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_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初探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_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初探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0:59 影响了: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要从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培养自主能力等角度进行。教师要努力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自主探究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自主合作中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转变角色 营造氛围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形成,关系到语文教育的质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尽可能的创造各种条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引导学生转变角色
  师生角色的转变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前提。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把教师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那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什么角色呢?有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形象的说明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倒水的人,学生是接水的容器。这实际上抹杀了学生作为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在这个背景之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有选择知识的权利和自由,应该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的人,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动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要正确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首先,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环境。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给学生自主、自由的权利,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机会,自我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跟老师、跟同学合作,实现师生互动。
  二、培养自主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发挥个性,让学生在“动”中发展素质。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互动交往的形式,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探索创新。作为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自主思维。要把自己与学生真正的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活跃因素之一,是维持教学的情感纽带。众所周知,许多兴趣是后天培养的,因而,教师要因地制宜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对稳定、持续、发展,为求知做好铺垫。如在教学《陈奂生上城》一文时,让学生展开想象,扮演陈奂生角色,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走进故事,回家跟老婆对话。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再则,教师要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快乐、幸福及对世界乐观地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快乐和幸福。”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享受教育环境中精神的宁静和祥和。
  (二)鼓励自主探究
  古人言:“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才是在学习上真正“动”起来的表现。
  首先,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质疑,多鼓励,让他们放胆去质疑。提错了不指责,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疑对了,疑好了,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质疑求疑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项链》一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不说项链是假的,还项链时也不说是假的,而在结尾时,为什么又说出了真相呢?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欣慰。我马上给予表扬,指出这是认真思考的结果。于是,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学习小组里面合作探究。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质疑,让学生的质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同时,也可能让教师陷入被动的境地。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同时要善于引导。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疑不到点子上。这与学生的认识、思维有关。面对这种情况,我不是急着去引导学生,而是先对他的善疑表示赞许,然后抓住机会,让其与其他同学交流对这问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领会了知识,而重要的是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促进自主发展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学《我为何而生》一文时,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每阶层人员为何而生。通过调查,学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的主流形式,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有利于他们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必须自己主动地学习。
  (一)教给方法,学会合作
  自主学习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未教先学”,学生要先自学新知识,而对于学生独立学习遗留下来的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解决,可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索。由于合作必须通过交流,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并作出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二)协调组合,参与合作
  合作学习有时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一般把不同程度的学生4-6人搭配成一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轮流当组长。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三)合作交流,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信息交往的互动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思考的机会,开阔课堂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作为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对各小组参与情况相互评价,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激活师生的创造激情,形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勤于讨论,取长补短,集众人智慧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现新知,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