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2012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一模
 

2012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北京市朝阳区初三一模

发布时间:2019-08-02 09:39:25 影响了:

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3月第一次综合练习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信力 关怀倍至 豢(juàn)养 获益匪(fěi)浅

B.流览器 墨守成规 反诘(jié) 含英咀(zǔ)华

C.倒春寒 风弛电掣 箴(jiān)言 汗流浃(jiā)背

D.文绉绉 含辛茹苦 内讧(hònɡ) 罚不当(dānɡ)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B.“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B.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C.有研究表明,熊胆并非不可替代的特效药,没有哪种病必须用熊胆治疗,使用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也同样可以达到治愈好的效果。

D.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才华横溢,世称“才高八斗”,后人将他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为“三曹”。

B.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充分体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

C.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桑提亚哥的形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 ① 茶树的国家。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仅是 ② 茶味的优劣,更是领略饮茶的 ③ 。

A.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鉴 ③情趣

B.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鉴 ③情调

C.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尝 ③情调

D.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尝 ③情趣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取材于班固《汉书·货殖传》)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不得僭大 僭:超越本分

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序:先后顺序

C.甘其食而美其服 美:认为„„美

D.工作亡用之器 亡:通“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B. 莫大乎圣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莫辞更坐弹一曲

C.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D. 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是(先王)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

B.子弟之学(虽)不劳而能

C.是以(国君)欲寡而事节

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于)一世之间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B.《易经》中认为,应当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C.《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得混居,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

D.周王室衰微后,礼法遭到破坏,社会风气败坏,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予 退 处 林 下 绝 过 从 思 平 日 与 客 言 者 时 记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故 谓 之 梦 溪 笔 谈 所 录 惟 山 间 木 荫 不 系 人 之 利 害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序》)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屈原《国殇》)

②一鼓作气, , 。 (《左传·曹刿论战》)

③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④山映斜阳天接水, , 。 (范仲淹《苏幕遮》)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苏轼《前赤壁赋》)

⑥鹰击长空,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12.(7分)

耘田鼓[注] 可朋(后蜀)

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愿我天公降之以雨,

令桑麻熟,仓箱富,

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

[注]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

B.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C.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3.本诗通过“击鼓”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请指出这是什么写法。结合本诗,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对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来得越来越早,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却越来越迟。大量青春期怪异行为让上一代人抱怨不已:“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科学家发现,有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两个系统的发育时间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青春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随之带来了新的青春期困扰。

这两个系统中,一个负责处理情绪和动机。正是这个系统,使温和的儿童变成精力充沛、焦躁不安、情绪紧张的年轻人,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经历每一种感受,满足每一个欲望,实现每一个目标。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之所以莽撞,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风险,而是因为他们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青少年最想要的是社会性的奖励,特别是同龄人的尊敬。获得高中篮球联赛冠军,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狂喜和荣耀。动机系统不仅会给青春期注入活力,还会驱使青少年脱离家庭的庇护、迎向同龄人的世界。

大脑中另一个关键系统与控制力有关。它抑制冲动,推迟满足感,引导决策。童年时期,控制系统通过学习行为不断发展。迈入青春期,控制系统也继续增强。我们通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更多的经验,专业技能伴随着经验而来。

在农耕社会,青少年有大量机会去实践那些在成年以后会用到的技能,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但在现代生活中,这两个系统的关系已发生了

剧变。青春期来得更早,动机系统的发育越来越早了。与此同时,十几岁的孩子除了上学以外,基本没什么机会去尝试使用成年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来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笨。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现代儿童的智商值明显激增,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全。以前的孩子会烧饭,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不过,懂物理和化学,对做鸡蛋饼可没多大帮助。所以,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实践,使控制系统与动机系统的发育趋于同步。

(取材于艾莉森·高普尼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大量怪异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发育得越来越早。

B.青少年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所以会低估风险,做出莽撞的举动。

C.专业技能伴随经验而来,经验通过制订、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

D.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懂物理和化学,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

15.与农耕社会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迟?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17.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18.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①文中台湾老兵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3分)

