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电影摄影师会所之梦】摄影师之梦
 

【电影摄影师会所之梦】摄影师之梦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1:54 影响了:

  在北美影视圈,人们经常会以我是电影摄影师称谓,并以此为荣。就连得过三次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大师斯多拉罗都说:“我不是摄影指导,我是电影摄影师。   通常,人们会认为只有拍摄电影的人才能称之为电影摄影师,而使用摄像机的人就是摄像。然而,在这个专业圈里真正定位身份的不是你使用什么设备,而是你的技术。如果在一个充满摄像师的电视台里,你声称自己是电影摄影师,那就是鹤立鸡群的佼佼者,是绝对在作品中能让人刮目相看的王者。当然,定位一个人是否为电影摄影师并不能仅为自诩,那要看你是否有电影摄影师的技法和感觉。我们说,电影摄影是包括照相在内的摄影行业的最高端,因而,电影摄影师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称号,而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群中的荣誉桂冠。所以,在北美的影视圈非常流行以电影摄影师自诩。从这一点看出,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人们至少在渴望和追求。当你身边的人都认为你就是电影摄影师后,当你的身价是以电影摄影师的标准计量时,你当然就牛气就自豪。
  另外一个本行当最令人向往的,就是加入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如果你能被接纳为会员,毋庸置疑,你就应该是大牌电影摄影师,因为一个人只能有协会中的顶级大师们认可的作品才有资格被考虑接纳。以上所提的斯多拉罗和中国著名摄影顾长卫都是其会员。
  以上是我们在走访加拿大凯威森北京分公司经理李督砚时,他滔滔不绝讲述的一些在北美影视圈的感受。他接着说道:“这说明在国外人们对电影摄影师的尊重与追求。至少体现了电影技术的概念普及,这非常有利于整体制作水平基础的提高。无论你使用什么设备,多向电影制作水准看齐并借鉴,无疑会有所帮助。先从鉴赏开始,再到模仿,消化后再加入自己的创新,那就可以升华。”
  我们本想让李经理介绍一些凯威森公司的产品,没想到他满嘴挂的都是电影摄影师的理念,而对于他们公司的产品却很少提到。因为他一再说,“意识是最重要的,有了电影摄影师的感觉和追求,就能有更多的想法,才会有对附件的需要和正确的使用。所以我们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普及电影摄影技术,让国内的同行们开拓眼界,熟悉国外的制作经验,走捷径,大幅度地提高。当前电影设备越来越便宜,以至于个人都能承担得起,这使得电影制作得到了相当大的普及。甚至在美国用照相机都能拍摄2000万美元投资的大片,这怎能不让人称奇?过去恐怕做梦也想不到。正因如此,在国外掀起了一股个人投资风潮,即便在目前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那些靠卖有24P高清录像功能全画幅照相机的厂家却赚得钵满盆溢,这更带动了照相发烧友们从照相转向摄像的浪潮。那些人大有不吃不喝也要把自己浑身上下装备得‘张牙舞爪’的阵势。”
  我们请李经理预测一下中国的市场,他笑一笑后说道:“我感觉中国目前落后国外十年。我不是说主机设备的先进性上,而是指附件的应用和电影摄影技巧的发挥上,特别是在普及层面上。中国有以张艺谋为代表的高摄影技术型作品,毋庸置疑水平不低,但是在一般电视台的层面上,要落后许多。这正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通过努力,先做普及面意识上的提升,打开人们的眼界,先从见识开始。因而我们目前在做三件事。第一是把《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介绍的中国来:第二是建立中国电影摄影师网:第三是组建电影摄影师技术会所。”
  李经理介绍说:《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创刊于1920年,是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会刊,也是世界电影摄影的顶级专业杂志。它是世界摄影大师们的手中资料和沟通媒体,更是各国专业电影摄影从业人员的必读刊物。它向你介绍世界电影摄影的最新动向,艺术鉴赏,技术设备以及拍摄技巧。但在国内,三年前却很少有从业人员能够真正接近它,了解它,读懂它。
  直到2007年8月,我们通过加拿大凯威森总公司与《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多次沟通,最终达成协议,正式翻译该杂志,并以会员内部资料的形式向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会员发放。到目前为止,《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中文译本的读者已经包括北京、上海、长春、西安等各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北京等各地电视制作中心等在内的顶级技术单位以及众多的电影摄影专业人士。
  第二项,创建中国电影摄影师网。
  这是一个公益网站,专门为中国电影摄影从业人员创建的技术信息和资质搜寻网站,旨在建立一个中文的电影摄影资料搜索系统,让全世界所有以中文为母语的电影摄影师们有个行业信息基地。这样,可以使有需要的人更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和技术支持。例如,人们可以敲一个电影摄影师的名字,找出其所有作品;或敲进一个影视作品名称,找出摄影师是谁:还可以在此找出世界所有电影节的详细资料,等等。
  同时来访者也可以通过本网站进行横向交流,把其想要说的话和想介绍的技术与全世界的同行们交流或分享。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向我们的同行们提供个展示窗口,让全世界的同行们相互了解,以找到更多的探讨话题和合作机会甚至获奖途径。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中国摄影师们有机会亮相于世界的电影制作平台。
  网站也希望那些为电影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大师们设立永久的纪念园地,同时为电影行业的同事们建立一个友情平台。大家可以在此保持联络,寻找旧友或同事,并把大家的难忘之情长期在此保存。
  第三项是创建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随着中国社会人事体制的改变,越来越多专业影视摄影人才成为无挂靠单位的自由职业者。如今的电影制片厂根本就不再接收电影摄影师,甚至有些很有名望的大牌摄影师也没有挂靠单位。这种情形与国外相同。但是国外有电影摄影师协会,而中国的学会由于没有支持资金,根本无法运作。因而我们希望组建一个中国电影摄影师的技术会所,为有需求的同行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服务。这不是一个学术单位,仅是一个服务性的机构。“不管怎么样,总比什么都没有强。”李经理戏谑地说到。
  
