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湿地生态与“龙”文化 湿地生态文化
 

湿地生态与“龙”文化 湿地生态文化

发布时间:2018-12-27 04:51:11 影响了:

  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华夏“龙”文化,至少已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龙虽是虚拟之物,但绝非凭空捏造。起初,龙仅是一种夸张的蛇。到了汉代,作为祥瑞灵异之神的龙,已具四足。有人认为蛟即是龙,楚大夫屈原在《九歌》中早有“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的诗句,从古文字看,“龙”字形如恐龙,但更似蛟鳄,这是一种曾分布于中国华南湿地、体长约十米的古老鳄类,可惜随着人类对湿地的破坏和对动物的过度猎取,最后一只蛟鳄已于1912年在香港灭绝,中国境内从此再无蛟鳄。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龙是自然现象与社会象征、现实世界与抽象臆造的集合体。在远古,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动物图腾,黄帝统辖各部落后,成为总酋长,便会盟各部落,结合各种图腾动物的特征,拼组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鳞似鱼、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腹似蛰”的神通广大的共同图腾:龙。《说文解字》中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能登天、秋分能潜渊”。作为华夏民族亲和力的代表和中华民族追求天、地、人合一精神的象征,龙,便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图腾。
  尽管龙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终究离不开水――湿地,至少,在人们的灵魂深处(传说龙宫在海底)是这样。古代中原,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潭池渊泽,均有龙王之庙,所供龙王司职该地的旱涝丰歉。在中国,龙王庙几乎成了与自然湿地形影相伴的一道人文景观,那么,我们又如何看待湿地与龙现象的一致性和互利性呢?
  湿地是地球上仅次于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场所,龙的形态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这便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湿地是地球上惟一的四圈交汇之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龙则下可潜渊、上可驾云、遨游四极、俯临八荒,便表现了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生态上的多样性;湿地作为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的栖息地,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物种的重要基因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且变化无方、物不能治,恰恰体现了这种遗传上的多样性。
  那么,曾经是凝结炎黄儿女情愫和认知纽带的中华巨龙,是否也可作为亲和人与自然、人与湿地、人与动物关系的精神纽带呢?其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湿地有关的诗文早已是浩如烟海,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俯拾皆是。湿地,不仅是经济的、科学的、游憩的资源,更是哲学的、宗教的、诗歌的源泉。湿地对自然生态的稳定意义和对人类心态的慰藉作用一样,却被现代人忽视已久。
  现在,人类正以“文明”的技术力量,冲击那曾经哺育文明的湿地。湖泊干涸,草木枯萎,物种绝迹……“一江污水向东流,载不动,许多臭”。须知,自然不仅是万物滋生的襁褓,亦是人类重获新生的摇篮,尽管我们在不可避免地与自然对抗,但若远离自然,我们亦将失却生存的根基;没有湿地的润泽,我们的灵魂亦将居无定所,人的心智就会像失水的湖泊一样枯槁,人的感情就会像沙化的土地一样漠然。面对作为生命源头和古老乡愁的湿地,回望那在水一方的龙王庙、渔歌唱晚的催眠曲、雁字当空的老词牌……能否唤起你对往事流逝、自然隐退、信仰迷失的惊悸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