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_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探析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_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7:33 影响了: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大学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课程的综合化。作为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山东大学因应了这种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综合环境开展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系列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综合化 山东大学 创新探索
  
  杜威曾经说过:“通过教育,社会却能够明确地表达它自己的目的,能够组织它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明确地和有效地朝着它所希望的前进目标塑造自身。”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前进的步伐时刻牵引着高等教育的脉动。纵观中国高等教育今后一个阶段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所谓综合化趋势,是指培养内容、方法、目标,特别是知识加以综合以提高教育质量的趋势。高等教育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的综合化、学科的综合化和课程的综合化。
  一、大学的综合化
  大学的综合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的综合性大学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一种是通过合并,融合多所大学的办学力量,如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山东大学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等;另一种是大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如上海交通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清华大学1999年建法学院、2001年建医学院、2002年建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年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呈现出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态势。
  二、学科的综合化
  体现为大学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服务面向,推动学科建设向综合交叉的方向发展。这种调整和改革有几种类型:(1)调整合并原有学科专业。尤其是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进行了本科专业整理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创办交叉综合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2000年设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2004年在全国率先创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3)跨学科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通过交叉与融合,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如山东大学以彭实戈院士为首的团队,整合数学学院与经济学院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创立了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数学学科,构建了从本科到研究生多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跨学科、交叉型金融数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三、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改革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等互相渗透,交叉综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具有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技能。如上述提到的我校金融数学学科,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既突出重点课程如倒向随机方程和非线性期望等前沿数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又注重多学科如概率论、统计学、控制论与金融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加强金融实践的培养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四、山东大学利用综合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山东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19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74个,本科专业114个,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军事学等11大学科门类。如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宽口径、复合型、新兴学科人才,是学校近年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设想与举措主要如下:
  1.推进大类和宽口径招生培养。从2004年起,改变以往按专业招生、培养的做法,除了部分特殊专业(如语言、艺术、体育等)外,学校均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先进行一至两年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宽口径培养,到二年级末再进行专业分流。
  2.创办复合型人才培养班。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催生学科交叉的新专业,努力办出特色。如整合能源与动力、生命与环境、经管等学科的力量,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合作,新建工业生态专业;艺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合作,共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动控制工程与生命、医学等学科合作,建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总结金融+数学、英语+法学、英语+国政等实验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学、计算机、外语三个平台,搞好“嫁接”。如计算机与美术、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等结合,外语与国际贸易、新闻学结合。面向校内外学生举办双学位班和辅修班。
  3.改革完善课程结构。学校多年来一直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思路,着力建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课等四大类课程,充分体现通专结合、夯实基础的思想。
  4.实施通识教育。依托学校综合优势,拓展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多年探索,逐步构建起了富有本校特色的融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教育为一体的大学人文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两门精心设计的全校学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华传统文学修养》自2001年开设以来,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一系列荣誉,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其中一本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5年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中国审美文化史》、《中国经学概说》、《犹太文化导论》、《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纵横谈》等一大批高质量全校选修通识教育课程备受学生青睐。
  参考文献:
  [1]高荣进.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交通高教研究,1996,(4).
  [2]樊丽明.开放、综合、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3]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8,(9).
  [4]蔡克勇.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下).理工高教研究,2002,(5).
  [5]刘向信.漫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中国高等教育,2009,(22).
  [6]王英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中国高等教育,1999,(5).
  [7]甄朝党.论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