  虽分身乏术,但始终乐而不疲
  
  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于2004年起开始为《美国电影摄影师》做代理,向国内发放英文原版。但经过三年时间,发现很多人根本无法看懂。2007年,李经理决定将它翻译成中文。最初的阶段,李经理专门从外语学院招聘了一批八级翻译,但后来发现这个方法不可行。对于电影摄影不熟悉的人,会经常把一些名词、概念弄错或译反。这样,反而使得一些朋友本来捧着英汉词典还能看明白的文章,翻译成中文后,反而看不懂了。李经理说,其实一些单词译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电影摄影师》作为一本全世界顶尖级的摄影杂志,很多观点和理念是非常新的,如果译者不熟悉该业界的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很难理解掌握原文宗旨并且能够准确翻译的。所以,从2009年3月开始至今,李经理都亲自进行审验。   李总身处电影摄影圈多年,深知这个行业中,对于翻译国外杂志的任务,是“能干的人,没时间:有时间的人,不会干”。因为这其中要求翻译者,最好在北美,乃至北美的电影圈有过相关的生活、工作经验,对于一些概念要比较明晰,环境比较了解。这样再翻译起来才会准确到位。而国内面临的现状是,大量从事电影摄影的人员英文能力很有限,即便一些从海外归来的摄影也未必能完全看得懂,毕竟专业杂志里的英文是出自那些高层面创作人员之口,难免有些连洋人都费解之词,这就需要依靠凯威森加拿大总部洋人专家的帮助。而国内有志于电影事业的专才,又更加倾向于电影拍摄工作。像电影学院这样具有一定师资力量的专业院校,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本不能参与翻译工作。所以才导致了如此重要的技术资料没人翻译的遗憾局面。说到这里,李总无奈地说,自己分身乏术,真有些“骑虎难下”,不过他还是非常高兴能够为同行们做这些。他觉得,只要广大读者和从业者认为对他的工作有所帮助,他就非常乐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电影制作技巧的提升,发挥一些作用。
  
