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模块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模块教学
 

[模块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模块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0:34 影响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改革的深入,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引进了模块教学,首先运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也面临着改革,经过实践模块教学在各个学科都取得了成功。
  2006年在江苏省重点中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听取了孟文砚、倪胜勇等专家的报告后受益匪浅,在回校后将专家的先进的经验和学校的特点结合起来并初步实施,经过一学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二合一”模块教学
  
  南通地区的体育新课程改革能取得初步的成功与当地的浓厚的文化与体育底蕴是分不开的,尤其有着一批优秀的体育工作者,“二合一”模块教学为南通市教研员倪胜勇老师提供并在我校成功运用。所谓“二合一”是指:把传统的单元与课时两种教学计划合二为一,形成模块教学方案。在确定每个项目模块学习目标及其统领下,对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对完整的架构,力求体现教学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我校必修与选修的模块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加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塑健康体魄,具有健康素养,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根据本课这一总目标,确定了我校课程教学模块内容。
  (1)必修模块内容
  A.田径:快速跑3课时、中长跑4课时、接力跑3课时、跳高(介绍)2课时、三级跳远4课时、铅球(介绍)2课时,合计18课时,在高一年级集中完成。
  B.健康教育
  第一章:自学参与和科学锻炼2课时
  第二章:促进身体健康5课时
  第三章:促进心理健康5课时
  第四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2课时
  第五章:奥林匹克运动2课时
  第六章: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1课时
  合计:18课时
  (2)等候模块内容安排
  A.选项内容:在尽可挖掘体育资源的前提下,根据我校现有条件,新学年可供学生选项的内容有篮球、足球、软式排球与气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女)、武术、体操与健美操。
  B.选项内容安排:确定每个模块(项目)为18课时,高中三年设置为水平五。
  高一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
  高二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育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单元教学计划4;
  高三年级:制定单元教学计划1、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
  如:高一年级篮球:
  单元教学计划1:主题:基本技术(18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2:主题:基本技术、战术(18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3:主题:基本技战术、裁判能力培养(18课时)
  (3)课外选项问题:学校成立课外讲座(时间:课外活动和双休日活动),校本课程体育俱乐部及学校各项运动队,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11个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修复更多的学分。凡参加上述组织的活动满18课时可得到1个学分。
  
  三、模块教学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它主要是指模块教材的容量控制。模块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时间来实现教学目标,而这一时间有限(通常为一学期),除了必要的讲授外,还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消化,否则教学效果则不言而明。故而,一个模块的内容不能超量,但同时又不能不足量,“过”与“不及”均不好,量的大小要恰到好处,大到充实、饱满,小到精炼、实在。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模块教材的容量,并抓住模块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才能体现体育与健康的魅力所在。
  (2)质的把握
  主要是指模块教材的难度系数控制。模块教材即不可过高过难,也不可容易操作,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难度系数稍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系数,教学才有感召力。正如美国的教育家克伯屈所说的:“学习太容易是一种危险。”教学难度系数太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涣散注意力,从而放松警惕,诱发伤害事故;难度系数太高,超出大纲的要求,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又会望而却步,丧失信心,无法体验到体育所带来的情趣。固然,模块教材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层次性、科学性,经过学生的自身努力能获得成功。
  (3)度的把握
  它主要是指由模块教材所波及的心理、生理负荷。模块教材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练习的次数、时间、密度、强度等载体而实现的,在学习模块教材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心理、生理负荷,使行之有“度”,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由此而知,我们在安排模块教材以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基本、体质状况等因素,教学时根据课上的临场情况,及时的写好“课后感”,为调整练习的速度、幅度、顺序、组合与条件(增高或降低)做好依据。实践证明,适宜的生理、心理负荷,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以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联系生活,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以致用,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
  (责任编辑:梁 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