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世界边缘古精灵贤者 都市边缘的精灵
 

世界边缘古精灵贤者 都市边缘的精灵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2:21 影响了:

  在当今日本文化的诸多方面之中,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可谓最大。从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故事情节,到香港导演周星驰的镜头语言,都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日本动漫的影子。广大观众之所以喜爱日本动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动漫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就好比有个性的人比较有魅力一样,而这种魅力的形成则源于日本民族文化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日本动漫中有很多作品是取材于日本民间传说的,这类作品不但为数不少,还特别受欢迎,笔者在本文中将以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为例,探讨这类作品成功的秘密。
  喜欢日本动漫的人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宫崎骏,他的动画电影风格细腻,美轮美奂,擅长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在巧妙地融为一体,作品中往往有着明显的异域风情,深受各全世界年不同龄层观众的喜爱。但真正让宫崎骏享誉世界、名声大震的是取材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这是一部有着浓郁日本风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不仅创下了日本影史上的卖座纪录,也得到了包括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数个海外大奖,第52届柏林电影展甚至把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千与千寻》,成为柏林影展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项的动画片。借助宫崎骏精彩的表现手法,地域性的日本文化题材显然超越了国家、文化的藩篱,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无障碍地自心底接受。这件事情也再次印证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说法。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正处在踯躅不前的状态,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也十分冷清,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作者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或者不清楚应该怎样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宫崎骏将日本传统题材加以改编,并成功动画化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日本妖怪文化
  
  要分析宫崎骏动画片中的民族传统,我们首先应对日本民间信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日本是当代的妖怪大国,在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在日本人眼中,一花一草,甚至包括常人看来不具有生命的物品,都具有灵性,都可以成“精”成“怪”。现今日本的妖怪种类全部加起来大约有六百多种,千变万化的妖异剪影,正是日本风土民情的浓缩意识。
  在日本文化里,神掌管着大自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不插手管人间事。但妖怪就不同了,它们不但有着奇形怪状,还和人类亲近,并有着与人相似的喜怒哀乐。在文学、动漫、影视等艺术作品中,妖怪经常会出现在人类的世界,扮演着各式各样的正反派角色,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百姓眼中的妖怪之“怪”主要是从大众自身的审美和认识出发,去看妖怪不同于人类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妖怪有着奇特的形状,或狰狞恐怖,或憨态可掬;二是妖怪有着比较长的生命,虽然未必能与天地共生,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肉身的束缚,妖怪一般远远比人类“活”的时间要长;三是具有超人力的法术,如上天入地、变化身形(包括隐身)等等。变身是妖怪常用的法术,在中国故事里也常常提及,就像狐狸变化成人形、孙悟空会七十二变等,据说是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形下,瞬间将身体细胞重新组合所致。法术高强的妖怪不但能自己变身,还能改变其他物体的形态,比如把树叶变成钱,以及化石成金的法术。
  在日本民间传说中,有一类妖怪来自于大自然,它们栖息于水中或者山林,往往以半人半动物的形态出现,吸取天地之灵气,具有超现实的能力,这种能力中常常被称为“灵力”,这类妖怪在妖怪家族等级也比较高。比如河边的河童、山中的天狗、狐、狸子、猫等等。传说平安时代的大阴阳师安倍晴明就是人狐相恋所生,他的母亲是来自山林的白狐葛叶,正是由于继承了母亲强大的灵力,晴明天生就能够看到鬼怪。
  日本的妖怪家族中还有一个大的种群――那就是被称为“物之精”的付丧神:相传一件物品被主人使用到99次就会成为精灵,若遭到抛弃便会产生怨念,于是借由环境的阴阳之变,化身成鬼魅到人间来作乱,这种器物化作的妖怪被称为“付丧神”。例如匙鬼、笙鬼、鸟兜、铜钹子等等,都是半人半妖的形象。日本江户时代由于海外贸易兴盛,从中国大陆运来的手工艺品充斥,因此人们开始不懂得爱惜东西,这就是付丧神最主要的成因。破掉的荼壶、锅子和碗成群结队地在夜晚的街道游行,不小心看到这情景的人都会遭到诅咒而无缘无故地死去――这就是日本非常有名的“百鬼夜行”的灵异现象。不过付丧神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让人们感到无比的恐惧,不久之后人们却将它们当做是一种消遣用的材料,大概是因为付丧神的灵力也强不到哪里去的关系吧。毕竟是器物所变化,当然不如那些来自山林,集自然之灵气于一身的妖怪法力强大。所以现在就算真的碰到了百鬼夜行,只要躲在一旁屏息观看的话,应该不会受到什么伤害的才对。虽然是不怎么可怕的妖怪,但付丧神却大大丰富了日本妖怪家族,很多浮世绘画家都以百鬼夜行为题材作画,江户绘师鸟山石燕和河锅晓齐的《百鬼夜行》图画都是相当有名的作品。这些外形奇特的妖怪也会时常出现在日本动漫作品当中,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给日本动漫增添了不少的魅力。
  在妖怪家族中,还有一类叫做“鬼”。就是那种人死之后,穿梭于阴界和人界之间,飘忽神秘的“幽灵”。在日本这类妖怪的代表有骨女、长壁姬、红叶狩、桥姬、天井下、百眼鬼、数盘子的阿菊等等。由于鬼魂常常身负报仇的使命,是妖怪中比较可怕的种类。鬼魂、阴界和阴阳师的故事也是日本动漫中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并且在近几年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非常精彩的演绎。
  
