能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应有的学习角色,才能顺利开展学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只有弘扬主体性,才能有效利用一切外在的学习支持条件,对学习表现出能动、自主和创新的特性,实现学习的目标。[2]
  
  从学习策略的角度看,努力管理是学习策略的构成部分。Mckeachie等人(1990)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个构成部分。其中,资源策略又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支持策略。努力管理主要包括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内省、自我强化、坚持不懈等。Mckeachie等人认为,资源管理策略对学习者的动机有重要的作用,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适应和调节环境以适合自己的需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为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主动性调控行为,主要体现在资源管理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上。[3]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实际,我们认为,远程学习者的努力管理内涵主要包括信念、归因、勤勉、坚韧、调整心境、内省、自我强化和抵制诱惑等部分。远程学习者可以从信念、归因、勤勉、意志、内省和自我强化等方面实现有效的努力管理。
  
  
  二、管理自己的信念
  
  任何有意识的行为后面必有其相应的信念。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包括想法、信念、目标以及对成功与否的期待等等,会影响(提高或降低)思维和信息处理的质量。学习者关于自身作为学习者和学习本质的信念对动机有显著的影响。[4]诚如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A・Augustinus)所说,信念是去相信我们所未看见的,而这种信念的回报,是看见我们所相信的。
  所谓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所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一种真实的信念包括情感、理性和以客观事实为条件三个要素。情感使人接受,理性使人正确地认识,客观事实使人避免虚妄。信念有“信其真”和“其为真”之别,有真实和虚妄的区分。正确的信念必有某种事实予以证实或支撑,经得起理性推断和事实证明,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且愈发得到强化。
  信念具有系列显著的特征:①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因为信念是经过长期感受和思考之后所接受的结果;②执著性。稳定性通常带来情感上的坚定性,具有个人倾向性;③多样性。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博弈等会形成不同或相反的信念;④聚合性。信念相近或相同的人容易聚合,容易产生感情上的认同。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没有信念也就没有意志,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信念是一种群体力量的感召和凝聚力量。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它能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5]
  信念无敌。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简洁的哲理。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Jr.)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肖伯纳(G.Bernard Shaw)说,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的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法国作家纪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说,就我而言,信念最真实之处便是让我能充分发挥所长,将美梦付诸行动。
  信念能给人带来强烈积极的自我暗示,产生神奇的力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一支沙漠探险队在烈日的沙漠上艰难地前行,这时大家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所有人的水壶都没水了。在沙漠中,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没有水意味着什么。所有的队员都感到死神在头顶上盘旋。这时,队长把所有队员召集在一起,只见他拿起一个水壶,缓缓而又沉着地说:我这还有一壶水,这壶水足以支持我们走出沙漠。但队长接着说,我们就这一壶水了,在没走出这沙漠之前,谁也不能喝这壶水。这壶水从队员手中传开,大家都感到水壶沉甸甸的,希望的力量重新在心中鼓荡。终于,探险队走出了沙漠,就在大家相拥而泣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壶水,那壶水再次从所有队员的手中传开,最后回到了队长的手里,队长缓缓地打开壶盖――汩汩流出了一壶细沙。所有的队员都惊呆了。没错!这就是信念的神奇力量,在沙漠里,干燥的沙子也可以是清洌的水――只要你心里拥有清泉的信念。
  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管理自我的信念,就是要在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和自我特点的基础上,树立和坚定正确的学习信念,并且付诸行动。这些信念能为自己所接受或认同,能经过理性思维的考量,并且被他人验证、事实证明或实践检验过的,诸如,学习是应对变化的不二法门;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是参与利益或优势格局“重新洗牌”的入门券;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学习是确保生活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学习是刷新自我的主要方式,通过学习,必有一个“新我”在等待着我;远程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最佳平台,它所提供的一切条件是外因,关键是自己的主观努力;主观努力与理想的学习效果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付出总有回报;我不知道结果怎样,但只要我努力过,我就不会后悔,我不想将来后悔地说,为什么我当初不努力?等等。
  
