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红色巡礼】巡礼
 

【红色巡礼】巡礼

发布时间:2018-12-28 04:15:48 影响了:

  这里是一块圣地,净化着人的心灵.这里是一块热土,激励着人的情怀,这里更是内心深处要寻找的那份心灵寄托之地,从党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卓越事迹,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烈士等彪炳青史的英模轶事.白洋淀和冉庄地道战奋起抗战、抵御外辱的英雄传奇,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开创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辉煌业绩.到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两个务必”的发祥地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等……
  
  早春的季节,大地开始了万物复苏的萌芽迹象,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青草的芳香,迎着春的步伐,我们再一次踏访燕赵大地,想在这个盎然春意的惬意时光中找回一种特殊的情愫,那是一份震撼与敬仰,是感动与激进,更是一种英雄的情怀。我想应该给它赋予一个名字――“红色巡礼”,于是这场与燕赵大地的红色之约让我的思绪似乎变得更加的凝重,但更多的是震撼之后的肃然起敬。
  走进乐亭县一个小村庄大黑坨村用心倾听党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卓越事迹;漫步北戴河的海边,潮涨潮落之间吟诵伟大领袖毛泽东书《浪淘沙――北戴河》,感受着一种大气凛然的力量;或是沿着易水河畔,静静地聆听悠悠易水千年的流淌声,再感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狼牙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融入了这山那水间的英雄义气;置身于存瑞中学,这片美好的育人之地今天仍流淌着小英雄董存瑞大无畏的精神之气,敬畏之余仍是敬畏;来到保定,一部部黑白老电影又一次将那些陈旧但光荣的艰难岁月在眼前上演,那棵老槐树,那片芦苇荡……如同战士们的缩影历历在目;怀着敬重的心情又一次走进这个小山村,迎着黎明的曙光感受西柏坡下的云卷云舒――新中国宏伟蓝图的征程。这是怎样的一块土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各个历史时期,几乎都在燕赵大地留下过重要印迹,一个个铭记着无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党的光辉事业浴血拼搏、英勇献身的红色遗址、旧址谱写着老一代共产党人先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光荣史迹。与其说这是一场“红的巡礼”,倒不如说这是一场“红的礼赞”,瞻仰过后,带给我们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种英雄血脉的传承,一次精神的对话。
  一个多世纪以前,这里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但这里却滋养哺育了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今天村头那颗老槐树依然可见,然而不同的是100多年过去了,它成了李大钊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见证,我们走进这个小村落,脚步似乎也变得铿锵有力,我们的热血又一次沸腾,只因李大钊在这里留下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1889年,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家李大钊就出生在河北唐山乐亭县大黑坨村的一座农家庭院里,这座庭院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茹珍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建造,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经历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这座典型的冀东农家院就成了李大钊的故居,故居坐北朝南,呈长方形。迈进那黑色大门的高阶台,一处风雨中百年站立的三进宅院,那墙,那瓦无不讲述着一个伟大革命家的功勋,而带给我们的是激励与崇敬。李大钊自幼聪明好学,也就是在这座小房子里,他接受了严格的家教,4岁起祖父就开始教他背书认字,5、6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此后他不断学习,在这里他的心灵上已经埋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也是在这里他带领着家乡人民投身到了共产革命事业中去。
  1913年他去日本留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这也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时期,也为后来传播马列主义打下了重要基础。他是一个青衣,却彰显着一股正气,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他从容的就义。李大钊这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将自己的生命和魂魄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巨浪中。如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首激情高昂的进行曲,那么李大钊就是开篇史响彻云天的那一声号角,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曙光从西方带回黑暗的旧中国,他亲历创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无疑李大钊的伟大创举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走进李大钊纪念馆,深刻地领略了这位先驱者非同寻常的一生。
  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在这个占地面积100亩的庭院中,苍松翠柏,鲜花绿草映衬下的灰黑白主题建筑融民族特色、现代特色为一体,稳重中不失活力。纪念馆坐北朝南,在正南的牌楼式大门上书写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馆名“李大钊纪念馆”,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根功绩柱,象征着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八大功绩:“首传马列播真理,照亮神州启明星;学十月革命经验,选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五四导航向,开创历史新纪元;关怀青年倾心向,培养干部建业勋;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奠核心;受托会见孙中山,促成国共首合作;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工农闹革命;重视军事抓武装,争取将领冯玉祥”,看到这八根伟柱,令人肃然起敬,因为这记载着李大钊那段艰苦而又光荣的岁月,也承载着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信念和理想,仿佛就在此刻有一股伟人的力量带着我们前进。
