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反思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5:50 影响了:

   [摘要]: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而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问题 情景教学 学习环境
  有人认为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也有人认为好的情境应该是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还有人说问题情境必须体现“数学性”。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看到有些教师往往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创设情境,而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
  1.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
  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让学生从问题中感受生活,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自主探索解决途径,自主去解决问题,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去理解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能力。所以我们在创建问题情境时首先需要考虑通过情境的创设希望学生获得什么数学?情境所服从的内容的数学核心是什么?因此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为着力点,一定要关注教材,情境中一定要有“数学问题”,千万不能因为情境而丢了数学。
  2.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切合学生的实际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给知识赋予一定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情境创设中的背景信息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合作学习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所以教师要力求创设一种小组合作协同解决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同时,合作学习,还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4.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的本质不应是简单地“给予”,更应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获取”。课程作为一种发展活动,必须人人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所以有效的教学情境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个体地位与作用,使得教学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5.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时代性
  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教材,应抱着尊重、理解、充分运用、改造创新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能让教材束缚自己的教学与思考。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二、问题创设
  一节课既是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过程,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的思考和发言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的灿烂和兴奋。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题教学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问题创设的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
  1.创设活动性的问题情境
  活动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组织活动是营造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如在整式同类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和实际中的例子相比较,把数学分类的思想形象化,在课堂上让学生就一些生活用品、水果等进行分类,这基本就是一个游戏,每个同学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这时抓住时机自然的过渡到同类项的定义上来,这样不仅使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不在抽象,同时让学生接触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2.创设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认知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知识,有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旦接受也会被学生牢牢的掌握。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巧妙设疑,让数学课贴近生活,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这个“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这里又是数学的事,“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长度和梯子的影子这两条“边”的比的大小问题,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研究三角函数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多了。
  3.创设故事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学生的路子。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的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的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
  4.创设障碍性的问题情境
  有些新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展、提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的,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来进行顺应和同化。作为教师,应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分析新的数学知识和已有认知结构的联系,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创设障碍,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例如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教师首先提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当提出梯形中位线定理之后,继续问:“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使本定理获证?这样以旧引新设疑,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了基础,使学生紧紧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积极思考。
  5.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中,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让学生较多的接触,适当的总结,是有利于学生的提高的。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要找出问题相似的地方,或“形似”(条件或结论一样),或“神似”(方法或解题的思路一样)。“形似”我们称之为一题多变、而“神似”我们称之为多题归一。
  三、结语
  通过我们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在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之后,学生能听其言,入其境,动其情,不仅激发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而且激发了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的意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