  二、 都市边缘的精灵――宫崎骏的妖怪世界
  
  作为大师级的人物,宫崎骏除了圆润的说故事技巧与浑然天成的剧情架构能力以外,还特别擅长对日本传统题材的运用,神怪妖异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笔下的魔物造型既简练又亲切,一登场就能抓住观众的目光。许多观众所不知道的是,宫崎骏电影中的绝大多数魔物并不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基本上都取自日本的民间传说,各有来历和出处,只是借助宫崎骏的出色手笔成功动画化,演绎出一个个具有时代感的新奇故事。
  宫崎骏作品一直都在反复强调着这样一个主题: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居住地,那些原本是河流山川的地方都盖起了高楼大厦,动植物的栖息地越来越少,那么,那些占据自然之地的神祗和妖怪又到哪里去了呢?这正是宫崎骏要给我们讲的故事:这些被挤到都市边缘的精灵们正在为了生存而奋斗!
  这些精灵斗争的故事在宫崎骏的许多作品中都得以展现,它们的代表形象有龙猫、狸子、白狼神、麒麟兽、御风使等等,比起前人,宫崎骏笔下的妖怪世界更加绚丽多姿,充满了诡异的魔幻色彩。在美丽幻像掩盖之下,却是血与火的生死之战!《千与千寻》堪称这类题材的巅峰之作,影片叙述了十岁小女孩千寻和家人误入妖怪世界,面对困难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成长起来并最终走出幻境的故事。这部动画片被动漫界人士称赞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动画大师的最棒的作品”。
  千寻的世界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源自宫崎骏对日本传统文化题材的再发掘和再创造,影片中的众妖怪都可以在日本民间传说中找到出处,各有其性格和来历。影片一开始,千寻一家驱车前往的目的地是建筑在原本是丘陵之上的新居,他们进入的妖怪世界是人类20世纪90年代大兴土木建造的公园,但这个地方很快就被不断追求新鲜物质享乐的人类抛弃了,于是公园中被抛弃的物品就幻化成各种妖怪作祟――这不正是日本民间赴丧神的传说的新版吗?在片中我们看到那些桶、筐、碗筷、杵和桕、扫帚变成的妖怪,他们把公园改造成为专门供各路神仙妖怪享乐的美食街和温泉乡,白天杳无人迹的主题乐园,虽已成为荒墟,但一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妖怪们过着如同人类一般的夜生活,再现了一幅幅喧嚣的百鬼的夜生活图景。
  妖怪世界的头目是高鼻大眼,能够展开双翼在天空飞翔的汤婆婆,这个形象来自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天狗。由于天狗是来自自然界的灵怪,所以法术高强,汤婆婆成为领导众妖的头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此外,日本民间传说中的到萝卜神、春日神、牛鬼神、鸡仔神等也在影片中有所展现。宫崎俊将鸟山石燕百鬼夜行绘卷中原本狰狞的妖怪表现得憨态可掬,即不失日本传统,又融入了宫氏个人风格,加上美仑美奂的画风,让这部“宫崎版爱丽斯奇遇记”成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恐怕都不会忘记那个满身泥泞前来洗澡的贵客吧,这个情节也是整个电影的高潮部分。这位客人初来时步履沉重、污秽不堪、臭气熏天,就连法术高强的汤婆婆都没认出他是谁,众妖将其误认为腐烂神而退避三舍,把给他洗澡的任务压在了刚来的小姑娘千寻身上,当千寻在无脸男的帮助下洗净客人身上的污秽时,汤婆婆和众小妖才恍然大悟,认出这位客人原来是大名鼎鼎的河川主人,于是高声吩咐众小妖打开大窗,客人化作一条清水组成的龙,畅声大笑着飞出油屋,消失在灰茫茫的天际。此时再看从这位客人身上洗下来的污浊之物,原来全是人类丢弃的垃圾:脚踏车、电视机、旧箱子、塑料袋……应有尽有。影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在汤婆婆身边学习魔法的小白龙,千寻在患难中与他建立了友谊,并且一直觉得和他似曾相识,最后终于想起他的名字叫琥珀川,是自己小时候曾经掉下去的一条小河的名字――而现在那条河上面盖起了建筑物,失去领地的琥珀川主小白龙也成了妖怪汤婆婆的助手。
  宫崎骏虽然描绘的是妖怪世界,但片中处处可见人类的影子,幻境里遇见的各类精灵,无不在现今的日本有着寓意式的指向: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无法控制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不断侵占、毁坏着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当河川主人这类至高无上的神明都沦落到妖怪世界,与妖怪为伍时,人类还会有什么去处呢?与其说《千与千寻》描绘的是妖怪世界,不如说是人心欲望和邪念的世界,据说万古久远的传说中,人类与妖怪的对峙,是光与暗的斗争,光明取得了胜利,也埋葬了黑暗。但人类擎着文明的火炬,睥睨远古万物,自以为黎明的曙光击败了魑魅魍魉时,却不料想自己的心也变成了鬼物。
  宫崎骏运用出色的表现技巧对日本传统妖怪文化进行再创造,营造出一个个荒诞离奇、充满寓意的异世界。这不仅是他的作品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他“再造鬼话”的高超技巧,也为日本动漫打开辟广阔的前景。
  