  北行至广场,广场两侧有记载着李大钊一生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八块浮雕,从童年岁月到东渡日本,从五四运动到慷慨就义,每一幅都能让我们感到李大钊的英雄人生是他的必然,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一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再一次激起了我们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
  走进纪念馆大门,一尊李大钊汉白玉像巍然坐立于瞻仰大厅中,逼真地再现了伟大革命家、政治家的风采。东西两个展览大厅分为12个主题,展出文物、照片、资料等492件,一个个已经陈旧、发黄的展品凝聚着李大钊高尚的人生,凝视着李大钊曾经用过的物品、书籍,不禁感叹他为共产主义奉献得短暂的38年的革命生涯。
  从巍巍狼牙山上舍身取义的五壮士,到水乡白洋淀奋勇杀敌的雁翎队;从保定外围机智勇敢的敌后武工队,到太行山下宁死不屈的小英雄王璞;从冀中大平原上的冉庄地道战,到群山环抱击毙阿部规秀的黄土岭,冀中平原上一曲曲壮举悲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真实动人的故事催生了一大批红色文艺经典《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 《烈火金刚》、《红旗谱》,《荷花淀》、《新儿女英雄传》,孙犁、梁斌、冯志、李英儒、徐光耀……今天我们看着老电影再次踏上这冀中大地,跟着中国现代文学家的妙笔感受这块土地上留下的豪迈壮举。
  当踏上古城保定的这方土地,我的心底除了那份崇敬之外更怀着一份悸动,这里与红色革命历史有关的地方对于我们是那么地似曾相识,一望无际的白洋淀芦苇荡、充满智慧与神秘的地道、雄伟挺拔的狼牙山……那个战火硝烟的场面仿似就发生在昨天一样,而且又是那样的清晰,拍摄取材于这里红色历史的14部黑白老电影经典再现了当时的岁月,在一部部老电影中,我们记住了那一段段让人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依然跟着影片中那一幕幕令人震撼、扣人心弦的镜头重温这段峥嵘岁月,典藏这永恒的红色记忆,因为这原汁原味的老电影让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岁月的流逝,而是时间的永恒。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这首耳熟能详的地道战之歌在我们耳边回荡了几十年,每一次听到这首歌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力量,这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电影也成了我们这代人心中永远想去追忆的经典故事。
  不知道老电影中那颗高高耸立的老槐树是否还枝繁茂盛,不知那个高高挂在树权上饱经风霜的古钟是否还会响起,也不知那已经陈旧斑驳的老磨坊、石碾是否依然犹存,我们还是想寻着《地道战》影片中的场景去追忆当年发生在那里真实的故事。《地道战》中高家庄的原型就是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据说当年这里的人们每家每户都有挖地道打鬼子的实战经历,试想当年每人都在自己的家中时刻准备着与鬼子抗战,是怎样的一种大无畏精神7今天这条条地道在我们看来就是一条地下长城,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地道融入了太多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我们不仅感叹于这巧妙的工事和地道口的设计,还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冉庄本是冀中平原上一个平凡的小村庄,始建于隋唐,曾经至宋代时,传说杨业之子杨延昭部将在村北河畔荒原筑营戍守,冉庄因此而一度繁荣,初具小镇规模,故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说。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在街头古槐上悬挂北大寺的铁钟,用以报警。有间屋子原为一个店铺,柜台下面有地平面地道口与地道相连,作战时就成了地面指挥中心。西南隅房顶为高房指挥中心,并有高房工事通夹壁墙至地道,这里的地道口为墙根壁地道口。今天这颗老槐树和那古钟依然无言的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现在的冉庄仍保留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风貌,村内走上一圈,随处都可以看到当年自卫杀敌的高房工事等,这条条普通的街道变成了当年让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的战场,街头的老人们都有一段战斗经历。那棵高高耸立的老槐树,树杈上饱经风霜的古钟,陈旧班驳的磨房,渐被风化的石碾,以及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还有再聆听了村子里曾经参加过地道战的老人们激动地讲述着那时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一切又一次唤醒了我们平静的心灵,换来的是对伟大祖国、那些最可爱的人的满腔热爱和热忱。
  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冉庄地道战遗址,遗址内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的村落的原始原貌和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建有冉庄地道站纪念馆。电影《烈火金刚》、《平原游击队》等多部电影作品中的许多场景也拍摄于此。走进冉庄,那些历历在目的地道、工事将历史拉的和我们如此切近,仿佛眼前便是旧时那个战火纷飞的铁战场。
  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有一片富饶的水域,她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映射着美丽的光芒,这里就是白洋淀。初春的白洋淀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水草的芳香,俯瞰淀上,成百上千条沟濠相连,淀淀相通,俨如一个巨大的水上迷宫。平静的水面上偶尔有飞鸟掠过,水面波光粼粼,道道波浪式的水纹在阳光的映衬下泛起五彩的光环,远处那片芦苇荡随着水波纹的涌动舞动着迷人的身姿,再往远处,几艘白帆点缀在湖面,朗朗的欢笑声荡漾在湖中,眼前是一幅多美的画面,美得令人想永远定格在这一时刻,孙犁《白洋淀之曲》中写到”人们在这里,靠着水生活,千百年来,谁不说这一带水乡南国!在这河北省的平原,有这样一个大水淀,环绕着水淀有一条宽堤,春夏两季有个西湖的颜面。荷花淀的荷花,看不到边,驾一只小船驶到中间,便像入了桃源。淀的四周,长起芦苇,菱角的红叶,映着朝阳的光辉。人们用各种方法捕鱼――用竹条编成小闷笼,用苇秆插成陷阵,或者放着鱼鹰。”宛如一个风景如画的“水边世界”,令人向往,这么美的景地如诗情画意般地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可就在这样一个美得如此平静的水边世界,却发生过令我们无法忘却的悲壮历史,古往今来,白洋淀不仅以她的美丽淀上风光倾注于人,更令人为之传诵的是在这里发生得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成为痛击侵略者的战场,有“濠沟设险歼顽伪,芦荡出奇灭倭兵。