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_针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对策
 

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_针对农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21 04:12:13 影响了: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普遍好转,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问题。尽可能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每个家庭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向城镇流动,农村教育资源出现闲置等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会对整个教育事业造成重大影响。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观察与实地考察,具体分析了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生源 流失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7-187-02
  教育是国计民生的大计,是国家的根本,素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之说,可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固其根本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之基的中小学教育其基础性地位不言而喻。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教育资源也不例外,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成为每个家庭、学生的愿望,在传统观念深厚的农村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尤其在经济条件好转的今天,为孩子寻求更高的教育质量进而接受更好的教育,重点学校、高升学率学校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地方。河北省的经济与发展水平在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河北省的许多中小学出现的生源不足,教学资源大量闲置的现象同样代表了我国一部分地区的现状。现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源现状进行简要描述,究其原因并给予相应对策。
  1 河北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源现状
  良好的教育能给我们带来渊博的学识,清明的才智,宽广的胸怀与高贵的教养。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对自身修养和生活有重要作用,在传统观念深厚的农村,教育更是承载了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期望。如今在农村经济条件好转的今天,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农村中小学学生流失严重,大量教学资源被闲置。通过对部分中小学的走访与观察发现,农村小学及建立在农村的中学出现了生源不足,教室大量闲置的现象,甚至相邻的小学合并上课,几个村子的学生集中入学都无法满足一个学校的生源需求。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甚至可以达到一对一的教育现象出现,更有许多小学只存在一至三年级,这样不仅闲置了教室,对于许多希望就近就业的教师也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建立在乡间的部分中学由于教学条件有限,教育质量低等原因出现多次改革无效后终归于合并,在闲置教育资源的同时也给其他学校造成了生源压力。
  (2)城镇公立学校学生人满为患,教学条件和质量下降。农村教学资源闲置的同时邻近的城镇公立学校却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农村的学生入学不仅要排队更要通过严格的转学考试,并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在这些学校几岁的小学生就要离开家庭寄宿上学的现象普遍出现,有的升学率较高,名气较好的学校甚至出现一个老师要管理几十甚至近百名学生的班级。这样学生生活和学习质量可想而知。尤其一些寄宿制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数千名学生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孩子们每天面对的只有严格军事化的管理和无尽的学习。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学校用一道道的铁栏杆把学生与外界,不同年级分隔在一个个小院子里。从铁栏杆里透出的可怜又略带呆滞的目光里不难看出,对于几岁十几岁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寒窗苦读”,更是“铁窗泪”。
  (3)城镇私立中小学借机高收费招生。由于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寻求更好的受教育条件,有的是为了减轻外出务工的负担,也有部分家长由于乡村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而被迫送孩子转学,各种原因导致蜂拥而至的学生面对城镇公立学校的有限承受能力不得不缴费进入私立中小学就读。基于大量“入学难”的现象,为了迎合农村学生进城入学的愿望,许多私立中小学借机违反《义务教育法》收费甚至高收费招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农村孩子读书的费用不减反增的现象已成为教育普及与改革路上又一难题。
  2 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原因分析
  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造成的,如今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也不例外,是由学校、家庭选择、社会影响等方面共同造成的,对成因的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学校之间存在的差距是造成农村学校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农村和城镇学校在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之间差距的拉大,进一步刺激了家长对学校的选择。首先农村学校相对于城镇学校在硬件上落后许多。城镇学校大多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宽阔的体育场等,而乡村的学校低矮的平房、简易的操场是无法相比的,许多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所以新开设的计算机等新型课程对于乡村的学校也只能是形同虚设,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都要领学生走几里路集中到一个学校去上一次计算机课,更不要提现代化的数字课堂。其次,强大的硬件差异下带来的是更多的软件不足。学校之间的排名前后决定了可以享受政府政策资源的多少,这样城镇学校更容易吸收到高水平的教师,政府的政策倾斜,社会的更多关注等。另外,相比城镇学校的专职教师,乡村学校仍然有很多老师是上世纪转正的民办或代课教师,她们教学与务农兼顾,在教学之余为了生计还要从事农业劳动,很大程度上分减了教学教研时间和精力。
  (2)家庭方面加大了农村学校学生的流失。对于中小学生的择校,家庭原因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作用。首先,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孩子的教育问题又一次提到了家庭生活的日程上,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期望孩子能够摆脱农村,“出人头地”等观念对于每个望子成龙的家庭来说都是一切生活的中心。而对于世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对孩子的这份期望就更高了一点,中国古老的观念告诉他们“书中自有黄金屋”,因此,尽可能的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成了许多家长的愿望。其次,近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空巢”现象,许多农民工都是夫妻同时进城,他们为了降低进城的生活成本大多把孩子留在了农村,而为了尽量减少后顾之忧他们为孩子选择了家乡城镇的寄宿制学校,这样使得农村的普通中小学又一次流失了生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