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恒星的童年(下) 恒星秒下
 

恒星的童年(下) 恒星秒下

发布时间:2019-02-21 03:49:03 影响了:

  前主序星      典型稠密核的质量一般都大于恒星的质量。因此,一定有某种机制可将多余质量扫走,并阻止质量不断由外面流入。大部分天文学家现在相信,在原始星球表面会喷出强烈的星际风,可以将流人的质量吹走,慢慢地驱散整个稠密核。星际风的想法并不是来自于理论的计算,由于广泛地观测到分子云从红外线源流入的现象,因此构想原始星球上也会有类似太阳风的现象。这种星际风尚未直接观测到,但它一定比主序星所喷出的星际风强。
  当稠密核被吹散后,暴露出来的物体能用可见光观测,称为前主序星。像原始星球一样,前主序星也非常亮,同样地,重力是造成强亮度的主因:星球内部的压力,使得星球不会有自由落体般的收缩,而维持此压力的热量从表面辐射出去,就造成了星球非常亮,而收缩却很缓慢。
  前主序星也像原始星球一样处于对流不稳定,但是它的物理机制却不相同。一般而言,当星球温度由中心到表面降低得很快时,就会产生对流不稳定。在原始星球中,氘在中心聚变,产生大量的热,造成对流。但当原始星球演化到前主序星,氘已经燃烧殆尽。在前主序星内变化大的温度梯度,主要来自于强烈的亮度。表面大量的辐射散出,造成星球表面冷却,而内部受到物质的隔绝,使得温度维持不变,这种内外温度剧烈的变化,造成对流不稳定。
  
  当星球继续演化,亮度逐渐变暗,对流不稳定的区域也逐渐变小,现今太阳对流区域只剩半径的30%,旋涡上上下下地运动,形成太阳表面米粒状的结构。当星球变得更加稠密,它的内部温度逐渐稳定地上升到千万摄氏度。这时氢原子开始聚变成氦,所放出的热量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收缩停止,星球便进入主序星的阶段,就如我们的太阳。
  典型氢聚变反应的星球,大约花3000万年的时间,由原始星球收缩到现在的大小,氢聚变所放出的热量,可使体积维持50亿年不变。
  
  Hayashi轨迹与诞生线
  
  以上对于星球演化的描述,都与物理理论及现今所知的核反应理论符合,但是理论需要资料的支持,这些资料包括不同阶段星球特性的测量值,最传统的方式是将这些星球资料以图形标示在H-R图上。
  H-R图是将星球亮度标在纵轴,温度标在横轴上的一种图形,燃烧氢的主序星都落在对角线上。理论计算显示,星球的质量决定它的亮度、温度及在曲线上的位置,这个理论与观测结果相符。天文学家通过测量星球的光度(加上距离)可得到亮度;利用光谱分析可得到表面温度。将一个星球团内所有恒星的亮度、温度画在H-R图上,大部分的星球都落在理论计算的曲线上。
  因为前主序星比相同质量的主序星亮,它应该落在主序星曲线上方。随着时间进行,星球慢慢收缩,表面积渐渐减少,亮度也随之慢慢减弱。结果造成星球在H-R图上都沿同一路径滑动,天文学家称这路径为“Hayashi路径”。此路径是由日本京都大学的Chushiro Hayashi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
  观测我们附近的年轻星团。发现许多星球都坐落在主序星曲线上方,那些接近Hayashi轨迹、质量为一个太阳质量或小于一个太阳质量的星球,称为“TTauri星”。类似于TTauri星,但具有较大质量的星球称为“HerbigAe和Be星”。虽然理论工作者对于许多星球都坐落在Hayashi轨迹上的观测感到高兴,但要证明这些星球确实是沿Hayashi轨迹演化,却是件困难的事。
  如先前所提,在原始星球内,氘聚变反应提供了一个质量与半径的关系式。利用这一关系式加上Hayashi轨迹,可以预测当星球变得能用可见光观测时时,它们应坐落在另一条曲线上,这条曲线便被称为诞生线。每个星球从此线开始,沿Hayashi轨迹演化到主序星。观测结果可以证实诞生线的构想。
  1979年柯恩和库伊有系统地出版了上百个T Tauri星的研究。1984年芬肯泽勒和孟特也提出数量稀少的有关Ae、Be星的测量。这些测量的亮度及表面温度在H-R图上都坐落在某一特定曲线附近,而这曲线与理论的诞生线相符合,甚至那些有分子气体向外流动的星球也落在诞生线上。它们在H-R图上的位置,与前主序星开始收缩有关。
  有人曾预测诞生线与主序星会有交点,根据计算这个交点相当于8个太阳质量。以物理观点,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任何大于此临界质量的星球,即使稠密核还正在收缩,它已经在进行氢聚变反应,因此这些星球没有前主序星的阶段。至今,这种预测似乎都与观测相符。
  虽然这理论令人振奋,但对许多年轻星球的特性我们仍然不了解其物理意义。比如说,大部分年轻星球有不规则的亮度变化,它们的亮度会有数时至数月的变化周期。T Tauri星的光谱有比同质量的主序星较多的红外、紫外线,但是纽约大学的华尔特却又发现,一些有类似质量及年龄的T
  Tauri星没有过多的辐射。最后,有许多证据显示:有强烈的星际风,而这星际风可能还是以前星际风的残留物,这强烈星际风相信是结束原始星球阶段的主因。
  