英雄垂攻抗日史,中外讴歌颂雁翎”的传颂。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利用淀区芦苇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那部百看不厌的电影《小兵张嘎》更让白洋淀家喻户晓,嘎子摇着小船,河里捉鱼,芦苇荡里神出鬼没,白洋淀人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鼓舞着一代代人,还有妇孺皆知的经典战争影片《新儿女英雄传》也取材于此。怪不得孙犁笔下的《荷花淀》、《芦苇荡》中有了那一泻如注的月光,那细细的白苇子在愉快地飞舞着,那白洋淀妇女使劲地划着橹把敌人落下好远。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苇花荡里,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高高的苇子铺满水面,苇塘里水鸟不停飞动,优美的水乡发生着一场战斗……电影里的故事大概就是我们铭记在心的那段历史。
  今天再游白洋淀,一览美景之余,我们更为当年那些小英雄们自豪,他们用自己的年轻生命换来了这片湖泊的平静与美丽,如今安新白洋淀有143个淀泊,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淀上波光荡漾,水鸟啁啾,芦苇婆娑,荷香暗送,构成了一幅生态美景,由于景色怡人,素有华北明珠之称,亦有“北国江南、北地西湖”之誉。
  易水河畔,一位剑客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慷慨悲歌融入了滔滔易水,滋润着这里的人民,这条河便化成了燕赵儿女的血液,铸就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性格。易水河畔狼牙山上,五名战士纵身跃下,守护了青山,守护了自己的家乡,如今这五名英雄战士的浮雕毅然耸立,在狼牙山尖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狼牙山是一座景色秀丽的山,雄险奇伟的山,更是一座英雄的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它支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而我们的这趟狼牙山之行更是一次缅怀英雄,激励自身的精神之旅。
  狼牙山坐落在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1941年,日军对河北易县的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地“扫荡”,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五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人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入悬崖。今天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 英雄面对敌人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曲,在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建起了一组白色建筑,五层五角的狼牙山烈士纪念塔。环视馆内的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又一次涌现眼前,犹如一场生动的历史课堂。
  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并为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给这座“北方小黄山”之称的狼牙山融入了厚重与激情。登狼牙山,在漫山遍布的苍松翠柏,飞瀑流泉中怀一颗缅怀之心行走,得到的是一次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与其它的红色圣地不同,在这片不平凡的土地上,还走来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他们曾经先后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同样的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他们全部的热情,最后长眠于这块异国的土地上,他们就是加拿大友人白求恩和印度友人柯棣华,他们高超的医术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已经深深地根植于这块沃土,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河北唐县以北两公里的钟鸣山下,在起伏的群山和苍松翠柏之间,有一座壮观、金碧辉煌的建筑群,这就是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纪念馆整个建筑群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形式,又具有现代化的造型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纪念堂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名,纪念馆藏品丰富,有珍贵的历史图片235幅,实物近百件,真实地再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生前的生活和工作情景,这一切让我们重温到了他们不朽的人生和伟大的精神。
  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达列省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祖父是多伦多一名杰出的医生,白求恩在求学时为了筹备费用曾经当过伐木工人,在这期间,他了解了工人们生活的艰辛,为他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白求恩不仅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胸外科医生,而且秘密的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1936年,西班牙法西斯分子佛朗哥发动武装叛乱,德意法西斯悍然驻侵西班牙,国际上五十多个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和进步力量组成了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共产党和广大劳动人民并肩作战,白求恩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国际反法西斯战场,奔赴西班牙前线。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当时正在加拿大和美国为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募捐的白求恩当即在他的讲演中表示:“真正的战斗是在中国,那里的斗争决定着我们这个世界的命运,我要和他们一起战斗”。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援华医疗队取道香港赶赴中国开始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在边区筹办了模范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前线进行战地救护,改进战地医疗器械,编写战地医疗书籍,培养了大批能够独立工作的医护人员。1939年10月,在紧张的手术过程中,因为中指刺破导致了致命的感染。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时20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诺尔曼・白求恩病逝于河北省唐县,终年49岁。
