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如何减轻高中生过重的数学课业负担】 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如何减轻高中生过重的数学课业负担】 减轻小学生数学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9 03:52:32 影响了:

  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2011年12月,我们课题组在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做了一个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数学课业负担已成为高中生的主要课业负担.
  因此,如何减轻高中生过重的数学课业负担是“减负”的关键.为此,我在任教的班级大胆进行教改探索,逐步推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举措.现将一些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一、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措施
  教学中发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措施.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呢?主要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把握课堂教学重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首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可以提高学习的高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比如在关键知识点处深入细致地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需要及时提问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的认识与思考,更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学生“减负”的关键是要对学生的负担正确理解.如果考试和学习的知识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负担就会很重.如果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负担很重.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学期我在班上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数列》这一章中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时,我首先让两个家长在银行工作的学生回去咨询他们的家长,然后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解,最后我再做补充总结.对于这样的课堂,不管是讲解的学生还是听课的学生都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方法多元互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成立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期中考试之后,我在班上成立了若干学习兴趣小组(学生自发成立),每个小组既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从而做到优势互补.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讨论效果,而且还可以把这种讨论带到课下,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进行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学好数学必须要多动手、多练习,因此,数学课堂上的随堂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合理设计课后作业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事实证明,大量重复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影响他们正常掌握知识.可见,适当的作业是需要的,当然作业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精心选择,抓住知识的关键所在布置作业,做到精益求精,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而非增加数量.
  为了提高学生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以使用活页作业,并对活页作业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达到减负不减质的效果.教师在出活页作业的时候,事先都会认真考虑、反复分析研究,抓住每一个重点知识来选择需要布置作业的内容与多少.使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从作业中感受知识的乐趣,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保障
  学习负担重也与学生会学的能力差密切相关,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提高学习效率是减轻学习负担的重要保障.
  可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学生知道推导过程和解题过程,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通过思考得到成功的愉快.二是训练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的学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给学习带来高效率.我给部分学生制订了上课、自习、作业、复习、作息五个方面的优良习惯要求,并通过严格、有序、反复训练和强化学生落实,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经过时间的检验、事实的证明此法效果不错.三是指导学法,促进转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为了吸收好的学习方法,我利用班会课时间,从特优班请来了几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上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同时,在班内也不断地进行学习方法探讨和研究.使学生逐步通晓学习门径,掌握科学的方法.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