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创意教室布置图片大全_刍议高中的班级建设
 

创意教室布置图片大全_刍议高中的班级建设

发布时间:2019-01-14 04:29:00 影响了:

   [摘要] 高一新生怀着眷恋离开母校,怀着憧憬走进新校。新生在为新的学习、生活兴奋的同时,又怀着对新环境、新同学的忐忑。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渴望,却又由于未来的不可知而感到不安。作为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应让他们拥有一个温暖、民主、充满自信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高一新生 班级建设 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管理――文化建设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感、荣誉感和爱心。如果一个学生道德感强,他一定行为端正;一个学生荣誉感强,他一定追求上进;一个学生有爱心,他一定懂得爱和付出。如果每一位学生都有这样的品质,那么这样的集体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集体。这样的教育才是实现了其社会功能的教育,才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满着快乐和挑战的教育。因此道德感、荣誉感、爱心必然是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它们紧密结合,构成了班级文化的有机整体。无疑,这样的目标是终极的长期的目标,它不可能靠解决一两件具体的问题,一两次空洞的说教来实现。而必须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1.引导学生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主题
  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新生,高一上学期我把“团结、端正”作为班级文化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出勤、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六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本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主题,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着“积极”做文章。
  2.成功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在统一学生思想、端正学生态度、进而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规范学生行为我们开展了“集体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为尊师重教、尊敬父母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题班会;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开展了“现实与理想”的主题班会;为引导学生体会相处之道,培养温暖、和谐的集体氛围,开展了“我讨厌的身边现象”主题班会等。在培养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学风方面,这些主题班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尊敬父母那次主题班会上,我声情并貌地告诉同学们:“当我们生病时,最着急的是妈妈;当我们饥饿时,为我们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的是妈妈;当我们受伤时,最心疼的是妈妈;当我们调皮时,流泪最多的是妈妈;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时,最高兴的也是妈妈。她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可我们为妈妈做了什么?”这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只有成功的主题班会才会深入学生心灵,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理解的成功班会应该满足四点:以阶段性教育重点为班会主题,观点应该旗帜鲜明;有触动学生心灵的恰当切入点;内容充实,贴近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有灵活、恰当的组织形式。
  二、点滴关怀――心心相印
  于细微处见精神,点点滴滴才是真。泛泛的说教、空洞的规范往往治标不治本,从生活的小事入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才能拨动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弦,激发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点滴入手,把握、创造各种教育的机会。我们应该知道学生渴望教师的爱就像禾苗需要雨露阳光一样,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当学生得到老师的一句温暖的问候或一下温柔的抚摸时,他就会觉得无比幸福,这样就会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进而产生亲近感。学生身体不舒服时,我带他们去看医生并给他们倒上一杯热水,好似一场春雨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在军训场上,我一次次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当他们思念亲人、感到孤独时,我即时出现在他们面前送去我的关怀与问候……不经意的小事,教师的关怀对学生人格的完善起的作用无法估量。对学生的关怀要一视同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冷淡,对不声不响的学生不能忽视,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是喜欢他的,是重视、在乎他的,是关心他成长的。如我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基础不是太好,学习有些吃力跟其他同学也不来往,课下其他同学在讨论学习或聊天,而他一个人爬在桌子上一声不响。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和他一起聊天,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一旦有机会就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显身手,发挥他的特长给他自信。他从开始的不声不响到后来上课主动举手发言并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三、尊重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学生天真、单纯,容易受到伤害。其自尊心和人格在成人的正确教育和呵护下,方能健康理想的发展。班主任是学生人格和自尊的直接保护者。班主任要致力于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氛围,把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听班主任的,只能按纪律和管理的要求去思考去行动。他们常常不得乱讲、乱动,不得与别人有所不同,在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不得自作主张。在所有这些看起来“十分合理”的管理与要求下,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学生则因此被培养成为对他人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乖顺儿”。显然,这与现代社会要求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精神是相背离的。所以提倡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应牢牢记住:尊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实质上是对学生作为主体的尊重,培养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的学生,实质上是在为未来社会培养有自主、独创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智和个性的发展各具差异。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必须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班主任首先要有个别差异的意识,要勇于承认并接受这种不同。其次,班主任要了解个别差异的程度与情形,并结合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与要求;再次,班主任应允许学生在达到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的时间上有先有后、程度上有高有低。最后,班主任应努力做到对学生不偏不倚、不歧视,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工作中受益。我曾多次告诉我的每一个学生:“你也许不是最美丽,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那一个。”
  尊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尊重学生的发展,是指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阻碍学生的发展,要把学生身心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班主任除了要全面审视自己的教育观、管理观外,还要具体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应通过学习和研究,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应对全班的学生的发展情况有切实的了解,并结合了解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用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方法和手段开展工作;应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阻碍发展的因素,并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条件和机遇;应努力促使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应努力促成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理想的发展。
  1.成功地举行了两次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并对家长灌输新的教育理念,经常鼓励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和他的过去相比,只要比自己的过去好,就是成功。让学生和家长都明白:“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今天和明天。”
  2.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通过多次民意测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做及他们对未来的设想。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学生以便于为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3.期中考试后,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关于学习方面的反思表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所得、所失,成功与失败之处,以便于促进以后的学习与个人发展。
  4.通过问卷,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心理方面的测试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了解到自己的特长及弱项,尤其是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充满自信,使他们真正生活在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欢歌笑语的美丽的乐土。
  四、努力奋斗――初见成效
  经过努力,我们班本学年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评比校园“文明班级”的活动中,多次榜上有名。秋季运动会中,全班同学表现积极、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并且在广播操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整个班级学习风气很浓,大部分同学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工作使人快乐,使人年轻,让人充满自信。我相信在与学生相处的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学生都会永远自信、欢乐。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