  另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也和白求恩一样,带着他的信仰将生命无私地献给了中国,他就是柯棣华,1910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省,学生时代曾经积极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学生运动,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柯棣华毅然放弃了深造的机会和舒适的生活参加援华医疗队,投入到了中国的抗战事业当中。在延安,柯棣华参加大生产运动。1939年9月,日寇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柯棣华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上前线的恳求,12月,印度医疗队抵达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在以后的岁月里,柯棣华带领医疗人员转战于各个抗日根据地之间。1941年,柯棣华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首任院长。1942年,柯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环境,过度的劳累,柯棣华终于在自己心爱的岗位上倒下了。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32岁。
  两位无私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至今仍鼓舞着我们去求索,去奉献。
  或许和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愫,它是我们内心的红土地,在这里发生了无数次救国救民的英雄轶事,也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民族英雄,马本斋就是从沧州大地走出的回民民族英雄的代表,今天我们仿似还能看到一个个英雄的身影,他们留下的精神彰显着这块土地的朴实与淳厚。
  红色的革命之种在河北这块厚重的土地上遍地开花,我们今天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着一段悲壮又让后人自豪的历史,来到河北沧州,这里也有着一段与英雄有关的历史,他就是抗日回民民族英雄――马本斋,即使我们对他不太熟悉,但抹灭不了他在民族解放史上的贡献。1903年1月1日,马本斋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就是今天的本斋村。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活跃在华北平原上,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很快侵入他的家乡河北献县一带。马本斋随即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他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他任总队长。他指挥这支部队,在敌后袭击敌人、拔除据点,屡建奇功。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1941年8月27日,日本侵略军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日本侵略军用种种手段,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她绝食7天,以身殉国。回民支队指战员纷纷请战,马本斋沉痛地劝说战友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上敌人的圈套。”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不幸病逝,时年42岁。
  这短短的一生,却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厚重的一笔,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了“马本斋同志不死”的碑文,纪念碑高高耸立在纪念馆广场,也高高耸立在我们的心中,纪念碑南面由朱德总司令题写的“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碑文,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对母子对民族的赤胆忠心。走进马本斋纪念馆,迎面而来的这尊马本斋烈士的戎装立像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威武庄重的个人魅力,当年推着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去河间的这架独轮车在经历过烽火的战场后向我们诉说着这位伟大母亲的忠贞之心。
  这里是一处小山村,这里是抗日敌后总后方,这里是锤炼民族精神的熔炉。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岁月里,这里留下了许多英烈的足迹,他们将革命的火种播向长城内外,撒遍大江南北。今天,我们走进这个寂静的小村庄,追寻英雄的足迹,依然能感受到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是太行山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 村子,但是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普通的小山村却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岁月,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寻找那段岁月里的峥嵘往事。
  走进前南峪村,满眼绿意,在这个太行山里最绿的地方有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是最神圣、最向往的地方,伟大领袖毛泽东是这所大学的教育委员会主席,共和国元帅林彪是这所大学的校长,开国大将军罗瑞卿是这所大学的副校长,从这所大学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为民族解放振兴事业英勇拼搏的英雄,这所既严肃又神圣的大学就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敌后总校,在经历过那段战火纷纭的岁月后,今天它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去奋斗。
