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工作回眸 长城皮卡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工作回眸 长城皮卡

发布时间:2018-12-27 04:34:01 影响了:

  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西端起点均位于甘肃境内,总长度超过4000公里,分布在11个市(州)、34个县(市、区)。甘肃境内长城具有分布地域广、时间跨度长、体系完整、形式多样等重要特点。
  甘肃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起自定西市临洮县,经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进入宁夏西吉,经固原、彭阳入甘肃镇原,再经环县,抵华池而入陕西。分布在3市8县,全长约600公里。甘肃境内的汉长城主要筑于河西走廊,东起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经永登、天祝、古浪、凉州、民勤、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金塔、玉门、瓜州、敦煌等县市,从敦煌湾窑进入新疆,直达罗布泊境内。分布在6市17县(市、区),全长2000余公里。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分布在全省9市(州)24县(市、区),总长1738.3公里,走向颇为复杂。主线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在武威市凉州区土塔长城2段处分作两条:一条经古浪、天祝、永登、西固、皋兰、安宁,抵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在永登县县城附近分出一条向西南进入青海,一条经古浪抵景泰县索桥堡黄河岸边。另一条则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辖区入甘肃省黑山峡,途经靖远,至白银市平川区空心楼后,再入靖远,沿黄河南岸,经榆中、皋兰、城关、西固,至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甘肃境内还存在明“固原内边”长城。该长城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的杏树湾烽火台进入庆阳市环县境内,逶迤于甘、宁交界地区,在甘、宁交界西段进入宁夏境内,尔后从宁夏海原进入靖远,抵平川区空心楼,与前述宁夏中卫入境的长城相接。十六国时期一些割据政权和宋代也在甘肃境内筑有烽燧等,有的则对前代长城烽燧加以修缮。此外,在一些不便于筑墙的山地,还存在着烽燧线。
  甘肃境内长城以黄土夯筑为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红柳夹沙、芦苇夹沙、石块夹沙和石块垒砌等形式。墙体有的高达3~5米,有的仅存地面遗迹。
  综合来看,甘肃境内长城是以土墙(石墙较少)为主,壕堑、烽燧线、关堡、山水险及其他遗存为辅的完整的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为保证战国秦、汉、明三代边境安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城在呼救:风刀霜剑与人为破坏
  长期以来,甘肃境内的长城一直面临着自然和人为两种破坏因素。
  对甘肃境内长城而言,风雨侵蚀现象最为普遍,影响时间也最长。对长城造成破坏的自然因素最为严重的有五类:一是风蚀掏挖基础,使之逐渐坍塌。山丹有一段长城叫“两截腰”,即为风蚀掏挖基础所致。二是雨水破坏。雨水直接冲刷长城或引发山体滑坡导致长城损毁,如临洮一带长城。三是河水和洪水日复一日的冲刷和洪水冲毁。甘肃东部和西部均有此类问题。两者相比,前者速度较慢,但不容忽视;后者则具有来势快、破坏力强的特点,对特定区域长城的破坏具有毁灭性。四是鼠害。鼠害不仅破坏农业生产,还对长城墙体造成威胁。五是地震。甘肃境内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河西走廊地区。2003年10月发生的民乐―山丹地震,导致三处长城墙体和两处烽燧发生倒塌,另有数十处长城墙体出现裂缝,发生倾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为破坏因素对长城的威胁也日益增长。长城沿线的平田整地、开荒耕种、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植树造林等农业生产活动对长城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很多地方,长城作为田埂而存在,逐渐被耕地蚕食,甚至慢慢消失。长城沿线建房、工业生产和垫圈积肥等活动需要就近取土,长城往往成为牺牲品。长城沿线居民普遍利用长城墙体做宅院墙、牛羊圈墙,个别还在关堡内居住,牧羊人还时常在长城墙体上挖窑洞避雨。甘肃长城多为土筑结构,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后,建筑结构已发生了变化,许多墙体已经酥碱、风化,人畜长年无意识的随意攀爬、踩踏,更加剧了长城破坏的速度。更有一些乡村便道就在长城上。有一些群众不愿绕路,直接在长城墙体上挖开口子通过。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全面铺开,部分建设中的公路、铁路为节约成本和工期,也穿越长城墙体(或壕堑)而过。
  
