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期盼语文教学的美好出路:中国家具的美好出路
 

期盼语文教学的美好出路:中国家具的美好出路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6:25 影响了:

  最近拜读复旦大学附中黄荣华和王希明(以下简称黄、张)两位老师的《语文:要突破“术”的桎梏》(《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掩卷而思,感慨颇深。语文本是一门灵动的学科,诗人余光中曾说过:“中文乃是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常在,必然汉魂不朽。”是的,在中学所有学科中,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这样灵动蕴藉、美不胜收?然而,语文老师的热情与学生冷漠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尴尬。语文学科在时下的教育环境中也落入尴尬之境地。
  究其原因,一下子很难说清。或许是因为她承载的元素太多,所以语文教育前进的确艰难,但我们不能停止。好在有像于漪老师这样的教育大家不断地引领,有像黄、张两位这样的老师孜孜探求。在应试教育已经全面统治中国基础教育,应试“术”漫天飞的今天,黄、张两位老师清醒地呼吁:“语文,要突破‘术’的桎梏。”无疑是回归语文本真面目的一次深情呐喊。两位老师从1960年代到2000年代,前后50年内于漪老师教育思想概论的梳理中发现,于老师总能在“术”的桎梏中破门而出:破“双基”桎梏、破“工具论”桎梏、破“应试教育”桎梏。而且边破边立,破立有据、有理、有道。众所周知,于老师是行走在语文高地的前辈,她早已明确“教语文,须站在文化平台上”这个语文教育的根本原则,她眼中始终注视着“人”。两位老师在探寻于老师的足迹中,用自己的思考与发现提醒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意识――从“术”的追求走向“道”的追寻。最终构建“以‘道’驭教”的语文课堂。
  追寻总有些许无奈之意,这正说明“以‘术’驭教”的思想根深蒂固,“以‘术’驭教”的局面难以突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语文老师一定要采取有“术”无“道”的教育行为?两位老师追本溯源,从“术”(“知识”与“技能”)形成的历史中寻找答案,其中不乏对现实环境理性的分析。清晰地指出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们的语文课堂已经沦为高考的训练场,富有张力的文本解读也早已“规律化”对接为高考的有效“知识”与“技能”。不难发现,目前的考试制度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界重“术”轻“道”的幕后推手。为了挤上“独木桥”,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学生在题山题海中挣扎,一切围着高考转。于是,语文老师把大部分的语文课上成了训练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千方百计让学生多得分的“理化课”。那种让学生拥抱文本徜徉于瑰丽而神奇的文学殿堂,含英咀华,自由而愉快的心灵之旅已彻底让位于支离破碎的“鉴赏”、“分析”、“技巧”。这样,充满“术”的课堂牢牢控制了整个语文教育,似乎谁也无法逃离。
  不可否认,面对应试教育,我们有很多无奈,但我们绝不能束手无策。可不可以打破这种“以‘术’驭教”局面?怎么去打破?要让教师们如何站在文化的平台上,“以‘道’驭教”,这是一种深刻思考,亦是一个语文老师应有的语文教育理想。两位老师理智而明确地指出:作为教师如果能真正从文化理解的高度认识到“道”的意义,就一定会变“以‘术’驭教”为“以‘道’驭教”。这是方向,亦是语文教育的出路。
  我不敢说,读了这篇文章我就和昔日的“我”会彻底决裂。也许我依然会和我的毕业班学生在一份份习题上苦熬,走着一条不大情愿走的路。毕竟,离开现实空谈语文教学的理想是毫无价值的。但,至少内心又一次被洗礼,在追求语文本质上又上了一个台阶。转而我想到,语文老师只能摒弃自己的悲哀,停止自己的抱怨,发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再把学科的“术”的操作奉为法宝,要把课堂真正转化成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带领学生走进曼妙而灵动的语文世界。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宽广的教育,思考教育中的人生,思考一个人成长中需要哪些营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对祖国语言文化的尊敬和热忱。惟其如此,语文教育或许还有希望。
  最后套用两位老师的文章结尾作结,我知道这些想法并非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作为个体的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位语文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