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教育法律法规一(1)|教育法律法规中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育法律法规一(1)|教育法律法规中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发布时间:2019-07-17 15:24:53 影响了:

教育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

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

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

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

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

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

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

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

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

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

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____。B A、

《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____。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____。A A、献身于人民

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

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____。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B 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

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 A 制度中

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

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

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 A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

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

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 A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

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 1、

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

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B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

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B  。 A.学费 B.杂费 C. 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 CD  A、耐心 B、

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____来保障”。 CD  A、

靠教师师 B、 靠社会 C、 靠法制 D、 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

中要把____放在突出地位。 BC  A、 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

德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6、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____、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 ABCD  A、教育方针 B、政策C、法律法规 D、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7、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重

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

育。 BCD 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8、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____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

育。 BCD 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9、申

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____和户籍所在地的

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

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BC 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

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

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

权益根据____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

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

什么 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

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义务教育法》

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

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

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教育法

规试题含答案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

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

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 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 未成

年人禁止进入 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 犯罪 和 刑罚 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

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

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

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

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

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

织之间的 财产关系 和 人身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

间行政处罚 不停止 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

至少举行一次以 田径 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

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 18《中华人民

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 200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

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

病人 20权利是以 法律形式规定 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

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

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C 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

开审理的年龄是( B )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

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D 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

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

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  A、目的解

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 D 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C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

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B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

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

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

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B  A、

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

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

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BCD 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

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BCD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

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

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D  A、行政复

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

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BC 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

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

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BCD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BC  A、让

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

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

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BCD 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B 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BCD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

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 ABD  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

养 D、开除学籍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

1法的要素有哪些 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 2根

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 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 3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

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

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 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

 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

尊重的平等关系。 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

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

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

依法接受监督。 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 答⑴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

学改革和实验 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

发表意见 ⑶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⑷按时获取工资

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

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

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

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

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

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

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

28条等规定。 3李某及个体户。 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

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

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

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

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

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

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

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

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

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

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

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

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

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

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

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

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

论述题(共1小题计10分) 请结合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的学习谈

谈你对建设“平安校园”的认识和建议。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

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

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

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

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

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

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

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

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

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

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

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

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

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

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

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

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

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

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

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

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

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

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

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

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6、我国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

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

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

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

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

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

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

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

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

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

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

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

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

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

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

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

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

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

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

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

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

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

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

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

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

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

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

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

志过程。 5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

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

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

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57、心理学科的性

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

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

因。 6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

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

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

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

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

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

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

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

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

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

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

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

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

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

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

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

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1、兴趣是指个

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

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

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 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5、

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

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

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

合。 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

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 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1、

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

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

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

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

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8、启发是

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8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

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

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8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

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

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8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

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

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8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

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 85、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

工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86、记忆的分类(1)根据内容与对

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

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

中心环节。 8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89、联想的种类与

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

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

准备性(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特性)。 91、技能是通过

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92、知识为活动提

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93、高原现象在操作技能练习到中期会出现成

绩进步的暂停顿现象。94、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知识、

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95、抽象逻辑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96、超常儿童智商在130

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97、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

要相联系的。基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恐惧情绪按强度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

情与应激。 98、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最重要的特征。 99、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

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多重趋避式冲突。 100、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

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强、不均衡型为胆汁质强、均衡、

灵活型为多血质强、均衡、不灵活型为粘液质弱型为抑郁质。 101、性格是一个对现实

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

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10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

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其它标

准还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103、心理咨询精神分析

法——弗洛依德行为矫正法——华生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理性情绪疗法——艾

利斯。 104、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适度。 三、新课程知识 l、新一轮的课程

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

-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

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

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

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

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

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

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

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

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

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

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

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

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

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

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

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

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

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

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

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

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

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

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

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

(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

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

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

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

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

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

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 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

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1、"学而时习之"--孔子 62、"温故而知新 "--孔子 6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 6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苏联 7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