  吸积盘
  
  描述星球诞生的模型中,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也就是环绕四周的吸积盘。专家相信,这些盘状结构提供行星系统形成的原料。不论是何种过程,当收缩开始进行,稠密核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旋转,在旋转的核心中,角动量较大的气体位在离旋转轴较远的位置,当收缩的区域向外传播,它会吃掉较远的气体,这些气体便开始向中心掉落,但它并不会撞上原始星球,而是在原始星球四周做轨道运动,形成盘状结构。
  1976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伍尔瑞克与1981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艾美研究中心的凯森和穆斯曼,对向中心掉落的气体会从原始星球移到盘状结构的现象,分别提出数学理论。凯森和穆斯曼首次研究了吸积盘的物理特性,比如说,吸积盘大小及表面温度。不仅这些研究可以解释行星如何形成,而且最近观测证实盘状结构确实存在。
  1987年,贝克威斯和沙金特观测T Tauri星HLTau附近的一氧化碳谱线,他们认为这谱线来自直径好几个光周的低质量的盘状结构。另一项吸积盘存在的证据比较间接、且具争议性。理论学者认为某些T Tauri星被观测的特性是可以用盘状结构来解释,根据1974年贝尔和普林格尔的原始构想,研究人员大多认为之所以星球有过多的红外线、紫外线,其原因是盘状结构不断将质量传到了星球中心。
  假如物质想要以螺旋状轨迹掉到星球表面,它一定利用某种方式释放角动量。贝尔和普林格尔假设盘状结构内有某种不确定的摩擦力,当相邻气体相互摩擦,摩擦力会使转速较慢的气体减慢,而逐渐向中心收缩,就像人造卫星的轨道,因为大气阻力而逐渐变小。摩擦造成的热能,形成红外线;紫外线则来自盘状结构与星球之间狭窄、高热的区域,这区域有较强的摩擦力阻止气体的运动。利用这种模型的描述,科学家可以得到许多与T Tauri星符合的现象。即使理论学家多年的努力,但这些模型所需要的内在摩擦力仍然没有令人可信的解释。比如说,计算显示一般分子气体的摩擦力太小,无法有效地使气体掉入星球中心。
  
  大自然的蛛丝马迹
  
  最近,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观测都显示:盘状结构的质量只是中心质量的一小部分,也许只有百分之几,或更少。理论学家发现的事实正受到挑战,假如盘状结构是旋转物质收缩而形成,为什么当星球形成后,这过程马上停止?假如的确有星际风将这个收缩阶段停住,这是否表示盘状结构的形成与造成星际风的原因有重要的关连?
  这些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但是这些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和观测的双重努力,应该是了解整个现象的关键。假如我们能把握住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线索,便可以连接这些线索,完成关于年轻星球的故事,而大自然所遗留的线索就在我们的头顶上,在清晰的夜空中闪烁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