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四川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四川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蔬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13 04:26:30 影响了:

  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 人们通常称之为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其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十分受人们喜爱。我省成都周边县市及绵阳、遂宁、眉山等地均有大量栽培。在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危害特征及相应的对策。蘑菇的常见病虫害无非就是真菌病害、细菌病害、螨类和菇蝇等虫害。现将比较有代表性的我省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的特征和对策作简要的介绍,希望能为菇农带来帮助。
  
  一、常见病害及防治
  
  1.褐斑病该病菇呈洋葱状,菇柄弯曲,初期菇盖出现淡棕色斑点,有绒毛状边缘,中心有灰褐色斑点穿透入蘑菇组织内,相对于细菌性病菌来说无难闻气味。该病是由轮枝霉引起的,此菌的成熟孢子常以菇蝇来传播。防治方法是在覆土前菌床和覆土材料应先消毒,尽量减少菌蝇进入棚内。开始发病时去除病茹并在其周围喷500倍多菌灵液或2%甲醛溶液。
  2.软腐病该病先在床面覆土表面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很快蔓延并变成水红色。侵染子实体从菌柄开始,直至菌盖,先呈水浸状,渐变褐变软,直至腐烂。致病原因主要是覆土带菌,病菌孢子在菇房中主要以气流、水滴传播。防治方法是严格覆土消毒切断病源,同时减少床面喷水,加强通风降温排湿。局部发生时先去除病茹并喷洒2%~5%的甲醛溶液或800倍液的40%多菌灵或800倍液甲基托布津,也可在病床表面撒0.2~0.4cm厚石灰粉。
  3.脚粗糙病此病的症状是菌柄表层裂开,菇脚变得很粗糙,菌柄和菌褶上有灰色粗糙的绒毛状病原菌菌丝;菌柄和菌盖会明显变色,后期变暗褐色;如果在子实体发育后期染病,菌盖表面产生圆形的褐色斑点,在病斑的外围有黄色轮纹,菌柄不白,并易出现畸形菇。引起蘑菇菇脚粗糙病的病原菌是贝勒被孢霉。该病主要由空气和水传播,也可由覆土带入菇房,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是搞好菇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该菌对铜敏感,对发病部位可喷1%硫酸铜水溶液或波尔多液稀释液。
  4.褐腐病该病是由疣孢霉引起的,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该病菌如在子实体未分化时感染,会形成如硬皮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并覆盖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如果在菌柄和菌盖分化后感染,菌柄就会变为褐色;在子实体发育末期,菌柄的基部被感染时,会产生淡褐色病斑,而看不到明显的病原菌生长物。防治方法是覆土材料要经巴氏消毒,或用4%的甲醛消毒。在开始发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菇房通风,降低房内的空气湿度,并将温度控制在15℃以下。除掉病及其较近周边带菌丝土,并喷1%~2%的甲醛溶液,或1∶500倍的多菌灵、托布津灭菌。
  
  二、常见虫害及防治
  
  1.菇蝇成虫体小、细长,淡褐色或黑色,触角很短,其中以厩菇蝇对蘑菇危害最大。成虫不直接危害,但可传播有关病菌和螨类。菇蝇的幼虫蛀食菌柄及菌盖,从菌柄的中下部蛀入。受害处留有明显的孔洞,并将虫粪排出洞外。受害子实体外有白色丝网,此为主要特征。子实体颜色变为黄褐色,菌柄可被蛀空,使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该虫还可传播病菌,盛发时,培养料被幼虫蛀成糠状,不出菇,造成减产。防治方法是加强栽培管理,搞好菇房卫生,生产结束后将废弃物清除,适时通风透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减少虫源。可在菇房安装纱窗,防止成虫飞进菇房产卵。也可用荧光灯诱杀成虫,在灯下放置水盆,滴进少量机油以便杀死成虫。在生产中,如果发现有该虫害出现,及时清除被害子实体。并在菇房中用0.1%的鱼藤精喷洒地面及四周,或喷80%敌敌畏乳油1:600倍液杀死成虫,或用1 500倍液的除虫菊脂或3 000倍液的2.5%氯氰菊脂喷杀。
  2.螨类螨俗称“菌虱”,其繁殖力极强,个体很小,分散活动时很难发现。双孢蘑菇栽培中,菇床覆土调水后不久,常会出现螨害。螨类常集中在菌块周围咬食菌丝,使被害菌丝不能萌发,使培养料内菌丝很快退尽、变黑。菇子实体形成后, 螨可将子实体啃成微小的疮疤。防治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螨类栖息和繁殖。茹房应远离仓库、饲料间和鸡棚等地方。要经常检查菌种,如发现螨类,用棉塞蘸50%敌敌畏熏蒸,可以杀死螨类而对蘑菇菌丝无影响。菇房播种1星期后,在料面放1块塑料布,1~2分钟后拿起观察,如发现螨类,必须彻底消灭在覆土之前。一般先在菇房内喷洒0.5%敌敌畏,在低于20℃的温室条件下,关闭门窗,用敌敌畏烟熏蒸18小时左右。如仍有少量螨类,再喷1次0.5%的敌敌畏。也可用500倍液螨特喷雾,或用菊乐合脂1 500倍液喷雾。
  3.线虫线虫极微小,长1mm左右,为无色透明或白色或其它颜色的小蠕虫。线虫一般是料没有消毒彻底、灭菌不彻底,或者在培养过程中接触土地、接触其他污染物造成的。当大量发生时,菌丝生长稀疏或成线状,栽培床表面部分下陷呈湿斑,有一股特殊的药味。子实体受害时,菌盖常呈褐色,有一种难闻的腥臭味。对于线虫我们现在一般采取不治的方法,只有预防。防治方法是用石灰水泡料,泡后还要用沟水、泉水、自来水等冲洗,一直要冲洗到料的酸碱性接近中性才行。还可以对菌料进行二次发酵杀死线虫。同时取土时尽量不能过于靠近表层取土。如果使用药剂的就用石灰,或者在地上喷杀虫剂,但是一般有虫之后我们不提倡治,这样生产出来的食用菌是有毒有害的。
  
