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试论柏格森直觉主义与音乐审美心理|柏格森直觉主义
 

试论柏格森直觉主义与音乐审美心理|柏格森直觉主义

发布时间:2019-06-24 03:53:18 影响了:

  摘 要:柏格森以“生命冲动”、时间“绵延”、“直觉”体验等代表观点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生命主义哲学体系,本文分别对柏格森直觉体验观及音乐艺术的审美心理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柏格森直觉主义认识观在音乐审美心理中的体现。
  关键词:柏格森;直觉体验;音乐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B56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064-01
  亨利·柏格森(法,1859-1941)是上世纪西方重要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尼采开创的唯意志主义美学思想,并最终以 “生命冲动”、时间“绵延”、“直觉”体验等代表观点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生命主义哲学体系,对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等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1927年,柏格森以“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就柏格森时间的“绵延”等哲学观点与艺术美的关系做了很多理论研究,本文就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柏格森直觉主义认识观在音乐审美心理中的体现。
  一、柏格森直觉体验观
  柏格森认为,直觉体验的认识方式与通过分析、概念等传统理性思维认识方式所获取的结果不同:分析与概念都是借用已经被抽象过的语言符号系统来描述、反映事物,所得到的结果只反映出该事物与其他类似事物普遍的共性基因,而忽视了反映对象独具的构成因素,因而只能产生孤立和片面的认识结果。而直觉是通过体验去把握绝对实在(绵延)的方法,柏格森给予直觉两个定义:首先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另一个定义:“是指脱离了利害关系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本能。它在对象上反思自身,并且能无限扩大对象的范围。”他认为,直觉体验的作用就在于使我们能从对象内部的角度;把对象特征统一起来作为集合物来认识,即从其内在“绵延”的角度来理解其个别部分,因此所体验到的对象是具体的、客观的整体。
  柏格森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内外两层:外层是以感觉、表象、概念、思想等一些具有明确意识因素构成的理性自我,具有不连续性。共同内层则是意识的真正本质所在,它代表了人心灵深处连续的、不断变化着的内在精神。因此,唯有依靠直觉去解读心理状态永不间断的“绵延”变化,才能真正了解心理深处的内在精神。对于这点,传统的分析与概述等理性认识方式是无能无力的。同样,要感知和了解作为内层意识物化后的艺术产品,也只有依靠直觉与体验才能完整地把握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柏格森的观点从本质上阐明了审美认识与科学认识之间的差异,这些独特的认识观也形成了自他之后,西方美学由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生成”论的转折。
  二、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
  音乐审美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实践性活动,音乐的审美过程是欣赏者对由很多听觉信号改造而来的音乐审美意象的体验过程,这不仅是对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成果的被动接受,更多的是欣赏者作为主体通过自身审美意识参与、填充和丰富音乐作品,使音乐作品在不同时代和环境中能显示出不同意义的创造性活动。
  由于外部的音响是物理现象,而内心情感是心理现象,因此音乐审美过程既有感性体验也包含理性认识。这表现在:当我们听到按一定节奏和节拍组合起来的、音高不同的多个乐音所形成的旋律、乐段、乐章或是完整的音乐作品时,音响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叙事功能,无法形成一个真实的“形象”,审美过程需要不断依靠欣赏者记忆、想象、联想、意识等心理活动,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持续地进行感情体验。可以说,音响感知只是整个音乐审美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之后,审美主体会凭借各自的生活和感性经验,自然地对审美客体进行感情上的直接体验。为了得到对作品内在感情更深入地体验,欣赏者需要充分地发挥联想与想象,并借助理性认识的参与,从各方面去分析和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将感性的听觉体验与理性的判断、思考结合起来,更好地将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情活动融为一体,得到更多心理感受,形成对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思想意义上的审美认识和评价,达到心灵与情感的升华,然后,理性认识又进一步转化为更为深刻的感性体验,最终达到音乐美的充分欣赏。
  三、柏格森直觉主义与音乐审美心理
  传统的美学研究习惯于从外部客观存在去寻求艺术的根源,常常将美看成是通过感性认识而把握的外部对象,而忽视了审美过程中人的个体情感与个人意志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柏格森的直觉“体验”观念使我们认识到,艺术的欣赏并不等同于科学认识相对客观的认知行为,而是一种依赖于个人情感的,以直觉体验为主、无功利的认识活动,艺术的欣赏必须与人的情感及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们对艺术性质的理解从传统的科学、知识层面上升到情感、生命层面。在音乐欣赏中,直接“体验”观念具体表现在,欣赏者在对音乐音响及其形式结构进行直接的感知时,往往并不是先去寻求运用某一概念体系对音乐进行理性的分析:如旋律是如何构成的,和声是如何进行的等等,音响感知主要是欣赏者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进行感性的体验,是一种个人情感参与的,以直接体验进行的、无功利性的心理活动,并且“音响感知能力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在欣赏实践中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即直觉“体验”观念的参与。
  音乐作为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形式,感情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感情体验过程既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本身感情内涵的体验过程,同时又是欣赏者将自身的感情体验与作品的感情内涵不断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感情体验过程中,首先需要欣赏者自身感情经验在感性上的直接体验,这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然后,欣赏者还应从音乐形式分析、时代风格、内容的解释等各个方面对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进行理性认识参与的分析,以能更为准确而深刻地领会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感情内涵,但即使在这一过程中,直觉体验也仍然参与其中,由于欣赏者的体验不可能和创作者创作作品、表演者演奏作品的感情体验完全相同,欣赏者必然会无意识地将主观感情带入其中,这就造成“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正是这种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而,直觉“体验”观念会不断地和其他审美心理活动相融合,始终贯穿在音乐欣赏审美活动之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