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贫富失衡很辣手,“首关”考起新特首】贫富关在 人我山立
 

【贫富失衡很辣手,“首关”考起新特首】贫富关在 人我山立

发布时间:2019-07-16 03:56:16 影响了:

  最近,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了用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显示香港目前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贫富差异情况。香港目前贫穷人口有50万人,有11万人甚至还住在一平方呎不到的笼屋中。如果计算财产收入,更怵目惊心,最有钱的一成人,掌握着超过四成财富;最穷的一成人,却连财富的1%都没有。贫富失衡,成了港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7月1日,梁*英就任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新一届政府表明,将以扶贫为工作重点。除了马上着手落区去体验民情外,将推出包括重设扶贫委员会在内的多项措施。据此,梁*英和新一届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
  基尼系数 冠绝发达城市
  根据用来判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基尼指数,小于0.2代表绝对公平,大于0.6代表差距过大。目前,据香港政府统计,中国内地为0.55、美国为0.45、中国台湾为0.342。这份《主题性报告:香港的住户收入分析》显示,香港的基尼系数基数本就不低,在过去10年间更持续上升,由0.525上升至0.537。香港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香港的基尼系数10年的升幅高于其他先进经济体系,冠绝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地,较10年前上升了0.012,创下历史新高。
  每个地区有各自不同的现实问题,但对于香港而言,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已到了危险关头。按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定义,基尼系数若超过0.4已被视为“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从而导致社会动荡。目前全球基尼系数最高的地方是非洲的纳米比亚。作为发达城市,香港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地区中,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地区。
  此外,《香港的住户收入分析》报告还指出,在全香港236万多个家庭中,最低收入的一成住户每月收入的中位数只有2070元,较10年前下跌两成半;相反,最高收入的一成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却较10年前上升近两成,达到9.5万元。两者相距亦由10年前的27倍,进一步拉阔至近45倍。与此同时,月入少于4000元的低收入家庭亦大升5.9万多个,至22.6万多个,比例由10年前的8.1%,增加至9.5%;而收入逾4万元的富裕家庭则增至近54万个,比例由18%激增至约23%。
  还有机构在亚太地区10个城市进行居民收入调查,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5000多名来自亚太区包括香港、北京、首尔及新加坡等城市的人,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已成为亚太地区内的“悲情城市”,81%受访港人预计香港未来10年贫富悬殊会加剧,20%受访港人估计届时收入将变差,这一数据比竞争对手新加坡高6%,更较上海高出17%,悲观程度仅次于东京及首尔,排名第三。
  简单措施 难达扶贫目标
  香港回归15年,经济增长强劲,各方面发展均取得瞩目成就,但不争的事实也摆在眼前:全港的贫穷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没有获得真正有效的解决。作为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香港坐拥近万亿储备,每年政府开支高达数千亿元,仍然会出现如此日渐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实在令人费解。
  平心而言,扶贫工作并不是在新一届政府才受到重视。回归后,三届港府似乎都看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并曾作出多次努力。董建华曾以多个“委员会”、“派糖”形式扶助弱势人群; 2005年,曾荫权专设一个由25人组成的“扶贫委员会”,推出了成立类似“儿童发展基金”等措施,稍有成效。虽然该委员会2007年停止运作,但到了2010年,曾荫权再度设立“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进一步落实扶助低收入人士的措施,受到各方好评。
  回顾这段香港“扶贫史”,说明政府注意到了扶贫问题,可长期以来,解决之道却多以救济方式为主。救济式的扶贫目的只是扶助贫穷,而不是去消灭贫穷。事实上,香港贫穷问题既源于经济转型下的产业单一化,也源于低税制下政府缺乏收入再分配的能力,令香港在处理扶贫问题上更加困难。正是由于先天不足,港府过去在应对贫穷问题时,大多沿用短视的一次性应急思维,只注重一次性的纾困措施,虽每年都大手“派糖”,却始终无助于长远改善基层收入。而全盘的扶贫政策却付之阙如,导致近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些年来的努力,证明了单靠发展经济及基层的漏斗效应是不可行的。
  香港的贫穷问题并非一两项措施可以根本改善的,如何平衡当下的救济需要和长远的教育诉求,才是对付贫困问题的切入点。这都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及极具针对性的措施。
  对症下药 寻找治本之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但香港的情况却较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严重,症结在于香港的经济结构。香港一直以低税制吸引各国的企业及资金到港营商,最终成为今日国际级的金融中心。香港绝不会贸然改变低税制的优势。然而,在低税制之下,香港也减低了收入再分配的能力。同时,产业结构偏重金融等高增值行业,制造业等可创造大量职位的行业却不断北移,产业空心化问题逐渐恶化。从事金融等行业的雇员每年收入都录得可观增加,而低学历低技术人士只能靠最低工资基础上维持一定加幅,导致香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目前要解决的不只是贫富悬殊问题,扶贫也绝不是“均富”,重中之重乃是低收入人士的生活问题。这种办法,不单单是救济可以解决的,将更多涉及到提升所得和财富分配上,即增加人的市场竞争力及进行税制上的改革,以此作为社会的调节器。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根本,在于促进经济、创造就业。“授人以鱼”只能治标,“授人以渔”才是治本之策。有许多香港市民认为,针对长者、伤残人士等提供福利补助,是扶贫的应有之义。其中检讨综援和生果金制度等,透过税收和福利优化财富再分配,将是港府未来的工作重点。他们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差距,比较而言,针对改善贫困一族的生活质素,无疑是更加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应作为港府制订政策及调配资源的优先考虑。“扶贫”重要,“脱贫”更重要;“分富”之前,必须更好“创富”。把经济和财富之饼做大,实乃一切扶贫工作的大前提;然后,才是把饼分好,让更多市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许多香港市民的企盼。
  落区交流 把握民情脉动
  所幸,从梁*英日前重启“扶贫委”的举动来看,新一届政府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已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令人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梁*英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七人组成的“扶贫委员会筹备小组”,已于7月1日开始运作。新组成的扶贫委员会除了就眼前的迫切问题提供意见外,更重要是为香港的长远扶贫工作提供思路,制订全盘扶贫政策,全面解决香港的贫穷问题。
  除成立“扶贫委员会”外,矢言树立“亲民特首”形象的梁*英,带领旗下班子更在上任翌日便全力投入工作,其第一步就是走向基层,马不停蹄地落区,一天内走入六个区听取民情民意。这六个区包括筲箕湾、观塘、大角咀、屯门、葵涌、将军澳。这些区域均是普通市民居住集中区,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也五花八门,但都与民生有关,涉及千家万户。
  面对日趋政治化的社会环境,梁特首率问责团队积极落区,展现出新政府的施政新风,不但有助于更广泛地吸纳民间智慧,令政策制订贴近民情,而且有利将来施政得到更多的民意支持。将“走入群众”风格贯彻落实,定期与市民接触交流,把握民情脉动,这也是回归15年来的新鲜事,显示出香港新领导班子的工作态度,也是香港社会民主转型的基础。至少,新一届港府扶贫的这些举措,已让香港市民看见政府正着手处理贫穷及贫富差距问题,看到了未来会逐渐丰裕的生活前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