  三、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归结行为成败的原因,是个体根据有关模式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推断的过程。归因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或需要,现实中,每个人都有一套从自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联系观念。但是,有的归因模式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二者对行为结果的原因推断和行为改善的影响存在差异。
  对归因理论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1980)。通过实验研究,他总结人们通常将自己的行为成败归因于以下六个方面: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这些原因按其性质可归入三个维度之中: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外源),即影响活动成败的原因是来源于个人主观条件还是来源于外部环境;②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即影响成败的原因是否稳定;③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即对影响成败的原因个人能否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控制。[6]如表1所示。
  Weiner认为,每一归因维度对学习动机都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如表2所示。
  可见,努力是成败归因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属于远程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范畴。
  另一种说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ulian Rotter,1954)的控制点理论(Locus of control)。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结果的控制源存在不同的解释。一种是内控者,认为生活中多数事情或结果取决于付诸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控制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这种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内部。另一种是外控者,认为生活中的多数事情或结果是由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自己的状况,而个人努力无济于事,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这种人的控制点在个人的外部。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控制点的来源不同,因而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的改善,面对困难能加大努力度。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将责任推卸于外部原因,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碰运气,倾向于以无助和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7]
  由上述两种关于归因的理论可知,远程学习者要实现有效的努力管理,必须建立积极的归因模式。
  (1)积极的归因模式能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恰当的归因,并产生积极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向。①成功――能力强/努力――积极的情绪(如自豪/自尊)/增强成功的期望――愿意继续从事有成就的任务;②失败――缺乏努力――动机性情绪(如内疚)/维持较高的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反之,消极的归因模式则是:①成功――运气好――缺乏情绪刺激(如冷漠/不在乎)/很少增强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缺乏愿望;②失败――能力低――消极情绪(如无能/压抑感)/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2)内控和外控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多数人的控制点处在连续统的某一点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控与外控倾向。但是,成功的学习者的控制点通常在内部,反之则在外部。正所谓自助神助,远程学习者要想成功地完成学业或者开创成功的人生,就应当学会合理的归因,更多地作为归因的内控主导者,愿意付诸努力。
  (3)远程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后续学习动机的强弱。除学习者自身要有积极的归因意识之外,学习支持服务机构和人员也应当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自身因素,避免归因于能力、运气之类的不可控因素。
  
