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需要――美术发展的动力: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
 

需要――美术发展的动力:进步是文明的动力,是发展的需要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1:20 影响了:

  〔关键词〕 需要;美术;发展动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B)―0028―02
  
   造成艺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无论原始美术还是现代观念艺术的出现和发展,都具备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它能帮助中学生在心理上建构世界美术发展史的整体框架,从一个可行的基点去分析和鉴赏世界美术作品。
  “需要”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需要也总是伴随满足需要的对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它通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着,以意向、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马克思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他还说: “不断得到满足的需要以及人类为满足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又产生出新的需要。这也体现了人类需要的开放性、发展性。”那么,在世界艺术发展过程中,除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之外,笔者认为艺术的发展还具有各个时期的人类内心需要的因素。
  
  下面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人类需要的层次示意图,这一理论法则与美术有着莫大的关联。
  
   一、天地的法则(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
  
   艺术作品,它必然是人类精神物质化的体现。美籍前苏联艺术大师康定斯基就说过:“艺术作品是一种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艺术学博士刘晓纯在他的《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一书中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列表如下。
  
  马斯洛的层次需求图示和上图指示说明了:从原始社会至今,在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中,需要,总是第一位的,区别在于,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艺术品时,这种需要是不同的。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无知,人们出于生理与安全的需要,经常进行一些不同程度的祭祀活动,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为了使这种需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人们必须把内心抽象的“神”,用物质化的手段(图像)使之具体化、直观化,因而创造了大量造型神秘和内容丰富的原始美术。而这种原始美术,原始社会的人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是按照美的法则去进行构思的,更多的是为了人类本能、朴素的“生存需求”,按照所谓“天地神灵”的法则创造的。马斯洛把人类这一阶段称为“缺失需要阶段”、“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阶段。
  
   二、王权的法则(尊重需要、安全需要)
  
   随着阶级的出现,许多艺术作品中出现了诸如龙、凤、朱雀等象征王权的图像。尽管在这类作品中仍然还残留着原始社会的摹写造型特征,但是这些图像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体现王权的法则为主的,很少体现出美的法则。在更多的时候,这类艺术家只是为少数人的需要而创作的,是为了王权阶级把自己装扮成神的使者来愚弄人民的。因此,这一阶段的美术作品大都是反映对统治阶级尊重的需要,也是艺术家对自身安全的需要。
  
   三、宗教的法则(归属和爱的需要)
  
   有了阶级,就必然会出现战争,而战争带给大部分人民的是生活的艰辛与苦难,加之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人们对现实开始绝望。此时,人们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与归宿,而宗教的出现使这种寄托成为可能。在敦煌壁画、西斯廷天顶画等作品中,艺术家顺应了那个时代人们精神的需要而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祥和、富足、欢乐的天堂。可以说,宗教艺术所体现的是在宗教法则前题下,艺术作品具有适量的审美功能艺术,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按照艺术的法则来创造的,但是人们需要它。所以,这一阶段的美术更多地体现出人类的归属感和爱的需要。
  
   四、人的法则(认识和理解的需要)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西方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人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并开始逐步摆脱宗教的羁绊。“文艺复兴使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成为可能。它展现了无所不包的近代精神”。在这一时期,以人为本的各种思潮的出现使人的需要得以膨胀,“以人性取代神性,即以人道取代神道,以人权取代君权”。德国哲学家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想,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体验奠定了基础。这种以人为本的艺术到18世纪的洛可可时期,达到了一种极致状态。因此,这个时期美术的发展进入了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阶段。
  
   五、自然的法则(审美的需要)
  
   任何一种事物,当它的发展达到一个临界点的时候,都将被一种新的事物所取代。正当洛可可艺术、学院派艺术、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艺术充斥整个西方美术的时候,在法国有一个人却静静地趴在塞纳河边的栏杆上,他被塞纳河日出时的光和色所陶醉,他的内心涌动着表达眼前美丽景色的需要。于是,在当年的全法国的沙龙艺术展上,他拿出了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作品,这幅被当时官方艺术批评家们嘲讽为“印象派”的作品,改变了西方乃至世界美术发展的方向,这个人就是“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
   莫奈说过:“当你出去画画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这是一小块蓝色、这是一长条粉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它达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这句话概括了“印象派”画家对自然中光和色痴迷的程度。
   尽管“印象派”这一种艺术样式走出了中世纪以来美术作品色调单一的传统模式,但是“印象派”不能满足于现代艺术家内心新的需要,其根源还在于“印象派”画家最终脱离了艺术的本质而成为了光和色的“奴隶”。综上所述,美术在这一阶段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审美需要。
  
   六、艺术的法则(自我实现需要)
  
   “印象派”是世界美术由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诞生了一个要 “创立符合自然秩序的艺术秩序”,要把自然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进行“客观表现”的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
   从此,一批批现代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内心和精神的需要,按照艺术的法则,展开了近一个世纪的画卷。在这个时期,美术作品中的任何形象已不代表形象本身,它们只是画家表达内心需要的符号而已。
   在现代美术作品中,人们很难再看到优雅的贵妇、抒情的田园风光,被取而代之的是迷乱的色彩、狂野的笔触。在这类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按照艺术的法则、精神的需要,表现出他们对社会、人生和艺术本身的独特心路历程。虽然艺术创作的天地更加自由了,艺术所能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手段也更加多样了,但是,艺术作品开始失去优雅、失去崇高、失去对社会的责任,从而走向了“艺术手段的纯洁性”,也就是所谓的“纯艺术”,即“以非实用价值的精神层次上的需求为目的”。艺术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去反映物质世界,而去表现精神世界”。
   现代艺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精神需要的某些内容,艺术家们“表现主观心灵的感受,表现潜意识、表现梦境。从而使艺术丧失现实感走向虚幻怪诞”。就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是晦涩难懂的。靳尚谊说过:“古典美术作品你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却不知道他是怎么画的,现代美术作品你知道他是怎么画的,却不知道他画的什么。”
   现代艺术经历了近百年的花样翻新之后,当人类进入20世纪时,又出现了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这些艺术家借用当今多媒体、实物陈列、真人表演等手段,表达着新世纪人类对艺术的一种崭新的观念。杜尚说过:“艺术以艺术家的意图为依据,更甚于他双手制造东西。”这种所谓的“观念艺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其艺术活动的主流,而所谓的“架上绘画”却大有“昨日黄花”之感。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美术的发展集中地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之,人类艺术史的发展以需要开始并以需要继续发展着,每一次艺术样式的变革,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人类自身部分需要的同时又在失去艺术本质中一些最原本的东西。例如,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的教化功能、艺术的社会责任等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