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

19.文中说:“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27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D(A关怀备至、豢huàn,B浏览器、咀jǔ,C风驰电掣、箴zhēn)

2.C(A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3.B(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C“治愈好”赘余;D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并列)

4.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应为“美国作家海明威”)

5.A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B(序:有序)

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第二部分(123分)

三、(共30分)

10.(5分)

予退处林下/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记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故谓之梦溪笔谈/所录惟山间木荫/不系人之利害

【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⑵答对2处得1分。

⑶答错2处扣1分。

11.(8分)

①终刚强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

②再而衰 三而竭

③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④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⑤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⑥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评分参考】⑴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⑵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2.(7分)

①(3分)

C(“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

②(4分)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1分,要点:“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文“一何苦”,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1分,要点:“承上启下”或“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1分,要点:悲悯),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1分,要点:不满)。

【评分参考】⑴“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 ⑵意思对即可。

13.(10分)

【评分参考】⑴写法2分。

以小见大。(意思对即可)

⑵结合本诗具体分析2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分析4分。

①观点1分。

1分:观点明确合理。

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3分。

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

2分:存在一处不足。

1分:存在两处不足。

0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2分。

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50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四、(共8分)

14.(3分)

C(A根本原因是“控制系统发展过于缓慢,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B“所以会低估风险”与文意不符;D“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于文无据)

15.(5分)

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1分,要点: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1分,要点: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农耕社会青少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1分,要点:同步)。现在的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1分,要点: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1分,要点:不同步)。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共25分)

16.(4分)

C、D(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曲解文意;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⑴答对1项得2分。

⑵答案超过2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

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分,要点: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分,要点: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主旨)。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分,要点:表达效果)。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7分)

①(3分)

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1分,要点:血脉相连)。

②(4分)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要点:线索)。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1分,要点:中国农村)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分,要点:田园风貌被毁坏)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悲愤),引人深思。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

【评分参考】⑴文意解说4分。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饲养牲畜;(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它)作为天下人的利益,(在这方面)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他们)各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各国的政治不同,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成了英雄,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试卷

2012.3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本试卷共 6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 后,只收回机读卡和答题卡。

第一部分(27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信力 关怀倍至 豢(juàn)养 获益匪(fěi)浅 . .

B.流览器 C.倒春寒 D.文绉绉 墨守成规 风弛电掣 含辛茹苦 反诘(jié) . 箴(jiān)言 . 含英咀(zǔ)华 . 汗流浃(jiā)背 . 内讧(hònɡ) 罚不当(dānɡ)罪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炜创作的 450 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 .... ,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 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 B.“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 . 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 C.“厚德”这一北京精神源远流长,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 .... 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 .... 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林书豪健康成长的积极 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 B.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 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C.有研究表明,熊胆并非不可替代的特效药,没有哪种病必须用熊胆治疗,使用人工合成 的熊去氧胆酸也同样可以达到治愈好的效果。 D.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 居民住房、 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 “收入分配”以 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才华横溢,世称“才高八斗” ,后人将他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 合称为“三曹” 。 B.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 ,充分体现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 尽”的婉约风格。 C.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荷花淀》 ,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独树一帜。 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的“硬汉” 桑提亚哥的形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和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树的国家。饮茶是中国人的传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 ① 统习惯。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仅是 ② 茶味的优劣,更是领略 饮茶的 ③ 。 A.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鉴 ③情趣 B.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鉴 ③情调 C.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尝 ③情调 D.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尝 ③情趣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至于皂隶者,其爵禄、 奉养、死生之制各有差品, 小不得僭大, . 贱不得逾贵,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 . 畜及至鱼鳖、鸟兽、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 .. 节。然后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兴夜寐,以治其业,非有征发期会,而远近咸足。故 《易》曰“以财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 . 此之谓也。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 语财利于市井, 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 朝夕从事, 不见异物而迁焉。 . 故其父