  四、努力的本色:天道酬勤
  
  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Jean de La Bruyere)曾说,在世上获得成功的方法只有两种:通过自己的勤勉,或通过别人的无能。一般说来,远程学习者的勤勉度与其学习绩效是成正比的。
  勤勉是努力的本色,通俗来说是用功,指个体从事某种行为活动所付出的超乎常人的时间和精力。也许,我们用一些历史上典例更能说明勤勉的意蕴。如,王羲之的“墨池”,达・芬奇画蛋,司马迁用18年时间完成《史记》,王献之用尽18缸水终成一代书法大师,爱迪生为发明电灯试验过几千种物质,李时珍花31年成就《本草纲目》,马克思用40年时间写就《资本论》,达尔文花22年时间写成《物种起源》,居里夫人历12年时间的实验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几克镭,康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作为人们对表的标准时间……
  然而,在一个神秘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法术”情结挥之不去和崇尚乖巧灵动的时代,勤勉似乎成了一个暗淡无光,平实质朴得让人忽略甚至是同情的词汇,讨论勤勉话题,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要担待迂腐的骂名。但是,我们还是想要用理性的力量来掸去蒙在勤勉之上的种种世俗灰尘。因为对任何有意义的成功来说,勤勉的功用是默然而又平实的,平实得就像大厦的桩基,重要而又潜隐,默默地驮起伟岸的形象和耀眼的华丽。可是,世人往往太过势利,总是赞美伟岸,簇拥华丽而忘却平实。仰望着一座高耸宏伟的摩天大楼,有多少人除了仰望之外还会想到它的桩基?但我们不能不想,没有“勤勉”作基础,一切的大楼都可能是“空中楼阁”。 [8]
  勤勉是什么?我们可以来试做一解读和素描。
  (1)善待生命的写真。梁实秋先生说,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唐朝的百丈怀海禅师,一生笃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规,清初的石溪僧人说,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的确,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英文为vegetate,意思为过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9]
  (2)历练人格的必然。勤的反面是懒。好逸恶劳,人之常情,耽好逸乐,人之惰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用勤勉之为来磨练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不同于草木,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大凡在各行业有所成者,都富有勤勉打磨出来的人格品质,如吃苦、自制力、容忍力和毅力等。一个勤勉的人,总能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没有观众的捧场,只有自己的灵魂为自己喝彩;不希望旁人作证,只是等待时间评判。在这种孜孜以求、隐忍务实的过程中,人格得到了历练和升华。
  (3)锁定目标,用行动说话。勤勉者通常能锁定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目标,不轻易更改,不为频繁的“灵机一动”而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这种锁定如同《论语》中所说的“执事敬”――认真地去做好眼下的事,“令自家精神尽在此”。勤勉者一旦确定致力的方向,便付诸行动,虔诚地用切实的行动兑现梦想,因为他知道,只有行动才有反思和改进的基础。
  (4)活在当下,有效管理时间。勤勉者懂得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是个有效的时间管理者,而且做事不拖延。有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从这里。”禅师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那人大惑不解:“这里是哪里?”禅师当头棒喝道:“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事!此地!”禅师的意思是,不管你想学什么,最好立即行动起来。勤勉者总是善于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立足“今天”、运筹“今天”。如同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所说,时间给勤奋者以智慧,给懒汉以悔恨。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勤勉者聚焦每一天,使每一天铸出一个新我,使每一天都成为连接现实与梦想的一节坚实链环。
  (5)用功恒常,习惯成自然。一时半刻的勤奋并不难,难的是恒心。恒心在于习惯,习惯是某种行为不断重复的结果,习惯是养成的,关键是坚持开始的那一段时间,久而久之,便成自然了。勤勉者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甚至是“每天只做一点点”,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勤勉过程中,“功到自然成”。如同斯堪的那维亚作家迪尼森(I・Denison)所说,经验告诉我,当你从事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时,有些事情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每次干一点,每天干一点,突然这项工作自己就完成了。勤勉不是“三分热血”的精神狂动,而是一种悠悠不断、绵绵不绝、细水长流的精神使动,积铢累寸、积土成山、集腋成裘,坚信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跛鳖千里。正所谓“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努力的本色是勤勉,勤勉是确保学业成功的根本,这当然是学习观念的“大路货”,没什么新颖,但难的是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勤勉风格。对远程学习者来说,个人是否勤勉是自己最清楚不过的。是否认同勤勉的价值?付诸的时间和利用时间的效率如何?方法是否对路?是否有勤勉的习惯或规律,对等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反躬自问,都有助于自身的努力管理。
  
