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魅力学生阅读时光 实施魅力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魅力学生阅读时光 实施魅力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2:50 影响了:

  所谓“魅力”,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古今中外,一些伟人、名人都有其超凡的“魅力”,赢得了许多人的崇拜。当然,“魅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是后天锤炼、培育的结果。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活动,学校应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同时,积极实施“魅力教育”,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责任、规范、健康、个性教育,使之能够承担责任、恪守规范、健康向上、个性发展,进而成为“魅力学生”。
  一、强化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主人翁意识
  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负重行路的往往快于未负重行路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负重者感到有压力。我以为这压力不只来自负载物,更缘于负重者的责任心。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因为没有责任就没有理想,没有责任就没有追求,没有责任就没有动力,没有责任就不可能有成功。在德育实践中,学校应始终把“责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1.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校园,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又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承担不同角色,自觉履行角色义务,使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角色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我为学校添光彩”的责任意识。有些学校的大多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一直没有机会“扮演”班级干部的角色,始终是被指挥者、被管理者、被帮助者,致使这些学生往往缺少集体责任感;而另外一些学生始终都是学生干部,成了“一贯制”的受益者。没当过班干部的学生,走上社会会有遗憾、缺憾。为减少这类“遗憾”的发生,学校班级管理可施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采取日轮换制,由“值日班长”协助班长管理班级,每天一任,每任一天,实现人人可做,人人都做,人人能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管理者,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实现自我教育。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学生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家庭的希望。加之,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如果耽误了一个人,就会失去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通过家长学校、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家庭责任教育,使学生不仅懂得感恩父母,做一个“乖孩子”,更懂得掌握本领、报答父母、回报社会的道理,使学校的殷切期望与学生成长热望水乳交融,实现“和谐共振”。学校应积极开展师生结伴、携手同行活动,要求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经常走访学生家庭,特别要关心那些“五生”(留守生、单亲生、特困生、学困生、待进生)的情况,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有两重属性: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社会赋予了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周恩来18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谓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的楷模。但也毋庸讳言,有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胸无大志,碌碌无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古人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连家事都不关心,更罔论国事、天下事了。而这种缺失需要通过教育来弥补。学校可定期举行国情教育报告会、时政讲座、励志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峥嵘岁月、屈辱历史和光荣传统,进而增强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利用传统、重大节日举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清明节前夕,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现场举行入团宣誓仪式;秋季学期,举行成人宣誓仪式,让他们牢记这一庄严的瞬间和人生的历史使命;组织“志愿者在行动”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二、强化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做人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要求青少年“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自律”主要体现在文明守纪上,而文明守纪习惯的养成又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1.加强行规教育
  大张旗鼓地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和《规范》知识考试与竞赛,编写校本教材《学生教育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我的生涯设计、国家部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部文件(如《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学生个人成长大事记等,并发至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时时学习、对照,促使他们懂“规矩”,成“方圆”。积极扎实开展以文明、学习、生活、健康、法纪、防控、安全、实践教育为内容的八大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实施文明班级建设方案,优化组合,引领班集体建设,加强评比和考核,让班集体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在每学年的秋季学期第一个月开展“常规管理强化月”活动,春季学期第一个月开展“文明教育强化月”活动,做到强化教育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应重视德育课题的研究,并把德育课题研究和育人的实践结合起来,把德育课题研究和“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定期组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百家论坛、辩论会、演讲会等,并成为学校加强“一训三风”建设的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更新文化长廊和班级墙报内容,在校园醒目的地方设置“名人名言”,使之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2.推行班级管理百分考核制
  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它在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而考核则是“控制”的一种,“考核”可采用“百分制”。百分考核制是处室对班级、班级对学生个人分别进行的百分考核。考核每月总结一次,基本分都是100分,根据班级或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依据考核细则进行加分或减分,通过日检查、周小结、月评比,根据积分评出等次,积分居全年级前三分之一的为红旗班级,处室给予表彰和奖励;积分居班级前列的学生为红旗学生,年级给予通报表扬。对积分滞后的班级和个人则发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定期组织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评比,并采取阶段流动制;开展班级、年级、学校“学子文明之星”系列评比活动,以评促优,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
  3.施行“三化教育”
