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_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_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

发布时间:2019-06-14 04:14:11 影响了: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71-02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一些课例进行研究,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总结经验如下。
  一、探究性阅读中要找准探究问题
  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得定好探究点,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所以探究点的设计是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条件,一个好的探究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通过研究,笔者小结出设计探究问题的几种途径。
  (一)抓住课文题目设计探究问题
  通常课题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是学生最先触及文本的一个因素。因此,许多老师都善于抓住课文题目设计探究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纷纷提问:“这是谁与谁道别?”“文中的亲人指的谁?”“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再见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情景的?”……这些问题或着眼于课题,或着眼于课文内容,或着眼于作者的写作方法,都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因此接下来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文本的阅读,到文中寻找、探究,然后汇报所得。
  (二)围绕课文主题设计探究问题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效地学习课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可以紧扣文章的主题,采取“主题开花式”的探究学习法。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紧紧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主题进行问题创设:“论智慧和谋略,要给文中四个人物排一排顺序,你会怎样排?”“你觉得这篇课文当中写诸葛亮的谋略和写诸葛亮的智慧,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你们觉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地投入阅读中,自读自悟,小组探究,加上老师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最后感悟到了隐藏课文文字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对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
  (三)巧用课文“留白”设计探究问题
  教材因为受到篇幅和字数的限制,篇章内容往往从简,造成了文章“留白”的现象。利用这样的“留白”设计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写话训练。王崧舟老师在《草船借箭》一课中也运用了这种设计探究问题的方法。王老师在学生潜心探究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和诸葛亮那神秘的一“笑”的基础上,抓住此处的一个“留白”设定了一个探究问题:“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四)在文本“矛盾”处设计探究问题
  有些教材所反映的生活或表达与现实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出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这些“矛盾”来设计探究问题。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中,笔者就巧妙地利用了文章结尾句“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表达上的前后矛盾设计了一个探究问题:“既然鱼钩长满了红锈,又怎么会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在这鱼钩上闪烁的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带着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投入地进行自主阅读,在文中寻找蛛丝马迹。当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发现这金色的光芒指的是故事中老班长的精神品质后,进一步探究:“老班长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由一个矛盾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学生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二、探究性阅读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探究性阅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可能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指导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学生的探究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教师的指导以学生的探究为目标。
  因此,在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是全体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哪儿需要帮助,就应该出现在哪儿,不论是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中,还是在交流反馈中,教师的指导、帮助都应该无处不在。这些指导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潜心探究,更是引导学生很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如以下教学片断: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话是赞美德意志民族的这种精神境界特别高尚,特别好。“奇特”,为什么要用这么一个中性词形容?
  生:因为他生在中国,中国人都不这样,习惯性地认为花就应该只能放在家里给自己看,他看见德国人这样养花就觉得它非常与众不同。
  师:哦,他强调的是跟中国人不一样的养花方式。这是你的理解。
  生:可能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德国人这样做,所以他会说德国是“奇特的民族”。
  生:我觉得他认为中国人把花放在家里是对的,但是在德国把花放在外面,他不知道是对的,还是怎么样,所以说它很奇特。
  师:还是强调了特殊性,我觉得同学们的理解正确,但是用这个词语肯定还有别的意思。否则的话,肯定会用一个赞扬性的词语。我们看这样一幅图片,想想季羡林哪年回来的?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全程在德国,他经历过这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做了很多件不好的事情,这里说的就是一件事。
  生:就是在集中营里把犹太人都杀了的情景。
  师:对,他们杀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对自己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他们对不喜欢的民族赶尽杀绝!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杀了600万犹太人,所以作者赞美的对象由这个小镇上的居民变成整个民族的时候,民族这个词语前边加什么词这个事就重要了。他会想到这个民族不仅仅凭着一件事给它做一个定语,要全方位考察才能写下一个词语。
  师:我们再看一件事:197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对在二战中遭德国**杀害的150万波兰犹太人谢罪。这个民族犯下了罪行,他去跪下反思自己的罪行,诚恳吗?深刻吗?……这样的事情在德国政要里面,不仅他一个人这样做,还有人这样做,你说整个民族深刻不深刻?不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很理性的,这样的民族在全世界也少有。德国这个民族怎么样?很奇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