  五、学习是我的意志
  
  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万物的基础。我们认为,学习的取向、过程和结果通常是主体的意志折射,学习是学习者的意志体现,反映着个人意志素质水平的高低。
  认知、情感和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它们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实践)关系,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相应包括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认知(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它们分别用以反映人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实践)关系的认识能力。如表3所示。
  从哲学的角度看,主体与客观事物是相互作用的,事实关系反映了主体的感知和理解,价值关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作用,行为关系则反映了人对于客体的反作用。行为关系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反作用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意志的本质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特殊的、针对行为活动方面的情感,是使人类具有高度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保证。意志的品质特性是意志在对人的行为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力特性,反映了人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强度性、稳定性、效能性和细致性等。意志的运行程序包括确立价值目标、整体规划设计、制定实施细则、执行具体行为和修正意志动力特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意志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是对目的方向的坚持不懈。意志一般包括决定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行动目的,并确定达到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付诸实施计划的过程。意志的特征主要有行动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其作用在于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调节情绪情感、增进自我修养。意志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10]
  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品质。美国心理学家推孟(L.Terman)等人曾对1500名超常儿童进行了一项长达5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在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两类人之间,差别最大的人格因素包括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自信力、克服自卑的能力和责任心;意志坚强,甚至是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却仍心怀神圣而乐观的情怀去从事自己的事业,直到成功。[11]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曾说,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像智商和情商一样,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是“意商”(Will Quotient)。智商衡量一个人的认知素质,情商衡量情感素质,意商衡量意志素质。意商的大小是指人的意志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12]意商较高的人往往目光高远、自主性高、自制力好、坚韧性强,能有效控制自己各种活动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频率、范围和对象等。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实际,我们认为,远程学习者的意志主要是对努力起维持作用,即把各种努力集中在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上,维护学习意图,坚定地执行学习决策。远程学习者在意志方面的努力管理应把握好希望、自主、坚韧、自制和等待五个关键词。
  (1)希望。希望是对既定行为目标追求的一种积极寄托或暗示,用目标图景凝聚力量,激发潜能,感召自己的前行,即相信自己的行为判断和决策,坚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能够实现既定的设想、计划、方案和措施。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忍耐着许多痛苦,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希望这个东西支撑着我们。成功者一旦确定了追求目标,通常将目标的追求看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自我价值的依托或体现,心怀神圣和使命感,内心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意义,当面临种种诱惑时,会自觉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既定的目标,并用长远目标的意义来缓解或克制情绪的冲动。远程学习者在把握希望这一关键词时,要明晰学习与人生完善的意义,建立内在的动机机制,内化行为目标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将希望转化为具体的任务驱动、计划实施和行为效果反馈调节的标准,使希望现实化、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2)自主。即主体行为的自觉性、独立性、主动性。自主是远程学习者“奔腾的芯”,是远程学习能力的核心元素,个性化学习的依托,确保远程学习成效的保障。心理学家科恩在《自我论》中曾说,自主有两个尺度。其一是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的权利;其二是指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13]对远程学习者来说,意志的自主品质主要表现为:其一,自觉。行为自动自发,有良好稳定的行为习惯,主体的行为动力源来自于内部,不需要他人催促或鼓励、鞭策。其二,慎独。独立意识好,自律精神强,在没有他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也能自我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监控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并从自律走向自由。其三,主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能选择、支配和控制学习活动,能有效地控制环境,以自己的意志力来管理学习行为。
  (3)坚韧。坚韧是意志的核心品质,是指一个人以持久的耐心、顽强的毅力、不畏困难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去执行学习决策的心理特征。它反映了意志的外在稳定性,外在稳定性越高,意志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控制约束力就越持久。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曾说,世上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坚韧。才能不行,最常见的是有才能而不能成功的人。天才不行,未得回报的天才几乎是常听见的话柄。教育不行,世上多的是受过教育而不能尽忠职守的人。只有坚韧和决心才是万能。“勇往直前”这句口号,已解决过并仍将继续解决人类的问题。鲁迅先生更为直白,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