  百年回顾:甘肃境内长城调查
  自20世纪初叶以来,与甘肃境内长城相关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从未间断。
  1906~1908年、1913~1915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敦煌境内汉代烽燧遗址掘获简牍789枚。
  1925年,中央研究院派遣陈万里赴西北地区进行史地考古调查,河西汉、明长城为重点调查对象。陈氏在其所著的《西行日记》中记载了长城调查概况。
  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瑞典人贝格曼在居延地区掘得汉代简牍1万余枚。
  1944年,夏鼐和阎文儒对敦煌小方盘城(即玉门关遗址)以东的烽燧遗址进行了考察与试掘,出土汉简830枚左右。
  20世纪50年代,甘肃全省分地区开展文物普查,长城也是调查内容之一。
  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发掘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简牍1217枚、其他遗物300余件。
  1973~1976年,甘肃省有关单位联合组成居延考古队,对肩水金关等地点进行发掘,掘获汉简2万余枚。
  1972~1976年,甘肃省文化局组织开展全省文物普查。甘肃省博物馆专业人员协助酒泉地区开展普查,以居延遗址调查为重点,调查居延地区城障等60余座,获文物千余件。
  1979~1990年,甘肃省、市、县三级联合对河西汉长城进行了断续调查。
  1986~1989年,甘肃全省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经过调查,确认境内有各代长城2281.7公里,长城沿线烽燧650座。
  1992~1996年,甘肃省文化厅文物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对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进行考察,调查长城500余公里、烽燧228座、障城45座、古城址32座。
  2002年5月,由岳邦湖带队,从金塔、高台两县交界的黑河镇夷峡北口起,至兰州河口结束,进行长城调查,历时33天。
  此外,顾颉刚、罗哲文、史念海、陈守忠、彭曦等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对甘肃境内部分地段的长城进行过考察,并有调查材料发表。新中国成立后,各市县也多次自行组织辖区内的长城调查。
  2006年2月,国家文物局在河北省山海关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了为期10年(2005~2014)的长城保护工程。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国家行为在全国范围内对历代长城实施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工程。会议决定首先启动以“摸清家底”为基本目标的长城资源调查,按照“试点先行”的思路,明确由甘肃承担土结构长城资源调查试点任务。甘肃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测绘局联合承担了试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任务,成立了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主、有关市县业务力量为辅的调查队,采取文物和测绘合作的方式,对临洮境内战国秦长城、山丹境内汉明长城的基本信息和现存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试点调查历时近四个月,涉及2个县、10个乡镇、39个行政村,行程9989.5公里。调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文物与测绘部门合作的基本经验,为全面调查奠定了基础。
  2007~2008年,甘肃省文物、测绘部门组成四支调查组,从东到西对境内明代长城展开了全面调查。经过调查,甘肃境内明长城长度为1738.3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明长城总长度(8851.8公里)的1/5。这是有史以来最为精确、最为权威的甘肃境内明长城长度数据。甘肃境内长城分布地域从调查前的7市18县(市、区)扩大到目前的9市(州)24县(市、区)。通过调查,搞清楚了长期以来认为线路比较复杂的古浪县明长城走向和不甚清楚的兰州市辖区、白银市部分县区和环县的明长城走向问题;修正了天祝和肃州等县区个别地段有关资料记载的走向不清楚、不准确等问题。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完成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甘肃省又组建12支调查队全面展开了甘肃境内战国秦、汉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计划于2010年年内结束。
  
  加强管理:甘肃境内长城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以及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甘肃境内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
  1961年,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居延遗址、玉门关及其长城烽燧遗址(包括大小方盘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甘肃境内历代长城(含沿线烽燧、关堡)整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甘肃境内汉、明长城被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甘肃省政府重新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首次分别以“秦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汉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和“明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的名义将甘肃境内历代长城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将阳关故址等8处与长城密切相关的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十营庄堡址和野麻湾堡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甘肃省境内长城沿线部分县(市、区)还将长城重要烽燧和关堡等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20年来,甘肃境内长城得到了妥善保护和维修。
  1985~1989年,嘉峪关市实施了嘉峪关长城维修工程,主要包括关城城墙的加固维修、嘉峪关关楼的重建、游击将军府和悬壁长城的修复、两翼长城的修补、讨赖河墩的综合防护、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修建和环境整治。
  1998年,嘉峪关长城第一墩抢救保护工程竣工。
  2000年,有关县区与日本亚细亚文化交流学会合作,投资维修加固了山丹县境内的明长城。
  从2003年开始,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通过以化学措施进行表面防风雨侵蚀加固、对于墙体悬空区和人工采空区实施土坯砌筑、对裂隙采取注(灌)浆和锚杆加固等手段,对渭源县马家山战国秦长城,敦煌、瓜州和玉门的汉代烽燧进行了保护加固。
  “十一五”期间,甘肃境内长城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继续对部分县区长城及烽燧实施保护加固;对山丹县新河驿明代烽火台进行了抢救性加固;《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通过国家评审;结合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玉门关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对部分公路、铁路和油气管线建设工程中违法破坏长城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展望未来:全面保护长城资源
   “十二五”期间,甘肃将全面完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完成调查报告出版和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开展“甘肃数字长城”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甘肃将开展历代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为科学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提供指导。甘肃还将针对不同地段的具体情况,划定公布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游人集中区域、交通要道和省、市、县界等长城重要地段和其他必要位置树立保护标志;借助长城资源调查资料,建立长城记录档案。
  “十二五”期间,甘肃将围绕长城及其保护理论和保护技术、长城管理体制和方式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深入开展长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十二五”期间,甘肃将科学制定长城保护修缮计划,完成重点地段维修方案编制和重点部位抢险工程。
  “十二五”期间,甘肃还将全面加强长城保护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长城沿线环境整治和风貌保护工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