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电工实习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电工实习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1:51 影响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如何培养直接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作为职业学校电工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电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通过电工专业实习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实习操作技能、技巧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对培养电工实用技能人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笔者所在学校打破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以工作任务为主导,模块教学为主线,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实一体化教育为手段,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实施,学生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教学的结果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合一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实践,对电工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尝试,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
  把技能操作技术和相关理论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构建适合电工专业特点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中职电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打破了原来将生产实习作为一门单独课程的传统,代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核心的结合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的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由横向和纵向两轴构成:横向为一定等级职业资格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表现为技能模块一、技能模块二、技能模块三、技能模块四、技能模块五等,各技能模块之间呈递进式关系,且每一个技能模块都由若干等值交叉的链状教学课题来支持;纵向为同一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从中级职业资格渐次递进到高级和技师职业资格,表现为中级技能模块、高级技能模块和技师技能模块。形成“专业入门―知识准备―工艺训练―生产操作―技能鉴定”这样一个新的专业课程构建模式。
  通常,电工专业技能项目模块的教学从第二学年开始,以每一个技能项目模块为核心,辅以相关的工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初级基本技能模块教学,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初级基本技能中的模块教学均按初级工技能要求设置,并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材料》《电工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企业供电》《电气制图》《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等课程中与这些技能模块中实验实训操作技能有关的部分结合技能项目培训一起讲授,采用“技能车间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即参加市劳动部门组织的维修电工初级考核,考核合格即取得相应成绩和等级证书。然后再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中级专业技能,包括“电机与变压器拆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维修”、“机床电路原理与维修”、“PLC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四个技能项目模块。同时将《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可编程序控制器》三门专业理论课结合在技能项目模块培训一起讲授,依然采用“技能车间化”的教学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考核,并取得相应成绩和等级证书。最后,用一定的时间根据顶岗实习的企业需要,进行岗前技能模块的培训,以企业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岗前技能模块的训练,同时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进行预分配阶段,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模块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以工作领域(岗位)引领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的模块化教学,使专业课教师纷纷针对自身的优势确定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对专业思想的理解更为透彻,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由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加上电工专业实习难度大和学生年龄小、独立性差、依赖思想严重,而新的知识又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综合运用传统媒体、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是提升电工实习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途径。
  1.在实习课教学中运用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即直观演示法教学采用的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身体语言。教师在实习教学中使用各种工具、仪器、仪表做出最正确的使用方法的直观演示,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不至于手忙脚乱,造成不必要的人身或设备事故。如:在讲解HZ10-25型组合开关时,除了必要理论知识外,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演示来完成结构、功能的介绍。即将组合开关进行拆装,让它化整为零来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同时安排学生训练拆装,改装组合开关等。
  2.在实习课教学中引入工作情境
  学生在初步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往往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堂联系的单调性会出现厌学情绪,基础差的学生也会认为操作技能不过尔尔。因而,学生的操作技能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如何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采用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在实习教学中引入工作情境,可以使学生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学习,提高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如:根据第一阶段实习的成绩,按操作技能的高低合理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到学校机电数控实训车间接受实践锻炼。通过参观车床部件,观察车床加工的电机工作,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3.在实习课教学中建立理实一体学习情境
  在实习课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使理论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于实践中,建立理实一体的学习情境是必须的。以典型普通车床为例,如X62W万能铣床工作台控制线路、T68镗床主轴变速控制等,将被控对象(电机等)整个线路划分几个模块,再逐块细分成若干了控制环节,分析每一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原理,分析每一块电路的工作原理,最后回到整个控制线路。讲解中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具体对象的控制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将基本控制线路图画出来,再找到各基本控制线路之间的关系,将他们组成整体的控制线路。然后回到整体线路图,通过提高和讨论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线路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教材中所介绍的几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控制线路,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能力。生产机械是多样的,其控制线路也是千变万化的,线路出现的故障更是变化莫测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之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并融会贯通,然后将讨论与研讨的结果带入实习教学中,通过在各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模拟示教板上进行排故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这样的教学安排使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入到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从而真正的让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