  第一,坚持不懈。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在研究了美国最成功的500名个人的生平后发现,这些人成功事迹的背后都有一个共通的精神因素:坚韧和执着。他们即使屡遭挫折或失败依旧痴心不改,不懈努力,直至成功。歌德(Goethe)说,不苟且地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继续下去,就是我们之中最微小的人这样去做,也很少不会达到目标。因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而增长到没有人能抗拒的程度。世界名著《根》的作者哈利(Alex Haley)在《梦想幽谷》一文中曾以亲身的经历对世人说,只有坚持不懈,才会爬出幽谷,实现梦想。巴斯德说,告诉你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第二,不畏困难。成功的大小不是由达到人生的高度衡量的,而是由在成功路上所克服的障碍数目来衡量的。成功者把困难看作是必然,有充分的准备,坦然接受挑战,挑战的意思就是迎接困难,克服困难。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评价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时曾说,她之所以取得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可以分离出来的伟大功绩,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工作的热忱与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第三,必胜为念。坚韧者通常坚信自己的付出能够穿越障碍,对既定的目标实现怀有乐观的憧憬。一份成功学的研究报告显示,占人类总数3%的最杰出人士与同样比例的最潦倒的人士,在能力及天赋上并无差异,区别只在于他们有无成功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成功潜能的正确开发。[14]日本著名企业家士光敏夫曾说,一旦把要做的事情决定下来,就一定要以必胜为信念,坚忍不拔的精神干到底。人没有努力的界限,所欠缺的往往是坚定不移的意志……面前遇到墙壁,就要决心穿过去,即使失败了,只要紧紧盯住目标,最终就不会倒下去。即使倒下去,爬也要往前爬。
  第四,耐受挫折。挫折是指个体指向预定目标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成功者能准确分析挫折情景,正确认识挫折和积极应对挫折,进而形成耐受挫折的个性。成功者通常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把挫折情景的更多地归结为主观因素,并且用恰当的策略和强大的意志应对挫折,比如建立挫折预警机制,学习他人的经验,调节抱负水平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顺逆一视,欣戚两忘。人生必然要与挫折打交道,大凡人生的赢家,多是那些能正视挫折和“输得起”的人。他们敢于承受挫折压力,不因某一挫折而随便“牵连”其他事情,对自己不责备求全,能从挫折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很多时候,事情虽然失败了,但信念不败。积极应对挫折能获得挫折的反作用力。科学思想家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曾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是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能耐受挫折者总是这样:相信一切成功者都是从挫折中走过来的,我不会例外;只要坚信正确,就决不放弃;深信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在逆境中充满朝气,决不气馁;没有什么能胁迫自己放弃目标;竭尽全力克服障碍和挫折,实现目标。在不断超越挫折的过程中,成功者愈挫愈勇,愈挫愈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逐渐养成强大的耐受挫折的能力,铸就成功人生必备的素质。
  (4)自制。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围绕目标要求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包括认知控制、情绪控制和动机控制。在现实中,自制力主要表现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米切尔(Walter Mischel)从实验的角度论证了克制冲动和抵制诱惑的意义,这项实验是著名的“果汁软糖实验”(The marshmallow experiment)。[15]实验表明,能抵抗诱惑者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强、自信、人际关系好,耐挫折力强;面对压力能积极应对、不紧张、退缩乃至崩溃;面对困难能积极寻找克服途径,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能压抑立即得到的满足,抵制诱惑,克制冲动,直至最终目标的实现。相反,冲动型的人表现出一些消极的共同特征,如难以与人接触或共事、顽固、优柔寡断;面对挫折容易丧失斗志、自卑心理很强;容易嫉妒或羡慕别人、易发怒、好争斗,受情绪的牵引或宰制;不易压抑立即得到的满足的冲动,很难抵御诱惑的影响,常使事情半途而废。米切尔认为,抵制诱惑、克制冲动的能力会影响多方面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情绪智力。为此,米切尔发明了一个冗长的名词用来表述这一能力――“目标导向的自发式延迟满足(goal-directed self-imposed delay of satisfaction)。自制是一种把目光放远、抵制各种影响实现长远目标的消极因素的能力。
  (5)等待。指关注、相信和体验努力过程的心境。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消极心理,而是为了成功而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与坚守,对希望的专注和追求,耐得寂寞的坚毅和从容,默然地耕耘和执著地前行。为了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我们必须认识等待,善待等待,塑造等待的精神。
  等待,是追求目标过程的必然,也是虔诚的行为姿态。它是一种耐性的考验,忍耐默默无闻的辛勤劳作,忍耐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寂寞前行,忍耐无人喝彩甚至是无人理解的孤独,忍耐外界林林总总的诱惑,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等待,是守望一种希冀。初生的孕妇在祈祷、甜蜜和略带惊慌的心态中等待婴儿的降生;孩子为了能够骑上漂亮的自行车在期盼的日子里等待自己长大;农夫为了等待秋天的收获而在田间挥汗如雨;科学家为了检验一个假设而彻夜难眠地盯着实验装置,等待着真理的声音……
  等待,是对向往目标的专注。它是月台上恋人投向远处铁轨延伸的目光;是久别即将重逢的老友在家里竖起耳朵等候清脆门铃声响起的神情;是狙击手在隐蔽处凝神屏息地注视着准星圈里的目标,右手食指慢慢地向扳机靠拢;是运动健将在起跑线上缓缓抬高蜷曲的身躯踮起脚跟,侧耳倾听那行将击发的一声枪响……
  等待,是“聆听花开声音”的宁静心境。晚上,守瓜田的老农在瓜田旁边闷热的小茅棚里,虽然蚊虫不断搅扰,心境却宁静得能听到瓜苗伸展肢体的细微音响;青蛙静静地蛰伏,等待着昆虫的飞过一跃而起;垂钓者凝视着平静的水面,等待浮标的惊喜颤动……这种心境是对希望的企盼和对坚毅与从容的自信。
  善待等待,就是坚信事物的客观规律性,世界的万事万物都需要履行自己的等待;善待等待,就是在辛勤的耕耘中创造最佳时机,做好当下必须做的一切;善待等待,就是忍耐眼前的一切,包括委屈、沮丧、烦躁乃至屈辱,在勤勉和创造性的劳作中开创灿烂的明天。松下幸之助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适当时机”。时机乃是超乎人类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无论你怎么渴望,在春天来临之前,樱花绝对不会盛开;无论你怎样焦急,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必然不能成功。严冬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樱花即使是被凛冽的寒风吹打,或遭遇到压弯树枝的大雪,仍然等待春天的驾临,充分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恩惠的信赖。
  等待的主要精神品质是耐性。歌德曾说,如果你已养成耐性,请相信:你干了很多事情。卡夫卡指出,一切罪恶皆源于两个根本的罪恶:没有耐性和懒惰。由于没有耐性我们被逐出乐园,由于懒惰我们无法返回。然而或许只有一个根本罪恶,没有耐性我们被逐出,由于我们没有耐性我们无法返回。大仲马(Alexandre Dumas)在《基督山恩仇记》的结尾中这样说:在上帝揭示人类的未来以前,人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汇里面:“等待”和“希望”。 [16]
  