兄之教不肃而成, 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不相 . . 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 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礼法堕。桓、文之后,礼义大坏,国异政,家殊俗。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 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伪民背实而要名,奸夫犯害而求利,篡弑 . 取国者为王公,圉夺成家者为雄桀,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 之患。礼义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取材于班固《汉书·货殖传》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不得僭大 . B.故上下序而民志定 . C.甘其食而美其服 . D.工作亡用之器 . 僭:超越本分 序:先后顺序 美:认为……美 亡:通“无”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B. 莫大乎圣人 ..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C. 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莫辞更坐弹一曲 . D. 非其所习,不相入矣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于是(先王)辨其土地、川泽、丘陵之宜 B.子弟之学(虽)不劳而能 C.是以(国君)欲寡而事节 D.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于)一世之间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先王的制度中,对君王及百姓的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能逾越。 B.《易经》中认为,应当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C.《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得混居,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 D.周王室衰微后,礼法遭到破坏,社会风气败坏,是导致天下大乱的原因。 第二部分(123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分) (5 予 退 处 林 下 绝 过 从 思 平 日 与 客 言 者 时 记 一 事 于 笔 则 若 有 所 晤 萧 然 移 日 所 与 谈 者 惟 笔 砚 而 已 故 谓 之 梦 溪 笔 谈 所 录 惟 山 间 木 荫 不 系 人 之 利 害 (取材于沈括 《梦溪笔谈· ) 序》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 4 道题)(8 分) 。 ①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屈原《国殇》 ) , 。 ( 《左传·曹刿论战》 ) ②一鼓作气, ③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 , 。 (范仲淹《苏幕遮》 ) ④山映斜阳天接水,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苏轼《前赤壁赋》 ) ⑥鹰击长空,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12.(7 分) [注] 耘田鼓 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 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愿我天公降之以雨, 令桑麻熟,仓箱富, 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 可朋(后蜀) [注]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田头鼓”就是耘田鼓, “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 B.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C.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 ,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 “上有烈日, 下有焦土” 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 分) 13.本诗通过“击鼓”这样的生活小事,反映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请指出这是什么 写法。结合本诗,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对这种写法做简要分析。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5 题。? 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来得越来越早, 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却越来越迟。 大量青春期怪异行 为让上一代人抱怨不已: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科学家发现,有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近两个世纪以来,这两 个系统的发育时间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对青春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随之带来了新的青 春期困扰。 这两个系统中, 一个负责处理情绪和动机。 正是这个系统, 使温和的儿童变成精力充沛、 焦躁不安、情绪紧张的年轻人,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经历每

一种感受,满足每一个欲望,实 现每一个目标。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之所以莽撞,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风险,而是因为他 们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 青少年最想要的是社会性的奖励, 特别是同龄人的尊 敬。获得高中篮球联赛冠军,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狂喜和荣耀。动机系统不仅会给青春期注入 活力,还会驱使青少年脱离家庭的庇护、迎向同龄人的世界。 大脑中另一个关键系统与控制力有关。 它抑制冲动, 推迟满足感, 引导决策。 童年时期, 控制系统通过学习行为不断发展。迈入青春期,控制系统也继续增强。我们通过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更多的经验,专业技能伴随着经验而来。 在农耕社会, 青少年有大量机会去实践那些在成年以后会用到的技能, 动机系统和控制 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但在现代生活中,这两个系统的关系已发生了剧变。青春期来得 更早,动机系统的发育越来越早了。与此同时,十几岁的孩子除了上学以外,基本没什么机 会去尝试使用成年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来解决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控制系统发 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孩子比从前笨。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延长,现代儿童的智商值 明显激增,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全。以前的孩子会烧饭,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 应。不过,懂物理和化学,对做鸡蛋饼可没多大帮助。所以,要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实践,使 控制系统与动机系统的发育趋于同步。 (取材于艾莉森·高普尼克《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的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大量怪异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发育得越来越早。 B.青少年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所以会低估风险,做出莽撞的举动。 C.专业技能伴随经验而来,经验通过制订、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 D.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懂物理和化学,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 15.与农耕社会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进入成人角色的时间为什么越来越迟?请根据文意简要 概括。 分) (5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故乡的沉沦 曾看到过一幅照片: 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 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 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动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 在一点点坍塌。 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 出了成片的高楼。 “农民上楼” ,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 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 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 “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 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 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 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 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 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 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做原乡,作家钟离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 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 ,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 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 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 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 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 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 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 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实验室里为老兵配制了他家乡的土。土里 特别多放了一点盐分, 用以配出老兵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 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 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 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