  赢得认可与尊重是最大的荣耀
  
  李经理在说起《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时,滔滔不绝。他说,以电影摄影的技术基础为例,电影摄影有四大手段,分别是光、色、运动和构图。光,是电影摄影师最为关注的一个拍摄要素:如何运用色彩并通过它传递情感和暗示含义是其次重要的。《美国电影摄影师》从电影摄影的技术方面进行全方位阐释,它不仅适合摄影师阅读,同时也适合导演、制片、美工、特效,甚至后期制作等电影制作工艺中的各工种人员阅读,可以说涉及面非常之广。而且,这本90多年来的“常青树”杂志兼具技术性与趣味性,一些大片拍摄期间的小花絮也会在杂志中有所爆料,非常有趣。还有国内人根本不了解的美国电影制作行业的苦恼和现状。例如,别以为美国人都有钱,出手都大方,扣扣索索、捉襟见肘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应付缺钱的窘况,各种怪招数照上,土得掉渣的方式无处不在。也许这会给我们国内的同行一些启示和教育意义。当然,杂志中记录的大制作和名片更有震撼力和学习的地方,最重要的还在于它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无人能比。
  李经理还告诉我们,杂志中不仅提到电影制作,还提到很多设备方面的内容。这本杂志作为全美第一线的影像技术杂志,任何一个厂家发布了,一款新的设备,是一定会先到《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报到”的。同时,他本人也经常从杂志中获悉很多北美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等最新情况。李经理说,“渐渐地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杂志上很多电影摄影师围绕某部影片侃侃而谈成功经验,看上去‘胸有成竹’,但是实际上,他们在拍摄之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拍摄方案,很多‘经验’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才总结得到。大家都知道,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不断地创作、创新和改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在开机之前,就已经有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然后滴水不漏地去执行。也许直到最后杀青的一刹那,摄影师和导演还在想,刚才的镜头如果用另外一种手法。是不是更完美?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他重拍,他会在哪些方面进行更好的完善。很多时候,就连杂志上一些电影拍摄的光位图也是经过最后完善,才呈现在纸面上的。”
  第三,从技术上来讲,电影的拍摄一个是硬件设备,另一个就是创作意识。一般来讲,在影视类学校,例如北京电影学院这类高等学府,学生进入学校之初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所以更多时候学习的,其实是影片分析,是创作意识。学生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之后再去模仿,向好的方向努力:最后才是加入自己的意识与创作,制作出自己的东西。《美国电影摄影师》这本杂志,就是在给大家指明一个方向,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
  李经理把这本英文杂志介绍到中国之初,采用的是“免费赠送”的方式。由于语言障碍,即使“授人以‘鱼’(杂志)”,也达不到“授人以‘渔’(创作技术)”的目的。随后,大批得到英文原版的读者强烈要求出中文版,但是这不可能。所以李经理才想到了“中文译本”这个折中的方法。虽然以“中文译本”面目示人,可以使更多摄影爱好者从中受益,但很少有人能够想到杂志译本的背后,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付出了多少努力。由于是外文杂志,每一期都要千里迢迢从美国寄到国内。之后,还需要组织国内人员统一进行翻译。抛开人员、运输这些经济账,每期译本都需要李经理亲自校验的精力也是一般人投入不起的。即使后来将杂志译本作为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会员内部资料,有需要的从业者或电影行业从业者入会缴纳会费,与维系支撑译本的基本开销相比,也仅是杯水车薪。
  当我们问李经理,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与财力去维持这个中文译本,他的得失时,李经理说,一般生意人,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得失。《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虽然赔了很多钱,但这本杂志却为他赢得了业内的认可与尊重。这种尊重是钱买不到的。这么说,可能让人觉得他有些“书呆子气”,但他真的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这本杂志开阔国内摄影师的眼界,从而使国内电影事业的发展有所提升。他说,他希望把这件事情继续下去,也非常希望能够在社会上寻找其他渠道,最终做成图文并茂的正式中文版杂志,让它在行业内发挥更大的功效和社会价值。
  