  2007年教师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德育工作应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行“尊重教育”,全力构建“低起点、高目标,近距离、长效应”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理论指引、课程渗透、实践养成、环境熏陶、榜样导向、管理保证、科研深化”的运行机制,实施以分层化德育、生活化德育、系列化教育为内容的“三化德育”,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有效。要指导学生制定《高中三年递进成长方案》,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即对未来的学业、职业、事业进行规划,以“目标”引领、激励、促进学生发展。
  三、强化健康教育,构筑学生茁壮成长的绿色通道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指能够影响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切教育活动,其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健体,学会生活,拥有健康。
  1.积极搭建学生强身健体的平台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需要有强健的体魄作保障。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强身健体奠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每天”,凸显了“坚持”的重要性;“一小时”,则从量上提出要求。就学校而言,只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才能把这句话变为现实。学校应在新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着力打造一支善教乐教、敬业奉献的体育教师团队,使之成为实施、优化活动课程的主力军。要重视“一课两操”(体育课、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质量的提升,使“一课两操”成为学生运动与健康的天地。扎实开展群众性的阳光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校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和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严密组织高一新生军训,培养他们“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顽强作风,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国家测试标准。
  2.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以校医室为载体,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学生体检,实行跟踪督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设立健康专栏,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广泛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预防疾病与科学营养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挑食、偏食、嗜好吃零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心育教师的配备与培训,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疾病档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3.重视校园环境卫生
  校园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是健康成长的场所。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难想象,一所环境“脏、乱、差”的学校,能够培养出讲卫生、讲文明的学生来。因此,学校应把校园卫生这个“小节”作为关系育人成败的“大事”来抓。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合理划分校园清洁区,实行班级卫生包干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日检查,每周小结,月底评比,奖优罚劣。在校园、清洁区竖立警示牌,或在教室墙上张贴“美我校园”的警示语,告诫学生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经常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四、强化个性教育,全力促进学生特色发展
  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德育工作的职责所在。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理念,“不求学生一样进步,但求学生都有进步,要求学生天天进步”。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爱好,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挖掘潜力,鼓励特长,努力培养学生良好气质,全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1.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学校综合学生需求,组成类别多个、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如各类“文学社”、学科“俱乐部”、“艺苑书画社”、“小记者协会”、“足球协会”、“乡土地理研究小组”、“疯狂英语社”、“杂技爱好者”等,分别制定活动方案,进而形成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方案汇编》,组织开展活动,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还应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各类竞赛,让学生在不同层面脱颖而出,体验成功的快乐,以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2.扎实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实践则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应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工厂、社区、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了解、透视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法。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不仅能领略社会的巨大变化,更能意识到自己应肩负的重大责任。活动结束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校遴选出优秀的作品汇编成《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选集》并予以展示,以巩固和发展其成果。
  3.积极进行“四自文化”教育
  为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应根据校情,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案,并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营造民主、开放、包容的环境氛围上。“四自文化”教育是一种较好的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自主管理、自助学习、自立生活、自励人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与学习活动等问题的一种管理模式。它重在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自助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而言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自助和互助,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其自主发展。可以采取个人自学、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进行主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自立生活是指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流自己的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学生“自立”要求。自励人生是指在外在激励的基础上,个体强化自我激励的功能,释放出潜能,促进跃进式提升,从而不断发展、完善、提升自我,实现其既定目标。“四自管理”的实施,不仅会促进学生自觉、自警、自省、自励,进而走向自我成功,而且会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魅力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核心元素。实施“魅力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需要。笔者相信,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魅力学生”,每位教师都成为“魅力教师”,那么,这样的学校必然是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乐园。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