  六、内省与自我强化
  
  内省原本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是指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一体现。在工作和学习中,内省也指反省或反思,是个体积极监控、评价、比较和修正自身思维和行为的过程,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监督自我的内在反馈机制,实现明晰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自我控制。良好的反省是一种“自清洁系统”或自动纠偏系统,是砥砺品格的最好磨石,能使想象力更敏锐,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常做反省,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和行为效能,而且明确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17]
  今天,许多行业都很看重反省的习惯,以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比如,西方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总要抽出下班前的10分钟,让员工集合起来一起做一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我今天8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的行为?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点?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全力……
  内省作为努力管理的一个要素,远程学习者可以按照CANI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内省能力,进而提高努力管理的绩效。CANI是美国成功学专家罗宾斯(Tony Robbins)自创的一个术语(Constant and Never-ending Improvement,持续不懈地改善),即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高自己对自己期望。[18]致力CANI,不妨每天结束时做如下反省:今天我是否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为什么?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进步?我是否对所做的感到满意?我下一步能做怎样的改善……CANI的方法与Kaizen方法相似,Kaizen意思是指微小的、连续的和渐进的改善,是由日本持续改善之父今井正明提出来的一个企业管理哲学概念,其关键因素是质量、努力、投入、自愿改善和沟通。目前,Kaizen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学。它意味着改进,涉及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其核心假设就是我们应当经常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方面。[19]
  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是指个人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奖赏来增强、维持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是班杜拉(Albert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就是由于这种自己产生的因素(自我强化)和外来因素(外部强化、代理强化)的相互作用而被控制的。根据班杜拉的自我强化理论,远程学习者在运用自我强化促进努力时可依循如下方式。[20]
  (1)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控制力比外在控制力更重要。
  (2)自我强化依赖于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合乎标准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得到自我奖励;不合标准的行为则给予否定的评价,加以自我惩罚。因此,个人标准的设定,如与学习相关的目标指向性、适切性、可操作性等就显得很重要。
  (3)个人标准的设定可以先由教师提供榜样或一套有价值行为准则,但必须为远程学习者本人认同,在不断的自我强化实践中,学习者依据自己的行为与外在设定的标准(或他人的行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相比,用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评价的标准,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发挥自我调整的作用,影响自己的观念、能力和人格。
  (4)自我强化是依据强化原理的一种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因此,学习者应当考虑恰当的强化物(精神或物质)、强化的时间,并且常常反思强化的效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5)自我强化要事先确定目标、计划学习进度、设定激励方式、规定完成时间以及严格按照个人标准来实行自我强化。通过自己确定评价标准、自我评判和自我评价,远程学习者将超越外部控制因素影响,强化努力心向,走向独立的学习决策和学习执行,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能力。
  努力是远程学习者确保学业成功的根本。作为自我管理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构成,努力的内涵和方法需要远程教育机构和教师给远程学习者予以恰当的帮助和引导,更需要远程学习者的觉醒和践行。这不仅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教育理念的体现,更是我们和远程学习者共同的责任。学会努力管理,不仅对学习者时下的学业成功有益,更是为职业生涯质量和人生完善所必备。如果你有机会亲睹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21],你会发现20条训言几乎可以凝结为两个字:努力。
  寒冷的夜,遥望孤悬苍穹的冷月,彷佛听到赫巴德(Albert Hubbard)穿越时空的声音:天才不过是不断努力所形成的一股力量。失败与成功的界线十分细微,因此,当我们通过它时甚少察觉。它如此细微,以致我们常常就在它的界线上却毫无所觉。多少人,只要再多努力一些,再忍耐一点,便可以达到成功时,却放弃了。正如潮水完全退去,又会重新上来。在事业上,有时前途看似极黯淡,事实上却正是转机的时候。再坚持一些,再多努力一些,那似乎无望的失败,就可能转变为光辉的成功。除非不再尝试,否则不算失败。而除非出于内在,否则也算不得挫败。除了我们本身懦弱不能达成目标,并无真正不能超越的障碍。
