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超凡脱俗独特的人生寄托]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
 

[超凡脱俗独特的人生寄托]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0:28 影响了: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39年所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用英文进行写作,小说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书写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整个时代历史的变迁,作品通过清末北京城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描写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止的大约40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画卷。在这部长篇巨著中,林语堂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活的男男女女,其中尤以性格豁达而又聪明美丽的女性形象——姚木兰最为典型。
  姚木兰是林语堂最钟爱的理想女子,他把自己一生许多美好的祝愿和精神追求都寄托在姚木兰这位女子的身上。我们可以从姚木兰一生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来探索林语堂先生对人生的理解;姚木兰的爱情、婚姻所反映的她作为一个道家的女儿对“浮生若梦”的阐释;还有最重要的一方面,“姚木兰”如何呈现一个立体的形象来代表处在新旧交替之间的时代儿女面对文化潮流时的懵懂和彷徨,以及如何从一个“女人的神话”成长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理想人文品格设想和形象的诠释。
  《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生活在义和团运动到抗战爆发之初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然而,作品却通过主人公姚木兰的眼睛、心灵与行为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异常难得的审美世界。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1]姚木兰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贵家庭,父亲给了她较好的 “知识”教育,母亲对她要求严厉,给予她更多的是世俗的智慧。她的双眼迷人、声调婉转、声音动听、体态轻盈灵活,简直像神仙一般。在林语堂的笔下,姚木兰可以说是美的象征,集形体美、心灵美、人性美于一身的女性典型人物。
  林语堂曾明确坦示:“欲探测中国人脾气……莫如问他欢喜黛玉还是欢喜宝钗……我本人则喜欢探春,她具有黛玉和宝钗二人品性柔和的美质。”[2]高洁而又十分贤惠的姚木兰正是林语堂放大了的令他极为欣赏的《红楼梦》里的探春,其性格“既有花木兰的勇毅和豪爽,也有李清照的清风高雅,同时又有着布衣菜饭、可乐终生的陈芸的浪漫平易,还有着血染桃花扇的李香君的风骨侠义” [3]。
  作品中选取了她出嫁的片段,着重描写姚木兰作为新娘时的装束打份,尤其突出其眼睛的美丽,作品是通过木兰的眼睛比莫愁的长,突出木兰的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对五官的写法也是如此,“脸上五官较为瘦削,轮廓线条较为清楚” [4]227。突出其眉目清秀、充满灵气、活泼可爱的特点 。“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4]233-234完美地表现了姚木兰身体各部分配合比例的均匀程度,这样不但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姚木兰的整体形象,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极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的描写突出了木兰的眼睛的美丽传神,充满神奇的色彩,透过她心灵的窗户,折射出她性格中特有的文静和包容大度之心,更折射出她的才能和智慧。事实上,在作品的书写中,她的这些特点从她小时候开始便得到了展现。有一次,她与家人在逃难中失散,后来被曾家老爷搭救,曾文璞给木兰看甲骨,木兰一下子就认出来了。曾文璞言道:“对了!对了!她就是木兰,天下只有她一个小姑娘儿认得这种甲骨!”[4]39她不但喜欢古物,更愿意研究古物。而关于姚木兰的读书,作品是通过木兰和曼娘一起学习,提到“木兰念书很少有什么困难”[4]50这样侧面描写完成的,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足见木兰的学识的渊博。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写道:木兰胸襟开阔,待人友好而且恳切,热情,很有亲和力。“洒脱自然,穷达不变,甘苦与共。”[4]296她对美有着自身特殊的追求,独到的眼光,即便是女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她也同样欣赏痴迷。她是个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高贵纯洁的想法,却难免为社会礼俗所不容的女子。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直接表达了对姚木兰的赞赏。林语堂认为姚木兰的思想、行为和性格特点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因为在林语堂看来,世俗是功利的,人生是难以琢磨的,而姚木兰却能以其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待人接物,对待人生。这一点,作品是从姚木兰对素云、曼娘及莺莺的审美态度上得到明显地体现。她们三人都是曾家的儿媳妇,封建大家庭的妯娌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自然相处极难。曼娘家道中落孤苦无依,嫁入曾家冲喜,以处子之身守寡,可以说是曾老太太娘家唯一的亲人。素云是官宦人家的千金,时常出言不逊,语中带刺,侮辱之言常出,看不起出身贫寒的曼娘。木兰是富商之女,与曼娘情同手足,胜似姐妹,对曼娘极其倾慕,作品中写道: “因为木兰对曼娘的美是羡慕得五体投地的,羡慕她的樱桃小口,她那一洼儿秋水般的眼睛。”[4]103每当素云对曼娘母女无礼时,木兰都会机智地维护曼娘的地位和尊严。素云虽然为人刻薄,但她的美貌仍吸引了木兰。而她妹妹莫愁为人就比她实际得多,这在与她的对话中就可知一二。对于素云的蛮横骄纵,莫愁深感厌恶,而木兰却能以审美的眼光审视,这就是姐妹俩的不同之处。莺莺从前是高级妓女,交际花,现在是牛怀瑜的姨太太,在姚家宴会上,曼娘把莺莺看成是个无耻的风尘女子,而木兰则以好奇之心审察之。如作品中的特写镜头: “吃饭时,木兰想和莺莺谈一谈,而且觉得在近处看莺莺,比在远处更美。”[4]299看到的是莺莺的美丽之处。
  素云对曼娘的无礼,曼娘对莺莺的不齿,莫愁对素云的不屑一顾,或者是因为她们的门第关系,或者是因为她们的身份地位,或者是因为她们的品行道德。总而言之,都受制于各种实际利益、思想道德等因素,她们对于这种缺陷无法包容,而木兰却不同,她不会顾及她们的门第高低,也不会顾及她们的品行身份,而对美的审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以至于执著地沉入她自身的独特的审美境界中。尽管命运多舛,但在她眼中,人生之美无处不在,吟诗作赋,玩古品茶,茶余饭后的一切话题,都成了审美兴趣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能沉醉于真纯自然,也能热心于人世生活;既能品味平淡人生,又能安享繁华世界;既能享受家庭的乐趣,又能体悟巨大的历史的变奏,对人生的感悟,真知灼见,审美体验使得姚木兰鹤立鸡群,超凡脱俗。所以普通人认为是尽义务守规矩的事,姚木兰则兴趣盎然。
  “姚木兰”的出现与林语堂本身的人生经历有莫大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若为男儿身,木兰即语堂”。林语堂一生少有失意之时——尤其在《京华烟云》成书这段时日,恰是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刻,旅居国外,蜚声国际,生活优渥,这与他同时期甚至是不同时期的许多作家创作的心境都可谓是格格不入。所以有幸在他笔下诞生的姚木兰也是幸福、完美,用一双没有浸过泪水的眼睛观望周遭的一切,世界在她的眼中是多彩多姿的,以至于生活中的苦痛倒像是点缀,挑起一些波澜,不至于让她在幸福中麻木。而姚木兰超凡脱俗的审美体验,归根究底,可以说是超脱女性常理的一种男性审美——以男性的思维寻找身边女性身上值得欣赏的以及传统女性工作中有趣的部分,甚至可以说,就是林语堂本人的人生认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