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 考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 考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3:15 影响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兴起,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课前准备、课堂环境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广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常听教师说“某某学生积极性很高”,但英语教学中,仅仅依靠学生自发、自觉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在已有兴趣淡化时及时找到新的激励点,使他们产生新的动机。
  1.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影响甚至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在刚接班的时候,我特意选择英语成绩不够理想但其他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使他们在一开始就有一种被教师肯定和重视的感觉,产生积极效应,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主动融入课堂学习,而且成绩中等的同学的努力往往能带动更多的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适当给予表现机会,促进学生“情感迁移”
  教师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在课堂内外适当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被肯定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情感迁移,激发他们潜藏的英语学习动机。笔者在组织学习以“music”为主题的单元时,特意让一个笛子吹得很好的同学上台表演,表演后掌声雷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这个同学把被点燃的激情自然地转移到英语学习中,只要教师以后继续强化这种积极性,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积极观察,使学生保持奋斗精神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在一节课中或一个阶段中的情绪以及学习态度的变化,经常让学生的心理处于想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用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激发他们持久的兴趣。
  柏拉图认为:“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英语课作为一门语言课,掌握语言使用技巧,要通过学习者亲身的感悟,不可能单凭教师的讲解完成。因此,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保持激情,使其思维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英语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考虑的环节之一。
  
  二、设立恰当的、实际的教学目标
  
  恰当的、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只有经过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仔细分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了解、分析学生,清楚他们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
  2.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在英语教学中,每一堂课要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上体现一定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努力才能达到。
  3.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及接受能力,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首先根据班上最后一名学生的水平设计出基准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定位,真正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得到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的改善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才能更好地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提高自身素质,重视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语言是否简洁、清晰,是否富有幽默感,声音是否宏亮,音调是否抑扬顿挫,这些都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不应该有太多重复,否则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在向学生下指令时,要言简意赅,否则学生会不明白具体的任务,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的语言要体现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2.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要盲目从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随之产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昧追求教学方式的新颖。
  3.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环环相扣,步步紧凑。只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自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有效的评价手段的支持。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
  1.课堂评价语言
  合理的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起着重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一段时间以来,很多评价语言存在着“单一”、“不准确”等问题,许多教师一节课就只用“good”一词评价各个学生。为了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选用准确的评价语言,同时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有效性。
  2.课堂评价标准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正常现象,但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能举手发言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区别对待,注重发展性评价。
  3.评价内容
  除了英语学习上的良好表现,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正确的文化观等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提高课堂语言教学的思想性。
  学生取得任何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公开予以认可和表扬。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反馈信息,提高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倡导“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关键还在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以及学习评价高度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有效教学的理念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学院附中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