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通胀保值国债或成调控点睛之笔]10万国债一年多少利息
 

[通胀保值国债或成调控点睛之笔]10万国债一年多少利息

发布时间:2019-06-13 04:00:42 影响了:

  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日益复杂,货币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应对手段,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政府和民众对于通胀的矛盾、不安甚至恐慌,也是政策失当的根源。我认为,适时地推出通货膨胀保值国债和其他类债券,应该成为这轮宏观稳定政策的点睛之笔。
  201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清楚显示中国陷入了总需求疲弱带来的增长减速。消费者价格指数只有非常温和的上涨,而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是负增长。各色通货紧缩的声音出来了,恰如前几年关于通货膨胀的喧嚣一样。在这个时间,谈谈通胀的社会成本,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耶鲁的希勒教授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以研究民众和职业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认知的差别。问卷中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认为通货膨胀减少了你的真实购买力,使你变穷?77%的民众回答“是”;只有12%的经济学家作出肯定回答(若对中国的流行经济学家们进行调查,比例会大不同吧)。
  另一个问题是,当经济预测未来各种物价和服务价格会大幅度上涨,生活成本会大增时,这种预测是否会使你不安?66%的民众回答是,确实会为之不安;经济学家群体则只有5%。
  第三个问题是,政府是否应该把防止通胀放在最优先的位置?52%的民众回答应该;经济学家是18%。
  以上三个问题显示民众极端不喜欢通货膨胀。这是否是一个心理问题呢?希勒教授设计了有趣的问题。“你是否同意如下判断。当我的收入提高了,我会感觉到满足感和愉快,即便价格水平有了同等比例的上升。”49%的民众赞同这句判断;8%的经济学家赞同。
  民众与经济学家认知的差别,鸿沟很深,至少在美国如此。在中国尚无此类调查,无从得知中国的情形。但是,过去数年一个含糊的“流动性过剩”概念在神州的流行,尤其是近来广为散播的更加乖谬的货币超发40万亿云云(用存量的广义货币M2减掉流量概念GDP得出),说明中国不乏“关心”通胀的经济学家们。
  我无意说美国民众错,而经济学家对。在希勒教授的调查里,民众对问题的回答逻辑不够一致。比如,民众认为通胀会使自己变穷,其假设前提是自己的名义收入不变;而经济学家认为,就整个经济体而言,工资取决于边际劳动产出,并不会不变。
  如果通胀是可以预期到的,比如人人皆知明年价格水平要上升5%。这类通胀的社会成本很低,因为人们都会预作安排。尤其在美国,各类金融产品和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会随着通胀而上升,这时候社会成本只是皮鞋成本。
  在中国情况与美国有所不同。第一,百姓的财富很大部分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资本市场不发达,缺乏基金、债券等相对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债券市场因为高度管制,极其不发达;第二,养老制度不完善,未来不确定性大,人们格外忧虑银行资产的购买力受到通胀侵蚀;第三,中国最近两次通胀,2007年和2010年底,都是由全球性粮食价格飙升导致,虽总体CPI并不高,但是食品类的涨幅却最高达到20%以上,这对于中低收入阶层(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以达到60%)的生活影响很大;第四,即便对于富人,在中国也没有更多渠道使得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买房子成为选择之一,由此抬高了房价。
  依据中国的国情,推出通胀保值的国债,恰逢其时。所谓通胀保值的国债,粗略说,就是在应付利息之外,额外支付通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部分。其好处有三:一是给某些个人或金融机构一种可以规避通胀风险的金融产品;二是通胀保值的国债与普通国债形成的收益率差别,可以作为市场预期未来通胀风险的宝贵度量,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提供基础;三是通胀保值国债的推出,可以作为起点,推动整个债券市场的规范化和迅速发展。
  债券市场在未来10年的大规模发展,是解决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消除金融体系风险的不二之途。高度增长,财富快速积累,没有一个大的债券市场,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