  三、常见杂菌及防治
  
  1.胡桃肉状杂菌胡桃肉状菌是一种竞争性较强的杂菌,生长速度快,危害严重,减产幅度大,且可连年感染,菇农形象地称之为“菜花菌”。发生初期,蘑菇料面、覆土表面产生白色或奶油色的浓密菌丝,入料后会抑制蘑菇菌丝的生长,使菌丝萎缩变黑,病部一般不出菇。后期,覆土层上会出现一粒粒红褐色,外观似胡桃肉的子囊果。发生严重时,培养料暗褐色,湿腐状,散发出强烈的漂白粉气味。胡桃肉状菌存在旧菇房土壤中,病菌孢子随感病培养料、菌种等进入菇房,可随气流、人、工具等在棚内传播蔓延。防治方法是不使用带病菌种。培养料需经过严格发酵。架床和茹房应严格消毒。发生此菌后应立即停止喷水,使土面干燥,并挑起胡桃肉状菌的子实体,用喷灯烧掉,再换上新土。小面积发生时可用柴油或煤油浇灌,或及早将受污染的培养料和覆土挖除,然后用2%的甲醛溶液或1%漂白粉液喷洒,并喷石灰水,以提高培养料的pH。已大面积发生时,应去除培养料,将培养料深埋或烧毁;然后消毒菇房,以免污染环境,预防来年发病。
   2.鬼伞鬼伞常见的有晶粒鬼伞、毛头伞、墨汁鬼伞和粪鬼伞等种类。蘑菇播种后7~15天就会出现鬼伞为害,为害草菇时出现时间更早些。由于鬼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蘑菇和平菇等的生长,培养料中水分和养分被它侵夺,使食用菌营养不足而导致减产。采用霉变的稻草作为堆肥材料, pH值过低, 培养料添加过多的氮肥时, 往往有利鬼伞的大量发生。防治方法是养料取材要新鲜不霉变,以免杂菌带入,培养料碳、氮比要合理,料中含水量要适量;菇床一旦发生鬼伞,在开伞前及时拔除及时摘除后用5%的石灰水进行局部消毒,并适当提前覆土。
   3.白色石膏霉食用菌白色石膏霉又叫臭霉菌、面粉菌。食用菌播种时若发生该病,菌种往往不能成活。该病病菌主要通过培养料进入菇房,并产生大量孢子,通过空气传播而反复传染。当堆肥pH值大于8.2,且播种后通风不良、过分潮湿、菇房闷热等都易引发该病;发酵后的培养料若用生水调整水分,也易发病。病菌一般出现在苗床表面或背面,严重时深入到培养料内。发病初期,由短而密的白色菌丝组成大小不同的圆形斑,似涂了一层石灰;老熟时,菌丝为粉红色;以后可见深黄色粉状孢子。菌丝自溶后使培养料发黑、变粘,产生恶臭。发病时食用菌菌丝生长受抑制,当病菌死亡时,食用菌菌丝还可正常生长。防治方法是堆制培养料时,提高堆肥温度,增加石膏和过磷酸钙的用量;或用2%五氨酸钠洗刷发病菇房。若堆制时病菌发生在堆肥表面,最好用发酵方法处理。若茹房发病先去除病菌再用多菌灵500倍液,或用1∶7醋酸溶液、50%煤酚皂液涂抹,均可控制此病蔓延,且不影响出菇。
  
  四、常见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1.死菇小菇大量死亡, 严重影响前期产量。产生原因:①出菇过多、过密,营养供应不上,造成部分小菇的死亡。②高温、高湿、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过量,小菇闷死。③喷药次数过多;用药过量,引起药害,杀死小菇。④采菇不慎,造成机械损伤。防治方法是按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畸形菇食用菌在形成子实体期间,倘若遇到不良环境和条件,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主要特点为:菌盖小而薄、柄细长、早开伞。其主要病因是高温、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等。防治方法是该病防治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每一道程序、每一个工艺都必须科学地严格按要求进行,以避免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后果,致使生产失败。
   3.菌丝萎缩在发菌与出菇阶段,出现菌丝发黄、发黑、萎缩甚至死亡的现象。产生原因: ①建堆时添加过多的氮肥或添加过迟,致使料中含氨量过高,导致已萌发的菌丝死亡。②堆料配制中碳氮比不合适,发酵时间过长,培养料过于腐熟,发生酸化。③覆土层喷水过急,水渗入料层,造成培养料过湿而缺氧致使菌丝萎缩。④高温高湿下,菌丝新陈代谢过快,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防治方法是按其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薄皮菇双孢磨菇子实体柄细、盖薄,提早开伞。此症状是由于培养料过生、过薄、过干,覆土薄,出菇密度大造成的。防治方法是培养料要适度腐熟,并保持一定湿度,覆土不能过薄过干,防止出菇过密。
  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生产的环境卫生是关键,并要有好的栽培技术指导,还要做好有计划的喷药预防。其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对症下药”。把多种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配合应用,才能保证双孢蘑菇的正常优质生产。
  (通联: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应用微生物系雅安62501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