  三、反思:走出“中国式动漫”的误区
  
  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动漫人致力于本土原创作品,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央视《哪吒传奇》、《小鲤鱼历险记》等动画片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在编剧上注重吸取古典民间文学的精华,富有浓郁的民族性,成为小朋友喜爱的作品。但多数国产动漫作品在如何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题材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什么是“中国式动漫”存在着误区:一是直接套用传统民间故事,将其直接“动漫化”,这样做虽然看似很有“民族味”,却很难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二是受境外作品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影响,也去毫无根据地架空幻象,捏造出一些子乌虚有的神仙鬼怪,观众不知道这些鬼物从何而来,自然也就不会喜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发掘和再创造。“再创造”不等于直接使用,而是加以合理的改编。我国历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特别是那些来自民众的文化遗产,为艺术创作提了供丰富的资源。创作者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应融入个人的智慧和想象力,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百鬼夜行的题材曾数次出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片中,但每一次都有所演绎。《百变狸猫》中狸子们所变成的鬼怪基本上保留了鸟山石燕的造型风格,可是《千与千寻》中的妖怪却颇为时尚,它们由现代都市人们所使用的器物变化而来,衣着光鲜,洗的是桑拿药浴,乘的是电梯火车,活脱脱的一群“当代妖精”!一下子就能抓住观众的心。相比之下,《西游记》题材在国产动画片中也被反复使用,先后有采用了手绘动画、三维动画、Flash等表现形式,但改来改去依旧是大闹天宫、西天取经的故事,不仅观众看腻了,猴王也演累了。
  其次应避免毫无根据的想象和作品抄袭。从上文可以看出,宫崎骏动画想象力丰富,但他笔下的魔物大都取材于日本传统文化,并非架空幻想而来。这些古老的故事和形象已经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能表现出民众最关心、最感动的事务的形象,具有超乎寻常的魅力,更能唤起现代人的情绪波澜。我国几年前曾热播的动画连续剧《小糊涂神》由于缺少传统文化背景,没有得到广大观众的心理认同,虽然制作精良,也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而作品抄袭不仅存在道德问题,还会引起热心观众的反感,比如从小看着《机器猫》长大的青少年会对国产动画片《天眼》极不买账。
  三是改进动漫人才的培养模式。成功的改编往往源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一个优秀的动画师往往也是一名出色的民间文艺研究者、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早在宫崎骏之前,日本动画大师水木茂也是特别擅长运用传统故事题材,他对日本民俗、神话、传说极感兴趣,平生走遍日本各地采集、写作、绘画,他的作品大多以妖怪故事为主,著名的《鬼太郎》是他最受欢迎的动漫作品。可以说水木茂是一位具有民俗学理念的动画大师,也是日本动漫工业波涛中,引领妖怪浪潮的先锋人物,而在日本动漫领域这样的人物绝不在少数。目前中国高校在在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和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笔者毕业于中国动漫教育基地之一的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感到目前的动画学院所学习、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绘画技巧和动漫技术,动画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国内动漫业界、绘画界交流比较多,但和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之间交流很少。这种做法就好比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创作源泉的缺乏必然导致创意的枯竭。相反的是,许多国外的艺术创作者却非常热衷于深入中国民间,从乡土文化中挖掘创作的母题和表现手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要发展中国的民族动漫,还需耐下心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从民族文化遗产中寻找民间传统中真正能代表中华民族性格的特征,并加以重新梳理和再创造,一方面现代新的艺术形式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否则我们的创作就会沦为机械的模仿和盲目的追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透过现在媒体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焕发出新的光彩。惟其如此,才能打开中国动漫自身的民族之路。
  
  参考文献
  1. 《日本动画五天王》 傻呼噜同盟著,大(台湾)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
  2.[台湾]《妖怪玩物志》叶怡君著,远流(香港)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
  3. 《传说日本》 [日]茂吕美耶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4. 《神话与鬼话》[俄]李福清(B.Riftin)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
  5. 《阴阳师》[日] 梦枕貘著 林青华译 南海出版社2005年4月版
  6. 《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尚会鹏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7. 《钟敬文文集――民俗卷》 钟敬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栗文清:中央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 赵 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