  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曾说,人生中值得有的东西,就值得我们为它劳动。是的,为人生中值得的东西去努力。要想生命无悔,我们至少要能负责任地说:我努力过!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林安琪,王觅.自我管理:远程学习的基本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8,(4).
  [2]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3.
  [3]Carol Filcher, Greg Miller,(2000).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Student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41(1):60-68;Wilbert James McKeachie. [EB/OL].[2009-12-18] . https://www.省略/person/m/McKeachie.W.J.htm
  [4]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2008-09-01]. https://www.省略/ed/lcp2/lcp14.html
  [5]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EB/OL]. https://tieba.省略/f?kz=215526827;信念. [EB/OL].[2009-12-21] .https://baike.省略/view/48078.htm[2009-12-21] .
  [6]Attribution Theory and Motivation [EB/OL]..edu/vockell/EdpsyBook/Edpsy5/edpsy5_attribution.htm[2009-10-01].
  [7]陶丽.自助者,天助也――朱利安・特的控制点理论[J].基础教育(上海).2008(5);归因.[EB/OL]. https://baike.省略/view/625063.htm;Locus of control.[2009-12-13].
  [8][16]钟志贤.点击成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374-402;528-533.
  [9]梁实秋.勤. [EB/OL].https://www.省略/002/105804.html.[2009-12-10].
  [10]宋书文.心理学名词解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369;林传鼎等主编.心理学词典[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448;意志.[EB/OL]. https://baike.省略/view/17823.html[2009-12-31].
  [11]Terman, Lewis.[EB/OL]. https://www.省略/entry/Lewis_Terman.[2009-12-18].
  [12]意商.[EB/OL]. https://baike.省略/view/56223.htm?fr=ala0_1[2010-01-01].
  [13][苏]科恩 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6:407.
  [14]罗利建.弱变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5]Walter Mischel.[EB/OL]. https://en.省略/wiki/Walter_Mischel;Deferred [2009-12-31].gratification .[EB/OL]. https://en.省略/wiki/Deferred_gratification[2009-12-31].
  [17]钟志贤,邱娟.论远程学习者的情绪管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9,(5):58-63.
  [18]Constant & Never-Ending Improvement.[EB/OL]. https://www.省略/neverending.html[2010-01-01].
  [19]kaizen.[EB/OL].https://baike.省略/view/1233106.htm?fr=ala0_1.[2010-01-01].
  [20]Israel Goldiamond. Self-reinforcement.[EB/OL]..nih.gov/pmc/articles/[2010-01-03];自我强化.[EB/OL]. https://www1.省略ki.net/kns50/XSearch.aspx?KeyWord[2010-01-03].
  [21][美]丹尼・冯. 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省略)。
  
  On Effort Management of the Distance Learner
  ZhongZhixia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7)
  
  【Abstract】 Effort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elf-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embodiment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 spirit of subjectivity in learning activities. In general,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distance learner is attributed to their own efforts.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effort management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elf-management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proposed by Mckeachie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method of effort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eliefs, attributions, diligence, will, introspection and self-reinforcement, so that we can provide some helpful references for the distance learner to do effort management effectively.
  【Keywords】 Distance learner; Effort management; Connotation; Method
  
  本文责编:孙爱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