  电影梦 从一线走向幕后
  
  李经理曾就职于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中他发现,仅有简单的主机,在创作上不能满足摄影师一些特殊想法。他说,其实这个想法未必有多么复杂,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条件受限。举例来说,想要完成一个在卡车上拍摄的镜头,当年连一个吸盘都没有,无法把摄像机架在车上,这样就无法完成镜头的拍摄。摄影师需要一个简易的架子,把摄影机拧在汽车的保险杠上,减震器等等很多设备根本没有,可就是这样简陋的设备,在当时都不具备。当年他也只是听说过,国外有斯坦尼康一类的配套附件。李总回忆到,当年国家外汇紧张,电影设备又非常昂贵,能够购买一台国外进口的二手摄影机已经很不容易了,何谈电影附件。在他的回忆中,当年像北影厂这样的大厂都很少用到附件。印象中所谓附件就是一个变焦用的伺服器,连遮光斗都是用洋铁皮自己敲出来的。1986年,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特鲁齐执导,中、意、英三国合作拍摄《末代皇帝》,有国外的摄制组进入的时候,他们才“开了眼”――这才发现,原来镜头前面“那么热闹”,有滤色镜调节器,跟焦器,滤色镜是几十片成套备用的,包括他们的光源都是不同于国内当时使用的点光源灯,现场全是一排排巨大的散射光源。
  李经理说,后来他到北美之后发现,国外拍电影是必须有“专业架势”的,至少形象上要“很型”。但我们国家过去拍电视的时候,只有一个裸机,和拍新闻的机器没什么区别,就感觉特别简陋,开句玩笑的说,就像是“家庭录 像”。附件系统在北美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凯威森从1992年开始介入电影电视市场,力求更多摄像专业从业人员都能够用上电影设备。李经理提到,在北美的电视制作中,大家最忌讳的是摄像机的画面生硬感。摄像机拍摄的虽然清楚,但清楚得很难受。拍过胶片的人都明白,真正好的电影画面不是仅从清晰度来评判的。清晰度只是评判标准之一,更重要的是一个软性指标――画面看上去是不是舒服。举例来说,很多刚刚入门的人对滤色镜的理解有所偏差。他们认为,有了滤色镜,就能够把颜色拍的更加漂亮,其实不完全正确。在电影拍摄中,除了色温外,滤色镜经常用来调“偏”,而不是调“正”。从故事片创作角度来讲,一个准确的色彩还原不叫创作,因为电影画面需要用色彩来阐释情感,寓意某种含义,而非简单地记录生活,除非你在拍真实性记录片。电影人还喜欢在前期拍摄时用滤色镜来降低那些生硬的细节,从这个方面来说,就需要很多辅助手段来达到艺术所追求的画面感觉。
  
