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引入助读资料,激活语文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游戏
 

引入助读资料,激活语文课堂:初中语文课堂游戏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4:30 影响了:

  最近,我校主办了一次校际“同课异构”活动,来自三所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我有一个梦想》一课。三位老师的教学策略不同,教学风格迥异,但课课精彩,发人深思。三节课有一个鲜明的共性,那就是都借助多媒体呈现助读资料,来促进学生阅读,实现课堂生成。
  助读资料概念的界定
  阅读教学中,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有许多,单从学生层面来审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
  助读资料是在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兴趣,铺垫知识,指导学法,激活思维而恰当适时地在教学各个环节引入的相关资料。它能促使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深入进行对话,从而实现文本阅读意义,帮助课堂教学的生成。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对应于文本资源和学生自身学习资源而言的。
  助读资料的引入形式是多样的,有多媒体呈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还有网络资源、其它文本资源、口头讲述内容。呈现的时机是灵活的,教学开始、中间、结尾,都可以穿插。
  助读资料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引入助读资料促进学生阅读正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助读资料的功能体现在“助读”两个字上,引入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的生成。
  1.为生成而激发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决定着学习内驱力的大小。这种内驱力能促使学生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思维的活跃度。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三节课中,三位老师就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助读资料这一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如第一节课,上课伊始,教师介绍了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大事记:
  “身份:***牧师
  政治地位: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政治主张:非暴力主义(反对以暴制暴,提倡同情和谅解那些恨我们的人)
  民权运动中的重大行动:
  1955年领导黑人抵制公共汽车公司种族歧视的罢乘运动;
  1957年领导伯明翰游行示威;
  1963年在林肯纪念碑下向25万听众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4日被极端种族主义者刺杀。”
  在呈现以上资料的同时,教师还提出问题: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什么样的人?启发学生感知马丁・路德・金为民权运动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未成曲调先有情”,运用这样的助读资料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对马丁・路德・金和他演讲的浓厚的兴趣,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强烈的阅读期待。
  2.为生成而铺垫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新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必须建立在与相关知识的冲突、融合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新知时,知识储备如果零散、片面,甚或缺失,都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适当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弥补知识的不足,对于新知识的生成与建构都具有积极作用。如第三节课,在赏析语言环节,教师呈现了2010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强调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助读资料的引入使学生的目光迅速聚焦在赏析的重点上。
  再如,在教授《金岳霖先生》时,为使学生深入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精神魅力,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魏晋风度”这一概念:“魏晋风度,乃魏晋之际名士风度之谓也,亦称魏晋风流。它作为门阀士族意识形态的人格表现成为魏晋时期的审美理想。名士们‘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礼,不随俗,活出潇洒自适的真我,赋予过程以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与世俗的注重功利的价值观相对的一种超功利的‘圆满’。”这一知识铺垫使得学生对金岳霖先生的率真性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独立人格的觉醒起到了一定作用。
  3.为生成而指导学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学著作《学记》就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有过论述,认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若使学生“善学”,教师则需善教。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哪些学法呢?余映潮老师在《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从五个层面提出了需指导训练的方法: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文章阅读的基本技能,立足发展的学习方式,执行学习方法与操作技能时的基本思维角度与思维方法,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最优秀的学习品质。
  第二节课中,在“探究语言魅力”环节,老师出示了助读资料:“提示:从思想层面、情感层面、表达技巧层面,朗读、品味、讨论。”对学生给予了学习方法、方向的指导。
  4.为生成而激活思维。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时常会出现肤浅化甚至“短路”的现象,表现为百思而不解,茫然而无所措,这需要教师恰当予以引领,或补充事例,或矫正方向,或点拨方法,使思维接续上来,阅读深入下去。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助读资料对学生进行点拨引领。
  在教授《金岳霖先生》一文时,学生对金岳霖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纪念林徽因的生日这个细节理解不够深入,我给学生讲述了金岳霖的几个故事,包括与林徽因感情“纠结”时的崇高选择、在林徽因英年早逝时的嚎啕大哭和“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挽联。故事听完后,教室一片静谧。学生深深感动于金岳霖先生的崇高人格,这时再回过头来品味文本,便折服于细节描写的魅力了。
  5.为生成而升华情感。新课标还强调:“学会鉴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心灵世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第一节课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金的演讲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你认为金的梦想实现了吗?接着教师出示了“走在梦想的路上”的助读资料:
  “最新资料:今天,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2008年美国黑人贫困率高达24.7%,高于白人的8.6%;2009年12月,20岁以上黑人失业率为16.6%,而同年龄段白人失业率只有9.3%。”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语重心长地寄语:自由和平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让我们为自由和平等而努力!
  学生自得的体悟,教师恰当的“点睛”,为学生精神的发展播下了一颗饱满的种子!
  6.为生成而拓展“比读”。迁移训练是达成知识和能力生成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拓展阅读资料,选取与课文的内容、主旨、结构、技法等方面有关联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能很好地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
  如,在教授《五人墓碑记》一文时,我选取了《明史・周顺昌传》中的“顺昌好为德于乡……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一段进行比较阅读,设计了四个问题:第一题,解释“前”“益”等词语的意义;第二题,指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第三题,找出与“囚安在?”句式相同的一句;第四题,思考本语段中周顺昌与《五人墓碑记》中壮烈而死的五人思想的共同点并找出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通过“比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体会“义”的内涵,培养了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引入助读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1.要凸显学生主体。引入助读资料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一方面,资料要难易适度,切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资料形式要新颖些,内容要生动些。
  2.要着眼于文本研读。引入助读资料的目的在于促进文本研读,偏离文本,随意拓展,则无益于文本的解读,无益于课堂的生成。课堂中常见的在文本细枝末节处进行喧宾夺主式拓展,草草结束文本研读而进行的本末倒置式延伸,都是不可取的。
  3.要切合教学目标。助读资料只有契合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生成。第三节课在“赏析语言,激情演讲”环节,播放已故著名播音员罗京朗诵这篇演讲词的片断,让学生体会罗京的诵读缺乏了激情,不符合演讲的要求。这一“助读”设计离教学目标就有些“远”,诵读和演讲虽都讲究以声传情,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要告诉学生演讲该怎样,倒不如直接播放一段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更直观,更有效。
  4.要把握“出场”时机。助读资料“出场”的时机是有讲究的,如马丁・路德・金演讲的视频,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都用到了,但呈现的时机却不同,第一节是在上课初始使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节却是在课中“品味语言魅力”环节使用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感受演讲的激情。一句话,助读资料“出场”时机决定于教学目的,需三思而定。
  
  姜涛,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本文编校:左晓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