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析_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6:46 影响了:

  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记载了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所不能代劳的。新教材在选文时,非常注重选择文质兼美的作品,希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精神,让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但是被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的文言文“串讲法”是否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是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呢?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将自己的阅读、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文言文产生畏惧心理,离开老师也不愿独立阅读文言文,学生学习文言文没有成功的感觉,更不用说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了。这就牵涉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问题了。
  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但纵观历史,客观地说,文言这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还是功大于过的。不过,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在现阶段学习文言文还有没有意义?学习文言文的价值何在?在经过多次地讨论之后,中学语文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文言文仍然需要学。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功能――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五千年来,经过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和积累,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列有一万多种、十万多卷。在这座由文言的“砖石”砌成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中华文明的景观,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有人说,掌握祖国的语言好比得到了一把打开本国文化的钥匙。那么,在中学教学文言文,就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历史,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认识功能。也许有人会认为古与今的隔膜太厚,殊不知只有认识了昨天和今天,才能真正懂得今天、开创明天。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陶冶功能――教育价值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西方学者尚且如此呼吁,那么中国人自己该作何感想呢?应该认识到,辩证地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是抵御当今不良风气侵袭的一道屏障。在中学素质教育的体系里,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需要努力探索丰富生动的德育手段。文言文就具有这方面的教育功能。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名言;背诵着《二章》,学生们神情肃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三、发展功能――艺术价值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两个常用字表进行了研究(前者是现代汉语3755个一级字,后者是1086个古代汉语常用字)。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另外84个古汉语常用字中也有82个可以在现代汉语4500个常用字表中找到。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学鉴赏方面,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培养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正像诗人流沙河诗中所写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是人们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很自然地激起了一片浓浓的情愫: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在流传已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这种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呼吁:让下一代多读点儿文言吧,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多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和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也许这样,会使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那么怎样改变文言文教学呢?笔者就以下几点谈点看法。
  
  一、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针对以往“讲读”模式的流弊,新课标提醒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育实践”。笔者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解一篇或一段文言文,按“投影――自诵――提问――解答――打分”的程序,在全班轮流进行。讲解的同学要事先查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准备问题,熟读选文;解答的同学要积极思考,搜索已有的知识,推知新的知识。回答正确的同学要给予学分奖励;讲解的同学要当场打分,如果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还可以重新选择文章,再一次讲解。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竞争意识、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了,而且增进了文言作品的语感,积累了大量的文言阅读材料和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真正将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另外,笔者在文言文阅读中注入现代生活,用现代人的观点去阐释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时代距离。如在讲解《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先讲述了一则近似的现代寓言故事――“鸡尾酒的诞生”:“在一次世界名酒博览会上,中国人呈现了国酒茅台,芳香四溢;法国人献出了百年陈酿的葡萄酒,流光溢彩;德国人献出了最具特色的黑啤酒,泡沫似雪……而美国人则不慌不忙地拿出酒杯,从这三种酒中倒出一些,一杯色香味无可比拟的美酒立即呈现在人们面前。善于学习,博采众长这是美国人的特点,也是美国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原因。”用这个故事来类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这则语录的认识和理解。
  自主学习就意味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藉此来提出创新的观点,不能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的思想,扼杀自主的思考。《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一般教参都认为:《石壕吏》“吏呼一何怒”是何等的凶恶残暴、如狼似虎。可只要我们翻翻历史资料,就会看到更为触目惊心的数字: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战争的残酷、激烈自不待言。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急需补足兵力,重整旗鼓。试想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教师既要“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又要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材料,用史实说话,引导学生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一个下层军官的立场,设想他为何“怒”。或许这种认识似乎有“混淆立场”之嫌,但它富有人文精神,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结论,是富有个性的独创所得,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认识的价值。
  
  二、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专门的解说。语文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同时当代学生的视野是相当开阔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而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学对话提供话题及创设情境,教师要敢于并善于对教材进行“裁剪”,要引进工具书、报刊图书、影视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知识载体,甚至全球事件也可以引入到文言文教学中。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关注伊拉克战争,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曹刿论战》、《公输》、《子鱼论战》等一系列描述古代战争的文言文;赏析乐府民歌《木兰诗》,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比较诗作和动画片的相同和不同点。创造性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打破了学科界限,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使古代的文化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性。这样,文言教学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而且可以将教室由“课堂”转变为“学堂”,将学生由“学会”带入到“乐学”“会学”上,充分发挥“大语文”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是塑造中国人文化灵魂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尽在其中了。老教育家张中行谈到文言文阅读的“量”,认为量必须足,这很切中肯綮。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更谈不上创新精神,这跟学外语差不多,有一个过关的问题。不过关,学了就忘,等于没学,所以不管补充的这些内容,考试是否有用,都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底肥;底肥不足,还谈什么创新。更不必说,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屈原列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言文,司马迁一改理性冷峻的史家笔法,叙屈原生平,竟掩抑不住引以为同道的身世慨叹;述诗人篇章,却径直倾诉仰慕之情。屈原的忧愤,司马迁深有同感,诗人的愤世嫉俗,史家备加推崇。于是便有了千古流唱的精美评述。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不幸人生的缩影,更是正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屈原的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一盏明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呐喊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太白,感愤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子美,谆谆告诫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无不在屈原精神的影响下艰难而努力地跋涉人生。由屈原的精神长灯伸发开去,让学生调动旧有的知识储备,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读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境界,让学生口齿留香,终身难忘。这才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审美价值,也是创新拓展的不懈追求。也许是自己当年人生阅历不足,也许是功力不到,没有能拓展开去,打动学生,颇以为憾。
  
  三、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注重学生学习的内化过程。新课标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做了专门的解说,其中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提倡“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为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空间。
  如学习了《论语》、《陋室铭》、《爱莲说》等可以让学生分析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学习《曹刿论战》向学生提出“鲁庄公是个笨伯公”的疑问;学习《鸿门宴》,可以研究《史记》塑造了哪一些悲剧人物,这和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有何关联的问题;学习《公输》可以探究现代战争战前的准备是否适用于古代战争……一个个问题的探究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鼓励学生批判创新,不迷信古人,不盲从教参、教师,同时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引导学生阅读时产生疑问,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探究,扩大阅读面,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开发,使学生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意识、情感意识、精神境界、人生态度等方面得到升华。尽管学生的答案可能会缺乏很强的说服力,但我们说的探究性学习本来就是强调过程,不要求答案规范、统一,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鼓励学生从阅读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悟出自己的收获,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要尊重学生思考和体验、感悟的多元性,探究中有感悟,感悟又促进了探究。
  促使学生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成果,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目标。课改后的文言文阅读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教学之路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黄丽,教师,现居浙江义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