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国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大赛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国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大赛

发布时间:2019-02-07 03:37:26 影响了:

  摘 要 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数学课堂上既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 创新教育;数学课堂;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1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的“土壤”
  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由“教”向“学”的过渡,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的表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发现、创新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加强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一种体操,如果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就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良好的训练。在教学中应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成为探索者,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其次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鼓励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培育创新思维。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授之以渔”,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以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技能。
  例如,在进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这一节教学中,笔者亲自制作的一些立体图形模型,并让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在课堂上展示模型以及所带物品,然后请他们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点,能不能将它们分类。在观察讨论时,有学生发表看法:“玻璃珠、皮球滚来滚去,站不住算一类;其他的可以固定位置,不易移动,算一类。”也有学生说:“尖尖的(指圆锥和棱锥)算一类,其他算一类。”情绪激昂,互相批驳,最终获得与教科书分类基本相同的结论,让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过渡显得理所当然。
  3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考虑教学条件、学生水平,从而确定最优的教学方法,这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数学本身是一种思维体操,是一门运用思维的学科,而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思维的触角。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全方位、多维度地观察问题,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法。常规是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要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同时要给学生留有发表独立见解的时间和空间,对他们的奇思异想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经常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可以广开思路,萌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为创新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如在学习“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时,笔者出了一道题:求正五角星的5个角∠A、∠B、∠C、∠D、∠E的和是多少度?若不是正五角星,把它压扁,拉长一些,那5个角总和是多少?在原先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正五角星,还是压扁、拉长以后的五角星,都只预定了一种解法,即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个内角的和”来解答。但在教学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3种方法来解:1)用量角器量;2)把5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3)利用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压扁或拉长之后获得结论一致。这前两种解法突破常规,利用测量、剪拼的方法达到目的,含有了归纳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
  4 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发明创造大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巧妙地设置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才能促使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之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两道习题。1)要求学生调查班上每一位同学所穿的鞋的号码,也可以询问其他班级的同学,并列出表格。从这次调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倘若你要开一家鞋店,要如何进货?2)当两手向两旁伸直时,测量两指尖的距离,求班上同学此距离的平均数,并求班上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你的答案能告诉你一些事情吗?这两题一出,学生顿时热闹起来。当天晚上,学生就把调查结果交了上来。第二天上课时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各抒己见,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5 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强化创新思维品质
  学业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具有管理、诊断功能,更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发功能。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树立新的学业评价观,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
  首先,对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应是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等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采用定性的、动态的评价方式则可以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强烈的求知欲望,调节他们的认知冲突,促进他们积极有效的数学思维,并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从而促使他们主观能动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心理和思维方式,使其“潜在发展水平”突显为“现实发展水平”成为可能。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
  其次,学业评价必须以鼓励性为原则。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在以全班学生为参照的同时,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原有水平,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对学生创新意义上的进步的多次肯定,则很可能促使其成为稳定的个性特征,使创新能力成为其能力结构中的稳定成分。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方伟中.创新教育目标下的数学教学对策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03(11):4-7.
  [2]张奠宙.展望数学的明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3]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教案精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