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 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 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 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 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 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 在那被毁容整容 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 我的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 经历了 400 年的沧桑啊! 几年前被连根移走 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 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庇过多少代家乡子孙的老树啊! 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基,没有身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千年前的陶潜在时空外呼唤如今疲惫的心灵么? 其实对沉沦的故乡来讲,连荒芜也不配,只是一片钢筋水泥的狰狞。 我看不见灵魂的归路,我只隐约听见灵魂的呜咽! (取材于耿立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A.中国的许多乡村建起了成片的高楼,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作者对此深感忧虑。 B.作者有意曲解成语“背井离乡”的含义,是强调故乡在游子心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作者回忆童年在故乡背诵课文时常常仰望星空,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 D.研究生通过造假的方式欺骗台湾老兵,虽然是好意,但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E.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深切的回忆交织着对农村现实的深刻思考,富有批判精神。 17.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分) (4 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 18.阅读本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分) (7 ①文中台湾老兵说 “故乡的土, 是不可以配制的”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简要分析。 , (3 分) ②本文以“故乡的沉沦”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 分) (4 19.文中说: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 ”结合本文,并联系实际或其他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认识和感悟。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 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3 第一部分(27 分)一、 (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D(A 关怀备至、豢 huàn,B 浏览器、咀 jǔ,C 风驰电掣、箴 zhēn) 2.C(A 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 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 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 人混杂在一起)

3.B(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 C“治愈好”赘余;D 不合逻辑, “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 并列) 4.D(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应为“美国作家海明威” ) 5.A 二、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6.B(序:有序) 7.A(A 用来……的。B 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 代词,他的;代词,我。D 副词,表 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 9.C( “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 第二部分(123 分)三、 (共 30 分) 10.(5 分) 予退处林下/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记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萧然移日/所与谈者‖ 惟笔砚而已/故谓之梦溪笔谈/所录惟山间木荫/不系人之利害 【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⑵答对 2 处得 1 分。 ⑶答错 2 处扣 1 分。 11.(8 分) ①终刚强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 ②再而衰 三而竭 ③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④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⑤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⑥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评分参考】⑴每句 1 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⑵回答超出 4 小题者,

只判前 4 小题。 12.(7 分) ①(3 分) C( “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 ②(4 分)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 场景(1 分,要点: “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文“一何苦” ) , 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 “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1 分,要 ) 点: “承上启下”或“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1 分,要点: ) 悲悯) ,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1 分,要点:不满) 。 【评分参考】⑴“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 ⑵意思对即可。 13.(10 分) 【评分参考】⑴写法 2 分。 以小见大。 (意思对即可) ⑵结合本诗具体分析 2 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分析 4 分。 ①观点 1 分。 1 分:观点明确合理。 0 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 3 分。 3 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 2 分:存在一处不足。 1 分:存在两处不足。 0 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 2 分。 2 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 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 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 50 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 25 字(一行)扣 1 分,扣满 1 分为止。 四、 (共 8 分) 14.(3 分) C(A 根本原因是“控制系统发展过于缓慢,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 ;B“所以会低估风 险”与文意不符;D“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于文无据) 15.(5 分) 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1 分,要点: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 用(1 分,要点:相互作用) ,让儿童变为成人。农耕社会青少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大体 是同步的(1 分,要点:同步) 。现在的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1 分,要点:控制系 统发育迟缓) ,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1 分,要点:不同步) 。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 (共 25 分) 16.(4 分) C、D(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曲解文意;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 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⑴答对 1 项得 2 分。 ⑵答案超过 2 项本题不得分。 17.(4 分) 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 分,要点:手法) ,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 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 分,要点:内容)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 分, 要点:主旨) 。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 分,要点:表达效 果) 。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7 分) ①(3 分) 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 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 的真挚情感(1 分,要点:亲情) ,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 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 分,要点:血脉相连) (1 。 ②(4 分)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 分,要点:线索) 。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 (1 分,要点:中国农村)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 分,要点:田 园风貌被毁坏)的悲愤之情(1 分,要点:悲愤) ,引人深思。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 分) 【评分参考】⑴文意解说 4 分。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 “心灵的归宿”等) 。 句意理解 2 分,结合文本解说 2 分。 ⑵联系实际谈认识和感悟 4 分。 ①观点 1 分。 1 分:观点明确合理。 0 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 3 分。 3 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感悟恰当。 2 分:存在一处不足。 1 分:存在两处不足。 0 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 2 分。 2 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 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 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 50 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 25 字(一行)扣 1 分,扣满 1 分为止。