  凯威森 为电影情结而生
  
  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发展,电影摄影、电视摄像、静态摄影类产品类的融合度也越来越大,价格也更加平易近人。对于一部分从业人员来说,原来也许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电影摄影工业,不能按照电影工艺来操作,但现在却可以通过能拍摄视频的照相机就能轻松体验一把当导演和电影摄影师的感觉。
  李经理说,现在可以玩电影,能够玩的起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天的局面是他们当年完全想象不到的,是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的。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做电影摄影师,到90年代出国后加入加拿大凯威森公司从事影视拍摄附件的研发和制造,在这一行当转眼已经二十几年,从只有电影摄影机,到DV的兴起,尤其是照相机介入到电影行业,可以说让他们有些应接不暇。随着很多电影制作人员进入电视制作领域,他们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要求相对会比较高,也就需要大量的附件设备。
  谈到摄像机附件产品,李经理提到当今国外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好莱坞有人打出这样的宣传词:“我们要让摄像机成为套装设备的附件。”也就是说整个张牙舞爪的设备中,主机仅有中心一点,看起来反倒像是为附件配套的。这真是一个喧宾夺主的年代,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当然,这是我们行业中戏谑的笑话,大家听后乐一下就完了,别太当真。
  其实凯威森产品追求的是四大要点:高适配性,多功能,低价位和专业形象。有人戏谑地称凯威森的电影附件“装饰性很强”。李经理对此丝毫不避讳,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像不像,三分样”,就是说专业电影机要有它配套的样子。可以想象,一部外形与家用Dv类似的Dv机,尤其现在的照相机,影像质量非常之高,有的甚至可以达到4K标准。但外形却相当不匹配,这会让拍摄者和被拍者都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些尴尬。所以他们首先要把拍电影的“阵势”造好,决不能因陋就简。现在看来,这种“架势”虽然有形式的存在,但不可否认,专业人士需要感觉上的支持,一个威武的设备能增强摄影师的自信心,特别是刚出道的小摄影,这个定论在国外一样成立。有的人不会使用也要武装上,至少小生意给人家服务时收费不会被质疑。这听起来像是玩笑,但是它却是现实。当然,钱不会白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会明白怎样使用和价值所在。有配套设施的辅助,拍摄时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影片质量就能有相对的提升。而且对于摄影师来说,电影是一个不断思索和创作的过程,很多过程需要尝试,设备准备越齐全,能够应对的情况也越多,给摄影人员发挥的空间也越大。
  采访期间,李经理带我们参观了凯威森的展厅。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北京CBD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凯威森使用写字楼中的一整层,却用一半的空间做了这样一件展示在,实在不可思议。李经理解释说,凯威森公司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更像一个“设备研究所”。这个展厅不是专门为卖产品准备的,而是为电影摄影师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场所。凯威森的附件供应仅是技术会所为会员服务的一部分。在这里,他们经常提供一些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的稀有部件。越是别人亏本不造的,他们就越有。不是为赚快钱,而是为打造大全,应电影摄影师之所需之所急,为摄影师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完成他们的创作设想。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标,也就不会有《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中文译本,而且全世界门乎所有的电影摄影教科书都展现在此。这听上去似乎也有些“书呆子气”,但他却希望能够更多地通过这个展厅,在摄影师与电影产业之间搭建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也能够更加专业地把凯威森产品作为支持电影摄影师,电影事业的一个具体行动。
  李经理说:“过去,很多摄影师需要设备都要到国外预定。耽误时间,耽误拍摄,或干脆就赶不上拍摄,很误事。他的这个展厅里,通常都按照1:20的比例存储着电影摄影附件设备,便于适应摄影师的需求,为他们随时提供设备,让他们可以随时出发。
  李经理还提到,他们从不推销产品,更不自吹自擂,所以看不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和令人生厌的吹嘘。在国外,产品广告中是没有什么保证质量、省优、部优、驰名商标再加一大堆证书的。质量不好能卖吗?那应该是起码的准则,根本不用说。至于驰名商标应该让别人去讲,而不是自己提,否则就叫吹牛!“反正我从来见不到像索尼那样的公司会用上面所提到的陈词滥调,反而那些吹得越多的公司越会让人生疑。我们在这呈只是讲述产品如何运用,介绍产品的性能,并且会尽量给摄影师提供最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我会很直接地向摄影师介绍到底该如何省钱又好用。如果真的能够对摄影师有所帮助,所得到的褒奖远远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李经理还告诉我们,每个产品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他们的产品今天能够在世界上得到认可,也经历过很多的弯路,做出了很多改变。凯威森的产品还有一个特点:绝不能仅可用在一款机器上,要能通过转接安装在世上所有的摄像机上。这样就不会过时,或客户升级机器后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附件。
  除考虑到产品本身,凯威森还考虑到了价格因素,尤其是现在这个摄影、摄像设备越来越便宜的时代,这就要求附件必须有合理的、客户能承受的价格。如果我们沿袭以往的专给胶片设备配套的价格,就会导致今天的主附倒挂局面,也就是说附件贵于主机,这让人很难接受,更别说那些私人投资,把饭钱都掏出来的伙计们。但是附件这个行当最大的麻烦是研发资金。一个成熟的设备,从设计到最终完善再到开模具制造,成本可想而知。但是销量呢?可能仅是摄像机的千分之几,这就是大的厂家不要做的缘由。再一点就是行销成本非常高,否则在国外没人去作你的代理。按照原来大家的理解,电影市场就是金字塔的顶端,非常窄。凯威森公司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够使更多搞电视设备的人能够用得起电影拍摄的相关设备,但无论如何当初也预计不到,现在会制作生产为照相机配套的设备。当然,这也让凯威森在世界各地的市场氛围越来越大了,即便在当前的大萧条时期,其他同行的销售大幅滑坡时,加拿大凯威森的业绩还是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李经理说,凯威森现在有1000多种配件,我们的口号是:“我们不是简单地制造设备。而是为业界提供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仅是硬件的还有软体的。我们希望业界能更多知道电影摄影师北京技术会所和电影摄影师网,而非凯威森。为中国电影摄影师打造一个受人尊敬的平台是我们的梦想。如果有人有兴趣与我们合作或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登陆www.省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