  这所曾经承载着重要使命的大学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6年6月21日,国民党第八十六师高双成部队一部偷袭瓦窑堡,“红大”随党中央迅速撤离,于7月3日迁到陕北保安城(今志丹县),更名为抗大。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战后根据地挺进。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行程1250公里,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在这里进行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培养了六、七、八三期学员。抗大在浆水办学的艰苦历程和从事革命活动的伟大实践,成了河北邢台抗战和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在巍巍太行之间,这首气势轩昂的抗大之歌回荡在山间,回荡在我们心中,依然是那么慷慨激昂,光阴荏苒,抗大总校虽然已经离开太行老区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那不朽的抗大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代子孙,那气壮山河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永远激荡在人们心底。今年走进这座新落成的抗大陈列馆――青石砌成的建筑,显得依旧质朴、庄重,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题,它时刻昭示着永不落幕的艰巨使命。
  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小院中,丁香花、紫荆树散发着幽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是在这里,埋下了刘伯承,黄镇,徐向前等元帅的灵骨。今天我们就去太行山下听听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
  巍巍太行山、清清漳河水,向我们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赤岸村中央一个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这里曾是当年刘邓大军指挥作战三万一千多次的指挥部,这就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由上院、下院、后院三个院落组成,当年革命者的工作室已经成了陈列室,陈列着当年的刀枪弹药。从1940年12月到1945年12月,129师在这个院落整整战斗工作生活了五年。
  由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的129师1937年10月6日从陕西富平县庄李镇出发,东渡黄河,北上抗日,开始了他们彪炳千秋的太行生涯,抗战的圣火燃遍了太行,1940年6月,涉县全县解放,129师司令部、政治部也从山西廖县同裕镇迁到涉县长乐村,12月129师在取得百团大战胜利后,又将司令部和政府部分别迁到了涉县的赤岸村和王堡村,从此就有了今天的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也有了129师驰骋涉县五年的太行丰碑。这五年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五年,他们凭着坚韧的毅力给根据地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1945年12月,刘邓指挥部受命离开涉县赤岸村。之后,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千里挺进大别山,开始了他们投身解放战争的历程。后人评价说,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这是一块丰收的土地,这更是一块滋养着拼搏精神种子的土壤,走过这片曾经用汗水与鲜血筑起来的将军岭,我们心中再也无他杂念,唯有那满腔的缅怀之情,唯有那满身的热血在沸腾,唯有那激昂的脚步在前进。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记住了董存瑞这个名字,一个年仅19岁的生命他那一声“为了新中国,冲啊!”直到现在都震撼和感染着我们。
  在承德隆化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英雄董存瑞的英灵永远驻在了这块土地上。1929年10月,董存瑞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一个贫苦家庭。1945年8月参加了八路军,1947年3月董存瑞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向党宣誓:
  “我把这辈子交给党,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队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为前进开辟道路,他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手托炸药包,炸毁蒋匪军在隆化中学据守的桥型碉堡,壮烈牺牲,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时年十九岁。
  董存瑞烈士陵园和董存瑞烈士纪念馆的园名、馆名,是分别由萧克将军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在董存瑞烈士碑亭和董存瑞纪念馆的对角线交点上,是翠柏簇拥的董存瑞烈士铜像。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线,再现了在炸药包爆炸瞬间视死如归的气概。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上,屹立着高耸云天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纪念碑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象征着英雄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永远照耀后人。纪念碑后两侧是为董存瑞题词的碑廊,镶嵌着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知名人士为董存瑞的题词47块。在两座题词碑廊北面是一片松柏掩映下圆壁隆顶的董存瑞烈士墓。
  这里依旧是一个小村庄,但就这样一个小村落却和共和国厚重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名字在共和国辉煌灿烂的史册上占据了重要的一章,她就是“西柏坡"。半个世纪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指挥并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最后战略决战;一代元勋带着他们在这里描绘的共和国蓝图胜利走向北京,新中国的胜利号角在这里吹响,从此她成了我们心中那颗最亮的启明星。
  在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无数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然而就在华北平原的太行山下有这样一个村落,村貌和无数个村庄一样,但是名气却是大的惊人,在这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载入史册的事迹。周恩来总理称誉她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聂荣臻元帅赞誉她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一时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心脏之地,同中国革命 圣地延安、井冈山一样在冀南这块土地上竖起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这里就是西柏坡。
