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吃榴莲喝酒会致死?] 狗吃榴莲致死
 

[吃榴莲喝酒会致死?] 狗吃榴莲致死

发布时间:2019-06-27 04:02:14 影响了:

  一则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消息说,一位28岁的小伙子在泰国旅游时,吃了很多榴莲,之后又喝了酒,结果引发了心脏病猝死。而网友们更是翻出了日本筑波大学研究者的一项研究成果支持这一论调,研究称,吃榴莲时饮酒可能致死。因为榴莲中的大量硫成分可使乙醛脱氢酶的活动减弱七成,而这种酶对清理酒精毒素至关重要。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发帖警示人们榴莲和酒不能同吃。有不少去过泰国的网友看了这条消息后表示,吃榴莲不喝酒,这在泰国是有规定的。更有一位网友发微博称:“泰国明确规定,食用大量榴莲后,8小时之内不能饮酒。”
  榴莲和酒到底是否真像大家说的那样可怕呢?为此,记者特意找到了专门研究乙醛脱氢酶的专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辉。
  要说清榴莲加酒的组合是否真的那么危险,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乙醛脱氢酶。
  李辉告诉记者,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而后,我们要说的物质登场了——乙醛脱氢酶。在它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代谢反应的重要原料,能够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所以,乙醛脱氢酶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体分解酒精,并使之无害化。
  而前文提到的筑波大学的研究认为,正是榴莲中所含的硫成分,降低了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得人体对酒精的解毒能力丧失,从而使身体处于危险的境地。
  李辉说,从一些关于此项研究的英文报告上看,榴莲中的硫化物确实会影响乙醛脱氢酶的功能,使得酒精无法分解。
  但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喝酒吃榴莲就会致死。”
  说到这里,还要再次提起乙醛脱氢酶这个物质。在李辉的一项关于东亚人饮酒的研究中,他发现东亚人群中本来就有大量的人群,身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是没有功能的,也就是说这些人体内解酒的功能是非常之差的。而这些人也很容易辨别,就是一喝酒就脸红。这种外在的表现实际就是身体对酒精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
  李辉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人中有高达1/3的人缺少乙醛脱氢酶基因功能,从而使这些人无法对酒精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尤其是在潮汕地区,这一基因的功能缺失尤其明显。
  这就意味着,东亚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不管吃不吃榴莲,他们都无法很好地消化体内的酒精。而这些体内乙醛脱氢酶失去效用的人群也不乏有饮酒习惯的人。如果按照“榴莲加酒能致死”的理论来推导,这些天生不能解酒的人群可能早就因为饮酒死去很多次了,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体内乙醛脱氢酶功能丧失的人,只能说容易酒精中毒,但致死的是非常少的。鉴于榴莲确实能使乙醛脱氢酶功能减弱,饮酒时还是不吃为妙。”李辉说,而且喝酒的量非常重要,大量饮酒的情况下,即便是解酒功能正常的人,对身体也是一种损害。
  另外,榴莲是一种热量很高的水果,其中富含植物性脂肪,一次会吃下很多,不好。尤其是患有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注意少食。
  常服牛黄解毒片会导致中毒
  牛黄解毒片(丸、软胶囊)是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虽然不属于非处方药,但在药店却可随意购买。因其用途广泛、疗效显著、价格便宜,一直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但人们也常听到一些人因为服用牛黄解毒片(丸)而发生中毒的事故,这是为什么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指出,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若牛黄解毒片(丸)炮制、制备和储存不当,可能导致雄黄中二硫化二砷氧化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而研究已经发现,砷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系统的毒性反应会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毒性,另外砷还有细胞致毒作用,致其出现突变性、致畸性及致癌性。研究也发现,慢性砷中毒患者更易发生皮肤的恶性肿瘤。
  姜良铎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不合理用药是导致牛黄解毒片出现安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不合理用药是指未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盲目增大用药剂量,延长用药时间。有研究人员在研究牛黄解毒片安全性问题与不合理用药关系时发现,29例出现牛黄解毒片(丸、软胶囊)副作用和中毒反应的患者中,18例是因为超量用药引起的。
  另外,研究人员在总结58例因服用牛黄解毒片(丸)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时发现,不良反应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发现不论年龄大小,牛黄解毒片用药超量与否,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姜良铎指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不当服用牛黄解毒片(丸、软胶囊)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为防止因患者机体差异而造成不良反应,对年老、年幼或体弱患者,应降低给药剂量,减少服药次数;对过敏性体质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其用药史和过敏史,医生应提醒患者不要再服用该种或该类药品,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而这些患者,也不能自作主张,随意服用牛黄解毒片(丸、软胶囊)。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