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春夜洗雨古诗的意思 [给“古诗教学”洗个澡]
 

春夜洗雨古诗的意思 [给“古诗教学”洗个澡]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8:04 影响了:

  “尝试教学法”如一缕春风吹绿了教学园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课改风潮,我所在的江都国际学校也被席卷其中,并且抢先参与并设置了“尝试——诊断——建构”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线教师,我的语文课堂模式也随之而改变,吸收传统语文课堂模式的精华,摒弃传统语文课堂模式的糟粕,融入新型语文课堂模式的思想。比如在教学《绝句》这首古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前诊断”是“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预备铃
  何克抗曾经说过:“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把80%的工夫用在了不必教的地方。所以学前诊断对于实现高效课堂是非常必要的。古诗学习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陌生。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古诗语言凝练,韵律和谐,这就使古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一难点,针对古诗的文体特点,让学生回忆鉴赏古诗的一般方法。即: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读诗句,悟诗情。在学习《绝句》之前,学生已有一定学习古诗的基础,将《绝句》的教学同酿酒一样拓展,比较,赏析,形成积累的过程。教学《绝句》之前,我诊断出学生对于七言绝句一般的节奏的把握,只是读出画面和读出情感需要课堂生成。学生对一二两行的理解没有问题,三四两行需要诊断建构。我诊断出学生在尝试评价这首古诗值得借鉴的地方,“动静结合”可能领悟得出来,“颜色美”也比较浅显,但“对仗”需要教师指点。
  二、“自主尝试”是“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敲门砖
  人从“牙牙学语”与人交流,到离开父母的怀抱“蹒跚学步”,都有明显的尝试过程。在整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尝试。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是诗人以独有的眼光捕捉的生活图景。小学课本所选的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在《绝句》教学中采用尝试教学手段,充分实现诗画映照,引导学生感知意境、明理悟情、品评文字,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引导学生尝试感知意境:在阅读全诗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读全诗,初步尝试感知全诗。读出《绝句》这首诗的韵味,也是从尝试开始的,根据学生朗读水平,师生一起诊断,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再进行二次尝试,直至读出自己理解的最高水平。第一步,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进行旁批。然后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直译,了解诗的大意。这时抓住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四川成都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做了诗题。启发学生想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就有了愉悦的意境。学生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初步尝试理解诗的意境。第二步,引导学生尝试明理悟情: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在细读中尝试明理悟情,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三行“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千秋雪”,教师出示投影,展示覆盖着终年不化积雪的岷山,让学生通过观察,口头描述画面,领悟“千秋雪”所描绘的画面。第三步,引导学生借助预习初次尝试说出古诗的大意,感受画面,在不能表达通顺畅处诊断,引领其理解古诗诗意的方法,再次尝试感受画面,使其连续发展。这首古诗前两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意浅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但后两行则需要诊断后再尝试建构了。第四步,引导学生尝试品评文字:古诗语言凝炼,锤炼文字的工夫,在文学的长河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运用的表达方式。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尝试着寻找这首诗好在哪里?对于“对仗”这种较深层的分析,教师应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尝试品评、咀嚼,不要求学生掌握,重在提高语言素养,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积累建构”是“尝试——诊断——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收获箱
  学一首古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理解这首诗,更重要的是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下次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理解是基础,运用是目的。通过学生最后建构学习古诗的方法,来提升思维,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语文课才能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舞台能力。
  “尝试——诊断——建构”是一个模式,但不能模式化。我反对任何教育模式机械化,教育过程应该是千变万化的,学生接受的情况也是变幻莫测的,任何教育方法都应该是随机应变的,用一种教育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教育,显然是一种想当然的假想式预设,而生成会怎么样,很难把握。任何教育方法都应该让过程和结果都有芳香和成果。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知识交流的基础上。祝愿我能在江都国际学校“尝试——诊断——建构”这面鲜红旗帜的引领下在正确的教学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