  石家庄西行60公里就是这座赫赫有名的村落西柏坡,这座小村庄在巍峨群山、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尤为苍劲特别。西柏坡纪念馆就坐落于此,中共中央旧址,陈列展览馆,纪念碑等建筑,被复原后的中共中央旧址大院,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当时中央领导人的旧居建筑历历在目,向我们昭示着新时代下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中共中央旧址是纪念馆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旧址,两层廊式陈列依山而卧,至今仍静静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你可曾想过你走过的这一个个典型的太行山农家小院就是毛泽东旧居、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你也可曾想过就是在这个小院里当年的中央领导人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一场场胜利之战7想必当年的国民党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个周密详细的作战计划就是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磨坊里酝酿诞生的,怪不得有人称:磨盘上布下百万雄兵。走进简陋的旧居,那一幕幕陈列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曾经难以忘怀的历史,也是在这样简陋的屋子里,毛泽东领袖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写出了影响深远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道》等20多部著作。就在这重要的转折关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了。1949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了会议。他高瞻远瞩,谆谆告诫全党在革命以后的路程上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方针,为新中国的建设坚定了信心。
  陈列展览馆由12个展览室组成,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料、雕塑等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业绩。纪念碑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兴建的,“西柏坡”三个奋进有力的鎏金大字是邓小平同志的手记,碑文是江泽民同志为西柏坡的题词,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西柏坡,环顾着这简陋平房里一目了然的陈设后他挥毫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里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北京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也就是从这里走了出来。他在西柏坡描绘的共产主义的宏伟蓝图已经成为现实,朝霞下的西柏坡也越加显得厚重,清晰,绽放着光芒,今天我们在这耀眼的光辉下继续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如今,西柏坡满坡苍松翠柏,到处绿地鲜花,依坡的一湖碧水更增添了几分秀色。
  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是国内唯一一处纪念二战期问苏蒙联军在中国抗日战场牺牲烈士的纪念建筑,塔凝结着中,苏,蒙三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体现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从塞外山城张家口出发沿207国道上坝,经过一条由低向高,从平缓到陡峭,弯弯曲曲,千回百转的山道,便到达了令人视野豁然开朗的坝头――野狐岭坝头黑风口。从这里放眼望去,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熠熠生辉的”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矗立于此。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的前苏联、蒙古联军烈士而建。
  纪念塔塔高28.8米,苏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砌成,塔上题词“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为原国务院内务部部长谢觉哉同志手书。塔端南、北两面都刻有圆形齿轮、麦穗及中、苏、蒙三国国旗。顶端还有三颗红五星,在日月辉映下闪闪发光:塔底纪念亭正面浅蓝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烈士名单:南侧刻着聂荣臻和乌兰夫的题词,“苏蒙红军烈士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万古长青”(乌兰夫),“苏蒙英雄,永垂不朽”(聂荣臻)。北侧刻着谢觉哉和张苏的金色题词,“崇高的友谊,鲜红的热血”(谢觉哉),“伟大的友谊,光荣的牺牲”(张苏)。纪念塔后面百米处的山峰上,安放着六十名烈士遗骨。烈士墓前面建牌坊一座,东面纵刻“苏蒙联军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此扫墓、瞻仰。苍劲的青松,陡峭的山峰,挺立的纪念塔昭示着抗战英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千古永存,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观海听涛,畅游于滔天白浪中,上岸后意犹未尽在这片滩涂上吟颂了这首传世佳作《浪淘沙北戴河》,时过境迁,往事千年,人间变换,但海,依然是那片海,波涛汹涌,蔚为壮丽,只是融入了这般自强不息、叱咤风云豪情的大海涌动着一种无言的力量,将生命力演绎的更加深邃神秘。
  听着那首海岸展曲,迎着朝阳,漫步北戴河的海滨,海面似乎随着晨曲泛起了波澜,涌动着一股力量的美,是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是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带着朝气,又有一些沧桑。驻足鸽子窝海滩,拍岸的浪花似乎将这种力量的美表现到极致,仿佛还能感受到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
  面朝大海无言的涌动,思绪仿似回到了那个慷概激昂的年代,换了一种人间。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的不朽名篇,给这片汪洋之海融入了无穷的魅力。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边?往事已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今天,迎着那轮刚升起得红彤彤的朝霞,再看人间沧桑变换,回味其中,意味犹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