六、 (共 60 分) 20.(60 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一类卷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60~50 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二类卷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49~40 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三类卷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39~30 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偏离题意、

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 50 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 文采的文章可得 55 分以上。 以 40 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 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 45 分以上。 以 30 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 面较好的文章可得 35 分以上。 四类卷 (29~0 分) 以 29 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每 3 个错别字减 1 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 50 个字减 1 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公侯到奴仆,他们的官爵、俸禄、死生(礼仪)的制度各有 不同的等级,小的不得越过大的,低贱的不得越过高贵的,所以上下有序,民心稳定。在这 种情况下(先王)辨明土地、山川水泽、丘陵等不同情形,教导百姓(因地制宜)种植树木、 饲养牲畜; (从)五谷六畜到鱼鳖、鸟兽、材料、工具等资财,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 不全都植养繁育的。按时植养,使用时有节度。这样之后(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 根据他们(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各自的智力和体力,早起晚睡,来治理自己的 产业,并没有(政府)征发(赋税徭役) ,限期交纳,但远近地区都很富足。所以《易》说 “依靠财物辅助自然规律的运行,来引导制约百姓” “备取万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器物把 (它) 作为天下人的利益, (在这方面) 没有谁比圣贤的君主更伟大了”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管子》说,古代(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允许混合居住。士人在学习读书的地 方相互谈讲仁义,工匠在官府里相互议论技巧,商人在街市相互谈论财利,农民在田野相互 谋划生产,从早到晚从事(自己的职业) ,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所以他 们父兄的教导(即使)不严格也能成功,子弟的学习(即使)不费力也能学会, (他们)各 自安于自己居住的地方,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很美味,认为自己的服饰很 好看,即使看见奇异华丽的事物, (因为)不符合他们的习俗, (就)不会接受。由此(百姓) 的欲望少,事情简单,财物充足,没有争夺。在这种情况下,位居百姓之上的君王,用道德 来引导他们,用礼制来统一他们,所以百姓有廉耻之心而懂得尊敬,重视仁义而轻视财利。 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酷的政治而能使国家安定的 大概原因吧。 到周王室衰微时,礼法被破坏。 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彻底破坏, 各国的政治不同, 各家族的风气差别很大。于是商人贩卖奇珍异货,工匠制作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士人进行 违反道义的行为,来追逐时人的喜好而获取世间的资财。诡诈的人违背事实来诈骗名誉,奸 邪的人侵犯损害他人来求取功利, 篡权杀君得到国家的人成为王公, 强取豪夺建立家业的人 成了英雄, 粉饰欺诈为非作歹的人一辈子富足, 固守正道遵循义理的人不能免去饥寒的忧虑。 礼义不足以约束君子,刑戮不足以威慑小人,损丧风化,败坏风俗, (这)是导致天下大乱 的原因。 【附:文言文断句参考译文】 我退居在山林之下,断绝人际往来。想起平日与门客的谈话,不时用笔记下一件事,就 如同与人会面交谈。寂寞地度过了一天天,交谈的对象只有笔砚罢了,所以称这本书为《梦 溪笔谈》(这本书中)记录的只有山间的树木小草,不关系到人间的利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