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及其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领域及其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6:52 影响了:

  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化研究,是符合环境艺术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的。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呢?大家普遍的观点是,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向各国积极开放国内的教育市场,以及充分地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上安排和教育技巧的实施方面要吸取国际上交流的经验。它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生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它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国际化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促进学生对国际文化的理解。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
  
  1、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上个世纪政治、经济、高新技术等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我们所面对的市场变成了整个世界,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也变得更强大。一切资源在全球化的驱使下,得到更好的配置,使得世界各国在多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样,全球化也推动了高等环境设计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国与国之间教育资源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各国的教育市场全面打开,各国共享教育资源,这同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重点。
  2、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1)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经验
  不少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设计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在日本,上个世纪政府就开始积极关注日本设计,成立专管部门、颁布设计标准法规、组织设计交流、政府安排设计战略,使日本的现代设计提供了日本人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也促进了日本的国际出口贸易。
  在芬兰,政府介入制定具体的设计政策,把设计看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以通过开发设计教育和研究,来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2)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做出了一些贡献。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开创了在中国艺术院校首次中外合作办学的先例。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应制订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培养目标,它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国际设计观念及国际设计意识,加强国际艺术设计理念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注重在艺术设计中尊重各国环境的特定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英语的培养。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开放型”办学之路
  
  “开放型”就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设计活动与社会、市场和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教育和社会实践及时能动地交流,促进学校的教学活动社会化,科研设计市场化,学校交流国际化,形成学校设计教育与社会和经济更加紧密的依赖和促进关系。“开放型”环境设计教育模式具体的做法不是单一的,而应视本区域、本院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各种选择和实验,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形成各自的特色。“开放型”不能理解为只是一种形式或方法,而是一种观念和能力,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和开放的活动能力。无论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还是学生、教师都应具备这种观念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融会发展本领域中人类智慧的最新成果,才能处于社会潮流的前列,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1、“开放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1)这种教育能及时接受社会信息,并迅速直接地掌握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
  (2)“开放型”环境设计教育不但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有选择地、能动地吸收知识,强化自学能力。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特别是在实践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课堂学习效果,使课堂知识与来自社会、生产和市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
  (4)有利于教师吸收、融会、发展世界上环境设计领域与相关领域中的最新知识和成果,不断丰富、充实、更新环境设计教学内容,有利于发现新课题,研究新领域,开设新课程。
  (5)能够使教育与社会之间形成相互交流、补充、协调和促进的关系,增强环境设计教育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符合教育向社会化发展的方向。
  (6)有利于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设计成果直接商品化,及时转变为生产力,进而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7)使设计教育能够借助社会的力量,形成自我调节、自我装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
  2、解决好“开放型”与传统设计教育的关系
  传统封闭型的设计教育观念与市场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并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设计教育要向“开放型”转变,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市场,必然要考虑经济利益的目标,但由于市场消极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置教学和教育发展于不顾,甚至脱离学科的内容和要求,出现只顾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对此,一方面,绝不能因噎废食地否定“开放型”办学的方向,而屈从于旧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市场的短期效益和教育长期目标之间的矛盾,化市场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探索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型”的办学规律。
  3、着眼于世界的“开放型”办学之路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特别是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中,世界各国及时迅捷地交流,使各个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设计教育也在这个大交流中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环境设计教育必须面向世界,进一步强化开放的意识,提高开放的活动能力,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不断研究掌握新的交流手段和方法,形成着眼于世界的“开放型”大交流的办学环境,使我国的环境设计教育全面加入到世界性的大交流中去,以逐步缩小差距,尽快地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的设计教育发展水平。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改革
  
  1、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意义
  在环境设计教育国际化观念下,设计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强调本土文化教育、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教育等等,同时还要强化外语、计算机、数理课程等基础学科的教学,能使学校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质量具有国际可比性,增强学生在国际设计市场的竞争力,这是各国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环境设计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设计教育对文化知识的要求不高,以致社会上出现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转学美术和设计的现象。对于入校后文化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学生,更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适应国际化的需求。
  数理课程能帮助我们理性和更科学地思考与创造;语言能帮助我们促进国际间的设计交流;计算机的大容量信息和方便快捷的处理功能,可使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反省自己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和设计知识结构。
  2、“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转向“开放型”,绝不是否定课堂教学和课堂知识,也不是说只要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就是“开放”,更不是某些短期效益行为,而是要以开放的观念,探索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和教学新模式。所以说设计教育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是一个质的变化,却需要一个量变过程。一个从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到观念、体制、机制到行为的综合性转变过程:一条开放延伸到社会和企业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总之,实现环境设计教育向“开放型”的全面转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呼唤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1、教育内容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的原因
  (1)艺术与设计事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
  纵观20世纪,国际艺术思潮或艺术主义几乎没有不受惠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有的利用材料、有的利用方法和技巧、有的利用新观念或新视野、有的利用新的动向趋势或整个生存环境。印象派的辉煌正缘于发现了色彩中的科学性;而高科技派建筑与智能空间更是以巧妙、合理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而得名的。如法国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香港的汇丰银行、日本的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美国的丹佛机场等都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经典建筑。
  许多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开设是在科学的基础上纷纷发展的。如透视学、光学、建筑学、色彩学、电脑论、建筑力学、生态学、结构工学、材料学等等。
  (2)学校教育内容应有助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成员相互理解
  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同情,从而促进学生国际主义义务感的发展,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承担国际义务。对于从事环境设计的教师和学生更要适应国际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要突破观念和文化差异的障碍,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挥作用,为促进国际交流发挥作用。
  2、处理好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多元化的关系
  (1)多元化意味着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观点,国际主义意味着我们的共同点和我们的差异可以对我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基本创造性产生重大影响。分享我们的创造性必定使我们每个人受益。
  (2)国际化不能变成“美国化”,否则,中国高等环境设计教育就可能丧失民族性。本土化、多元化不能代替国际化,不能成为落后体制、拒绝先进文化的理由,国际化也不能取消本土化,排除多元化,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