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占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天时地利的烛之武】
 

占天时地利人和【占尽天时地利的烛之武】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3:48 影响了: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其主人公烛之武也历来为人称道。的确,保全郑国,烛之武功不可没。但退秦存郑绝非单凭烛之武一张巧嘴就能做到,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还因为他占尽了天时、地利。
  
  一、天时
  
  这里所说的“天时”,指的是这个事件(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历史背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秦、晋两国的关系。秦、晋两国有三个相同之处:第一,它们同处北方,又是近邻;――秦在陕西,晋在山西,仅一河之隔。第二,两国君主都有称霸的野心。――晋文公、秦穆公先后称霸,就是明证。第三,两国都很强大。这些相同之处使两国的关系非常微妙:两国在联合的同时又有争夺,彼此不得不互相提防、遏制。谁也不希望对方崛起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而“亡郑”恰恰是晋国进一步壮大实力的绝好机会,晋绝不会轻易放过,而秦肯定会竭力加以阻挠,只是秦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烛之武的到来正中秦穆公下怀,于是秦不但退兵,且与郑结盟,成功地遏制了晋国。与其说烛之武说服了秦穆公退兵,不如说秦穆公利用了郑国遏制晋国。
  另外,我们还应注意,秦晋两国都很强大,不但使他们彼此提防,也使他们互相畏惧,鉴于对方的强大,双方都不敢对对方轻举妄动。秦退兵之后,晋大夫子犯曾建议袭击秦军,但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晋文公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晋之所以未攻击秦军,并非完全如他所说,而是因为晋文公并无十足的把握击败秦军,即使最终击败秦军,自己也必定损失惨重。我们可以设想,秦如果远弱于晋,那么秦穆公敢擅自撤军吗?撤军之后,晋文公能善罢甘休吗?
  
  二、地利
  
  此“地利”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指的是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郑国紧临晋,却远离秦,秦国鞭长莫及,正如烛之武所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试想郑若处秦晋之间,秦、晋可以平分郑的疆土,秦穆公还会放弃这已经到嘴的肥肉么?
  其次,烛之武退秦师还得益于秦国位置的偏僻。秦国地处西陲,西方紧邻蛮荒之地,没有发展空间,只能向东发展,这就使秦急需一座“桥梁”用以沟通关东各国,而郑恰好处在这样一个有利的位置上,向东可以沟通宋、齐,向南可以连接蔡、楚。秦利用它可以加强与东方各国的联系,免于被晋孤立。
  还有一点,晋当时正如日中天(当时晋文公是霸主),秦穆公要想称霸,首先就要遏制晋,而要遏制晋,秦自己的力量略显单薄,因此他急需一个盟友来共同对付强晋,于是秦选择了郑国。原因很简单:郑与秦分处在晋的东西两侧,可以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以达到遏制晋国的目的。文中烛之武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实际上的含义绝不仅仅是让郑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他的话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作为秦“沟通东方各国的桥梁”和作为“与秦呼应的力量”。只是鉴于当时秦晋尚是同盟,烛之武没有明说而已。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任何事情的成功,人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也并不想抹煞烛之武的功劳,或贬低他的才能,只是想提醒大家在钦佩、赞叹烛之武的卓越才能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这些促他成功的客观条件。
  
  (作者单位:唐山师院滦州分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