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审美能力是什么的能力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什么的能力 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24 03:55:14 影响了:

  学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的任务在于,把美感和许多世纪以来创造的美变成每个人心灵的财富,变为个人的和人们之间道德关系中的审美素养。”而学校的审美教育应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使教学活动成为集生活美、科学美、道德美、艺术美、自然美和创造美于一体的高级的社会实践活动。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更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 实施美育的意义
  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是集中体现自然、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客观美的结晶。作品精美的语言,展示出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而美好的艺术境界本身又丰富并加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所有的作品都是作者对美的一次体验,正是美的震撼而引发的灵感,才会下笔千言、言之有物、声情并茂。所以,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的闪光点,就好比找到了一溪活水的源头,就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有助于从整体把握教学,更准确的理解课文。如果单纯的进行语言文字的剖析讲解,而不去挖掘形式之下的内在意蕴,就好比舍本逐末,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极易流于肤浅,使教学生硬死板。师生没有了美感的共同体验和交流,没有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也会是学生体会不到语文的乐趣,失去学习的欲望。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教师充分发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这种艺术化的教学注重认知规律与美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陶冶情操,塑造美的心灵。丰富美感,发展创造智慧。寓教于乐,把学生引入纯洁高尚的感情世界,使其“乐”在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对比,让学生不断地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正反两种人的语言形态和事进行分析比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老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主观与客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想像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毕竟因年龄和大脑的发育而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和肤浅的,对美的鉴赏能力不强。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像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像的方法。在想像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像,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进行推理想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想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启发引导,展开想像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水滚滚向东流去,一叶扁舟顺江而下,一直漂到天水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像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设的意念,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阅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阅读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之一。那么,怎样阅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可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之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和对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和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实情感。
  五、剖析形象,引导学生赞赏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美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两大特点,它以美的形象为手段,达到培养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说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所以剖析是实施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基本途径。一个感人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能让千百万人痛斥丑恶,憎恨虚假。形象越鲜明,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握科学的审美 标准,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实质,树立正确审美观,进而追求美,创造出语文教学的美好成果。
  实践证明,凡是学生有兴趣的课,记忆深刻的课,几乎都是教师倾注了强烈的审美感情的课,这种审美情感的交流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唤起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让我们精心的设置美的课堂,挖掘美的因素,用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去塑造一个个美的灵魂,让他们去体验和发现、创造更多的美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